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地质高背景地区土壤中铁锰结核形成机理——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
    李博, 段轶仁, 王珏, 王懿铮, 余涛, 吴天生, 张起钻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8): 2302-2314.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8.006
    摘要919)      PDF(pc) (10810KB)(248)    收藏
    地质高背景的岩溶区土壤中普遍发育铁锰结核,且含量远高于非岩溶地区。为了解岩溶区土壤中铁锰结核的成因,选择广西桂中地区土壤(0~20 cm)中的铁锰结核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OP)、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能谱分析(EDS),结合岩溶区复杂的成土过程,对地质高背景地区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溶区土壤中普遍发育两种结核,分别是铁结核和锰结核,宏观上结核呈现次圆状至椭圆状,粒径范围主要为0.5~4.0 mm,且均发育有环带结构和无环带结构结核。锰结核主要是以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为主,而铁结核内部是以铁氧化物为主。据上述结果和岩溶成土过程,提出地质高背景土壤中铁锰结核发育的过程:1)岩溶地区土壤在成土过程中,铁锰等元素发生不同程度的“浓集”作用,为结核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2)特殊的季节性干湿交替气候条件导致铁元素和锰元素的交替性沉淀,促进典型环带结构的形成,而无环带结构则可能代表结核形成的早期阶段;3)结核内部的微孔隙结构可以为微生物活动提供空间和物质流动提供通道,特殊气候环境条件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可能会促进铁锰结核的形成,最终形成岩溶区土壤中普遍发育的铁锰结核。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基于R的结构方程模型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石亚飞, 石善恒, 黄晓敏
    生态学杂志    2022, 41 (5): 1015-1023.   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3.016
    摘要838)      PDF(pc) (2621KB)(1084)    收藏
    结构方程模型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与其他多变量统计方法不同,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过程由理论假设驱动,且可以同时量化多个变量间的直接和间接因果关系。然而,由于结构方程模型引入国内生态学领域的时间相对较短,研究者经常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使用错误也屡见不鲜。对此,本文系统阐述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原理、建模流程、模型评价、模型修正等方面内容,并且结合具体研究案例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两个主流R包—lavaanpiecewiseSEM。其中,lavaan可以分析纳入了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piecewiseSEM则可以解决各观测数据不独立以及响应变量残差不满足多元正态分布等问题。本文将有助于研究者准确理解结构方程模型并能扩大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20种常用绿化树种叶面滞尘能力及滞尘粒度特征
    闫倩, 徐立帅, 段永红, 潘李超, 刘立文, 杨玉莹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10): 3259-3267.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10.027
    摘要771)      PDF(pc) (1910KB)(104)    收藏
    基于对20种常用绿化树种天然环境中叶面滞尘量和滞尘粒度的分析,并与大气降尘对比,探讨不同树种滞尘能力和滞尘的粒度差异,揭示了叶片形态与表面结构对滞尘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个树种叶面滞尘量存在显著差异,冬青卫矛滞尘量最大,为1.75 g·m-2;鸡树条最小,为0.40 g·m-2,相差4.4倍;各树种叶面滞尘粒度分布曲线可分为双峰分布、三峰分布与四峰分布3类,同期的大气降尘粒度分布曲线呈三峰分布,大气降尘与20个树种滞尘粒度差异表明植物叶片对大气降尘具有选择性滞留作用;不同树种叶片对不同粒径组分的颗粒物滞留能力有差异,叶片滞尘中PM>10的体积含量最大,具有沟槽的叶片有利于滞留PM2.5,具有突起结构的叶片有利于滞留PM>10的颗粒物;具有绒毛、沟槽和突起等粗糙微结构的叶片具有较强的滞尘能力。研究结果有助于针对不同污染源筛选合适的绿化树种,缓解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草原与草地的概念辨析及规范使用刍议
    董世魁
    生态学杂志    2022, 41 (5): 992-1000.   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5.001
    摘要590)      PDF(pc) (834KB)(247)    收藏
