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目录
    生态学杂志    2023, 42 (8): 0-.  
    摘要174)      PDF(pc) (448KB)(55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碳中和背景下植物净固碳能力研究进展
    杨谦敏, 袁丹萍, 邓存宝, 王延生, 乔玲
    生态学杂志    2023, 42 (6): 1484-1496.   DOI: 10.13292/j.1000-4890.202306.015
    摘要125)      PDF(pc) (1296KB)(327)    收藏
    植物在调控大气CO2浓度的平衡、提高生态系统固碳储碳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且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趋势。因此,深入了解植物净固碳能力的影响因素,对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并讨论了光合作用固碳途径、凋落物分解的碳释放过程,以及影响植物固碳和CO2、CH4排放因素(水分、温度、CO2浓度、凋落物的添加和去除)的最新进展。结果表明,水分、温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固碳以及水分和温度对凋落物分解排放CO2的促进作用存在阈值,超过一定范围后,则具有抑制作用;凋落物的去除有利于减少CO2的排放;而凋落物分解排放CH4对以上环境因子的响应未有定论。本文提出加强多个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对植物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固碳能力