    草原与草地是多个学科和部门广泛使用的名词术语,但因不同领域的使用者对其内涵的界定不同,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分歧、交叉、重叠等诸多问题。为了明确不同语境中草原与草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科学使用草原、草地及其相关名词术语,本文在全面、系统总结草原与草地名词术语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领域中草原与草地的内涵,阐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科发展阶段草原与草地名词术语的变化,提出不同语境中正确使用草原与草地名词术语的规范建议,以期消除学术界、管理界和大众使用草原与草地名词术语过程中产生的歧义,为草原资源和生态保护、利用、管理的科学技术和政策措施的合理实施提供科学参考。通过系统总结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草原和草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主要为国际的农学和植被学定义以及国内的农学和法律定义,可以概括为草原和草地是同义词,主要指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及许多生物产品,是多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该定义广泛应用于林草和农业行业的政府文件、中外科技文献、教材课程等领域,具体使用时泛称“草原”或“草地”;狭义的定义主要为国内植被学范畴的草原定义和土地类型学范畴的草地定义,植被学范畴内的草原主要用于植被分类,其定义为半干旱半湿润区的地带性植被,由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为旱生的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该定义主要用于植物地理学或植被学等学术领域,具体使用时应称其为“草原植被”;狭义的土地类型学范畴的草地定义为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是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该定义主要用于国土(自然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分类,具体使用时应称为“草地地类”。从这些定义的使用规范来看,国土三调的草地地类范围之外,还有一大部分需要纳入草原(草地)范畴的土地生物资源,这正是国土三调公布的草地面积与农林草部门公认的草原(草地)面积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所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原理与技术
    王泓博, 苟文贤, 吴玉清, 李伟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8): 2277-2288.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8.037
    摘要550)      PDF(pc) (670KB)(463)    收藏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环境污染类型之一,极大危害环境质量、人类健康和国家粮食安全。为了降低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过去数十年来,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开发了各种土壤修复技术,旨在降低重金属浓度或生物利用度。本文对十种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了评述,包括封装、填埋、土壤置换、电动修复、热处理、玻璃化、土壤冲洗、稳定/固化、植物修复和生物修复。重点讨论了这些修复技术的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技术可行性。此外,还论述了“自然衰减”这一基于地球科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策略。最后,本文就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弥补关键知识差距以及克服实际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基于CASA模型的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固碳潜力
    原一荃, 薛力铭, 李秀珍
    生态学杂志    2022, 41 (2): 334-342.   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1.025
    摘要485)      PDF(pc) (2334KB)(252)    收藏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储碳、固碳能力,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盐沼的固碳能力,以崇明东滩南部典型盐沼潮沟体系为对象,结合实验观测与遥感影像解译,估算了盐沼湿地的净初级生产力,并探讨了环境变化下盐沼湿地固碳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沼植物净初级生产力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时间差异体现在年际和季节差异,即2013年和2017年盐沼植物净初级生产力总量分别为245.70和257.75 t C·a-1,呈现略微增长趋势;夏季植物净初级生产力(97.70±69.31 g C m-2·month-1)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空间差异表现为净初级生产力随高程降低而降低,其中芦苇群丛的净初级生产力(1079.64±168.34 g C·m-2·a-1)显著高于其他覆被类型(P<0.05);2017—2018年,研究区盐生植物固碳能力仍低于同一区域的陆地植被平均固碳水平,随崇明东滩盐沼逐渐成熟,固碳能力可进一步提高;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盐沼植被的陆向演替,弥补了盐沼前缘侵蚀造成的有机碳损失,植物总固碳潜力每年递增130.24~250.12 t;而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以及河口环境的动态变化,如海平面上升、岸线侵蚀、植被演替及人为干扰等,增加了盐沼固碳能力的不确定性。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合理分析并预测其对碳循环的贡献,将为利用滨海湿地固碳增汇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鄱阳湖六种野鸭越冬行为及觅食策略
    邵明勤, 曾健辉, 何文韵, 植毅进, 龚浩林, 杨福成, 戴年华
    生态学杂志    2022, 41 (2): 294-299.   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2.005
    摘要458)      PDF(pc) (454KB)(89)    收藏
    2019年10月—2020年1月和2020年10月—2021年1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和焦点动物法对鄱阳湖区6种野鸭越冬行为和觅食策略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6种野鸭最多的4种行为均为取食、休息、修整和运动。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和针尾鸭(Anas acuta)的取食行为比例均极显著高于休息行为(P<0.01),采用多取食少休息的行为模式。绿翅鸭(Anas crecca)和赤颈鸭(Mareca penelope)的休息行为比例均显著高于取食行为(P<0.01),采用多休息少取食的行为模式;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取食和休息行为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取食和休息并重的行为模式。6种野鸭的体型大小与取食(P>0.05)和休息行为比例(P>0.05)均无显著相关性,时间分配主要由野鸭采用的行为模式决定。取食策略上,赤麻鸭以头部和头颈浸入水中这两种方式为主,其余5种野鸭均以头颈浸入水中的取食方式为主,表明它们的主要食物资源均在水下。不同头颈长度的野鸭取食深度差异较大,产生空间生态位分化,减少种间竞争。6种野鸭取食多样性指数与运动行为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609,P<0.05),与取食行为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936,P<0.01),表明取食方式多样化的野鸭不需要频繁更换觅食地,从而减少运动行为来节省能量。绿翅鸭、斑嘴鸭、绿头鸭和针尾鸭的体重与头颈取食持续时间(r=0.999,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取食频次呈显著负相关(r=-1.000,P<0.01)。上述结果表明,鄱阳湖区野鸭的行为模式差异较大,体型较大的野鸭采用增加取食持续时间的策略,体型较小的野鸭采用增加取食频次的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中国翘角姬兜成虫的两性异形及雄性角异形
    柏天琦, 解德宏, 陈于福, 张翠仙, 王永芬, 魏朝军, 王美存, 易怀锋, 章勇, 尼章光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8): 2496-2505.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8.020
    摘要375)      PDF(pc) (1669KB)(56)    收藏
    为了阐明中国翘角姬兜成虫的两性异形及雄性角异形,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雌雄成虫形态性状大小差异,并通过雄性头角和胸角的异速生长类型判断分析其是否存在大小异形。在室内观察了大型雄性及小型雄性个体对雌性的雄雄竞争行为。结果表明:所测量的雌雄8个共有性状大小在两性中存在较大程度重叠,但总体上雄性性状大小皆显著大于雌性(P<0.05);雄性头角长及胸角长变异系数分别为25.0%和30.8%,显著大于其他测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且它们的分布皆为正态分布(P>0.05);头角及胸角长的异速生长方程分别为y=1.796x-2.8(R2=0.765, P<0.05)和y=2.059x-2.628(R2=0.951, P<0.05),皆为简单线性正(斜率大于1)异速生长;在狭小空间内,通过概率分级划分的小型雄性(头角长<6.56 mm)和大型雄性(头角长>11.92 mm)都会使用角进行雄雄竞争来试图获得配偶。因此,该虫总体上存在雄性偏大的两性异形。雄性的头角和胸角长具有较大的变异,但通过异速生长分析未发现其存在明显异形性的证据。是否不同体型雄性存在不同繁殖行为策略需在野外进一步评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濒危鸟类中华秋沙鸭的研究进展
    鲁庆斌, 王伟波, 陈彦汲, 徐卫南, 杨淑贞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8): 2620-2634.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8.017
    摘要365)      PDF(pc) (821KB)(191)    收藏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是全球范围内的濒危物种,起源悠久。本文分析了中华秋沙鸭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1)数量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承载了中华秋沙鸭繁殖群体的主体,而我国承载了中华秋沙鸭越冬群体的主体。(2)生境选择:森林要素、水域特征、隐蔽性是中华秋沙鸭生境选择的3个核心要素。(3)行为学:行为习性主要受温度、性比、集群特征等因素影响。(4)繁殖生态:营巢条件是限制中华秋沙鸭种群繁殖的重要因子之一。(5)濒危机制:致危因素有遗传多样性、自身习性等,也受种间胁迫,但人类活动是主要威胁因素。(6)保护策略:宜结合物种习性对其生境进行优化,构建保护网络。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学及相关领域,形成了对中华秋沙鸭的基础认知,但不少结论相互矛盾或处于猜测阶段。建议从越冬地忠实度、水域特征、求偶交配时间等几方面开展研究;同时,应用新的技术和思路,多学科结合,以加深对中华秋沙鸭的全面理解,最终促进对这一珍稀物种的有效保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近15年内蒙古防沙带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刘利民, 王婷婷, 李秀芬, 谢遵博, 武金洲, 宋立宁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11): 3436-3447.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11.007
    摘要355)      PDF(pc) (5824KB)(110)    收藏
    防风固沙是我国北方防沙带主要生态功能,对于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至关重要。本文以北方防沙带东部的内蒙古防沙带为研究区域,利用修正风蚀模型(RWEQ)量化了2000和2015年内蒙古防沙带土壤风蚀物质量和防风固沙量,明确了内蒙古防沙带防风固沙功能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防风固沙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我国北方防沙带生态服务功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0年,研究区风蚀物质量介于0.007~48.9 kg·m-2,风蚀物质总量为29418.3×108 kg;2015年研究区风蚀物质量介于0.002~48.2 kg·m-2,风蚀物质总量为28727.3×108 kg,较2000年减少了691.1×108 kg。2000年,土壤风蚀强度以中度、强烈和剧烈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1.6%;2015年,土壤风蚀强度以轻度、中度和剧烈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8.7%,其中土壤风蚀强度为强烈、极强烈和剧烈区域面积减少了101079 km2,而土壤风蚀强度轻度和中度区域面积增加了100572 km2。2)2000年,研究区防风固沙量介于0~42.4 kg·m-2,2015年的防风固沙量介于0~45.4 kg·m-2,防风固沙量最高的地区为赤峰市,其次为通辽和鄂尔多斯市,防风固沙量最低的地区为乌海市和石嘴山市。研究区总固沙量较2000年增加了646.0×108 kg。研究区防风固沙功能以“低”、“较低”和“中”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以上。2000—2015年,防风固沙功能“较高”、“高”的区域面积增加1979 km2。3)2000—2015年,沙漠的总面积减少,主要转换为草地、耕地类型,转换草地面积为6460.7 km2,转换耕地面积为439.2 km2。上述结果表明,近15年来,内蒙古防沙带的防风固沙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得益于人工植被建设,但不同地区防风固沙功能差异较大。因此,未来应加强分区施策治理与研究区西部防风固沙功能的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NDVI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张华, 李明, 宋金岳, 韩武宏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8): 2530-2540.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8.022
    摘要344)      PDF(pc) (2123KB)(167)    收藏
    植被是联结大气圈、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的重要纽带,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NDVI、气候、植被类型、地貌、土壤类型和DEM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2000—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在2000—2019年处于逐渐变好的态势;(2)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NDVI低和中低等级面积占比超过55%,中和中高等级占比在35%左右,高等级面积占比极低,植被NDVI等级由东向西呈下降趋势;(3)降水、海拔、土壤类型和气温是影响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NDVI的主要因素;(4)各评价指标之间对植被NDVI变化存在交互作用,分别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效应;(5)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最适宜生长范围或类别为:年均降水量320.7~385.8 mm,湿润指数2.9~21.3,年均温0.2~5.2 ℃,植被类型为针叶林和阔叶林,土壤类型为黑土和灰色森林土,DEM为2875~3365 m,≥10 ℃积温为346.2~720.5 ℃,地貌类型为中起伏山地,坡度为17.1°~22.8°,坡向为0°~31.5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鼠李糖脂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陈瑶, 史荣久, 郑良灿, 韩斯琴, 王颜红, 张颖
    生态学杂志    2022, 41 (3): 520-527.   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2.035
    摘要340)      PDF(pc) (1754KB)(99)    收藏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控效应受到广泛关注。鼠李糖脂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合成的一种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植物病原真菌抑制剂的开发潜力较大,但目前对其抑菌谱和抑菌能力还缺乏全面的评价。本研究收集了29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依据真菌Ainsworth系统分类法评价不同分类地位的病原真菌对鼠李糖脂抑制作用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鼠李糖脂对分类地位较低的鞭毛菌亚门(Oomycota)抑菌效果最好,鼠李糖脂粗提产物浓度为0.3 g·L-1时,卵囊腐霉(Pythium attrantheridium)、畸雌腐霉(Pythium irregulare)和棘腐霉(Pythium acanthicum)的菌丝抑制率达80%,对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a)抑菌效果次之;浓度为0.5 g·L-1时,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菌丝抑制率可达80%以上,对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及接合菌亚门(Zygomycota)的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差,甚至没有抑制作用。对真菌菌丝形态结构的观察发现,鼠李糖脂可破坏真菌菌丝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进而抑制菌丝的生长。本研究首次发现,鼠李糖脂对半知菌亚门的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芬芳镰孢菌(Fusarium redolens)具有抑制作用,1.0 g·L-1的鼠李糖脂粗提产物对菌丝抑制率分别为63%、74%。本研究从病原真菌分类地位角度,全面评价了鼠李糖脂的抑菌谱及抑菌能力,为植物病原真菌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基于VPM模型的甘肃省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动态变化
    李亮, 刘旻霞, 宋佳颖, 张国娟, 王思远
    生态学杂志    2022, 41 (3): 554-561.   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2.028
    摘要313)      PDF(pc) (3091KB)(110)    收藏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 VPM)对2005—2017年甘肃省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进行估算,并对植被GPP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同植被区划的GPP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05—2017年甘肃植被GPP呈显著增加态势,平均变化率为6.53 g C·m-2·a-1;不同植被区划GPP存在显著差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高,为1056.03 g C·m-2·a-1,温带荒漠最低,为164.4 g C·m-2·a-1。(2)空间分布上,GPP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祁连山地、庆阳和甘肃南部为高值区域,GPP大于500 g C·m-2·a-1的区域占总面积的40.15%,GPP持续增长区域占比83.65%;GPP稳定性较差和差的区域占总面积的30.41%,主要分布在酒泉、武威、兰州和白银;GPP高高聚集类型占比由29.53%升至30.14%,陇南和庆阳高值增多且更加集中。(3)祁连山地、白银和陇南等地林地面积显著增加,酒泉和张掖的草地面积明显增加而裸地面积显著减少,草地和林地的增加以及裸地的减少是甘肃植被GPP增长的主要原因。(4) 甘肃中部地区GPP随气温和降水的增加而增长;降雨对甘肃北部GPP的增长起积极作用,而气温对甘肃北部GPP增长起消极作用,甘肃南部与之相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通过宏基因组分箱方法揭示南极联合冰川土壤中ARG宿主
    李毅, 夏呈强, 冯焱, 李宏, 张锋, 关丽, 董凯诗, 申少斐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9): 2832-2841.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9.038
    摘要306)      PDF(pc) (2809KB)(136)    收藏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引起的抗菌素耐药性(AMR)对人类健康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准确鉴定ARG宿主对于评估AMR从环境向人类病原菌传播的风险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原始环境中ARG宿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从NCBI下载的南极土壤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宏基因组学组装和分箱技术对联合冰川地区中ARG宿主的分布、抗性机制与迁移潜力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构建的80个MAGs中,有18个MAGs可携带86个ARGs(13种ARG类型),并以多抗耐药类、氨基香豆素、利福平、糖肽类和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为主,且不同的ARG类型呈现不同的宿主分布模式。在ARGs宿主中,共发现21个ACCs(ARG-carrying contigs)携带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其中最常见MGEs的是移位酶,其次是转座酶、整合酶、接合转移蛋白和重组酶。这些MGEs可与ARGs形成特定的ARG-MGE共存模式,以多种方式促进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此外,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伯克氏菌(Burkholderiaceae)及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可携带多种ARGs,是联合冰川土壤中重要的ARGs储存库。研究结果为环境中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以及细根生产与周转的影响研究进展
    郭超, 王霖娇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11): 3730-3741.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11.010
    摘要288)      PDF(pc) (676KB)(125)    收藏
    全球氮沉降普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并显著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及细根作为森林地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其对氮沉降的响应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氮沉降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以及细根生产与周转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导致了土壤酸化,保持了土壤养分以及改变了地下碳氮的分配格局。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的升高或者不变以及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的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或抑制了土壤微生物呼吸、改变了固氮类群以及降低了土壤底物氮利用率,其影响因素主要与土壤pH、土壤可利用养分以及施氮时间等因素高度相关。氮沉降可以促进或抑制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其影响因素主要与土层深度、土壤pH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碳氮磷等限制元素显著相关。在氮沉降增加背景下,细根生物量普遍逐渐减少,细根周转表现为加快和变慢两种变化,细根分解呈现出由快到慢的转变特征,其影响因素主要与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氮储量以及细根化学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明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及细根特性的内在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氮沉降增加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具有明显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年龄校正及生长阶段划分
    葛晓雯, 朱教君, 卢德亮, 朱春雨, 高平珍, 杨晓燕
    生态学杂志    2022, 41 (3): 417-426.   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2.016
    摘要280)      PDF(pc) (1858KB)(222)    收藏
    准确获知更新个体年龄是了解更新个体状态、量化更新年龄结构、划分更新阶段的前提,对制定合理森林经营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常用于确定更新个体年龄的两种方法存在很大不足——查年轮数(Nr)法破坏性强;查轮枝数(Nw)法对很多树种(如红松Pinus koraiensis)准确性差。同时,针对更新生长阶段划分国内外缺少统一标准。为准确、高效、无损地获知红松天然更新个体年龄并合理划分生长阶段,本研究于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内,调查红松天然更新个体(共计6831株)的基径、株高,利用传统方法(查芽鳞痕或轮生枝)估计更新年龄;同时,对153株红松更新个体取样基部木段,并查数底面Nr,构建NwNr之间校正模型(6种)。基于红松生物学特性,结合文献分析(53篇相关论文)划分红松更新生长阶段。结果表明,直接以Nw作为更新个体年龄低估真实年龄;通过回归模型“Nr=1.199Nw+2.962”对Nw进行校正,可获得近似真实年龄。根据年龄、株高、胸径等指标,将红松更新层划分为4个阶段:小苗(年龄≤3 a)、大苗(年龄>3 a且株高<30 cm),小幼树(30 cm≤株高<150 cm)和大幼树(株高≥150 cm且胸径<5 c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汉江支流堵河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孟子豪, 李学梅, 王旭歌, 胡飞飞, 朱挺兵, 吴兴兵, 朱永久, 陈康, 杨德国
    生态学杂志    2022, 41 (2): 300-306.   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1.029
    摘要278)      PDF(pc) (1154KB)(87)    收藏
    基于堵河2018年6月—2019年5月渔获物,分析了鱼类群落组成及变化、优势种以及群落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讨论了外界环境扰动作用对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38种,分属4目8科,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26种),占总种数的68.4%。群落优势种为鳙(Aristichthys nobili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FK(W*8/9。1〗〖PS5号F体.eps,BP#〗〖FK)〗
    Hemiculter leucusculus);生态类型主要以杂食性、底层性、定居性鱼类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0.0%、50.0%和89.5%;渔获物的相对重量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为主,分别占总重量的49.8%、16.6%,相对数量以马口鱼、〖FK(W*8/9。1〗〖PS5号F体.eps,BP#〗〖FK)〗、宽鳍鱲(Zacco platypus)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0.0%、17.4%、12.7%;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处于一般至较丰富水平,其中中游S3区域Shannon指数(H)、Maragalef指数(R)和Pielou指数(J)均高于上游S1、S2和下游S4区域,夏季和秋季的HR指数均高于春冬季,但J指数为春冬季高于夏秋季;不同采样时间的鱼类群落相似性指数(S′)均介于0.50~0.75,为中等相似及以上,不同采样区域的S′除S1与S3间和S1与S4间为中等不相似外,其余均为中等相似(S′>0.50);ABC曲线表现为生物量曲线在丰度曲线上方,W统计为0.0267>0,表明现阶段堵河水系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影响较小,鱼类群落较为稳定,但与历史数据相比,鱼类种类和生态类型均有一定变化。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堵河鱼类资源的保护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生境对挺水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机制综述
    方源, 谢培, 谭林, 孙妍晗, 朱书景, 乔飞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8): 2610-2619.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8.005
    摘要276)      PDF(pc) (606KB)(179)    收藏
    湿地水生植物生态恢复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将影响挺水植物生长的生境条件分为三类:主要限制因子、重要约束因子以及一般影响因子。其中,水深对挺水植物不同生长阶段起着最主要的限制作用,不同生长阶段其需水量也不同,为主要限制因子;光照、温度、pH、营养盐、有机污染物、底质等对挺水植物生长影响也较明显,各生境因子存在一定的取值范围满足挺水植物最佳生长的需要,为重要约束因子;水流、水体盐度、水体重金属、生物因素适宜取值范围相对较大且作用程度较低,影响较小,属一般影响因子。同时,挺水植物生长对生境也起到净化水质、调节区域小气候、改良土壤、抑制藻类生长等作用。因此,在挺水植物管理方面应重视控制水深和外源污染输入,修复和改善挺水植物生境条件,合理构建挺水植物群落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声音监测技术在鄱阳湖典型湿地鸟类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
    游海林, 吴永明, 徐力刚, 程俊翔, 刘丽贞, 姚忠, 辛在军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9): 3025-3032.  
    摘要275)      PDF(pc) (2661KB)(194)    收藏
    声音是大自然的基本属性,利用声音监测技术开展鸟类多样性和丰富度的研究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鸟类调查方法的不足。本研究以鄱阳湖典型人控湖汊芳兰湖为区域,于2020年4—6月采用专业的声音仪器Song Meter SM4在研究区域布设的监测点采集每天00:00、06:00、12:00和18:00时刻的鸟类声音数据,借助统计软件R中声音处理程序包将鸟类声音数据转化为具有生物信息的声学指标——生物声学指数(BI指数),用以阐明这3个月每天凌晨、早上、中午和傍晚对应的鸟类多样性特征及活动习性强弱程度,揭示鄱阳湖典型湿地长时间序列的鸟类多样性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鸟类多样性特征序列进行趋势和突变性分析,最后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3个月凌晨、早上、中午和傍晚时刻对应的BI指数值各有差异,分别为5.73~63.49、5.76~67.00、3.36~60.24和4.91~52.62,且这4个时刻BI指数值在整体上均呈现增加趋势。(2)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发现,这3个月份的BI指数序列在2020年4月27日06:00左右的时候发生突变,突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3)逐日平均BI指数序列在演变过程中存在着12~30、10~18、4~9天3类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其小波方差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分别对应24、15和7天的时间尺度。本研究属于一种探索性研究,旨在为鸟类种群特征和行为特征及多样性研究提供一种较新的技术途径,也同时为其他动物(如两栖动物、昆虫等)多样性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电驱鱼技术在鱼类保护中的应用
    黄晓龙, 白艳勤, 崔磊, 谭细畅, 石小涛
    生态学杂志    2021, 40 (10): 3364-3374.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10.033
    摘要268)      PDF(pc) (2110KB)(129)    收藏
    水利工程的修建阻断了河流的连通性,鱼类在通过水电站时容易受伤和死亡。利用水中电场对鱼类进行驱赶,使其远离危险区域,降低其受伤的可能性,并导向鱼道,提升鱼道的过鱼效果。电驱鱼是一项驱鱼效果显著且具有无限潜力的新型技术,对于鱼类保护具有深远意义。鱼类对水中电场具有敏感性,改变电学参数时,鱼类在水中电场会出现不同的反应,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学参数和调整电极的方位,可以使水中电场起到很好的驱鱼作用和一定的导鱼效果。电驱鱼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鱼类的种类和体长、电导率、水温、流速等。本文基于国内外电驱鱼技术研究现状,探讨了电驱鱼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结合当前电驱鱼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指出该技术可向降低成本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电驱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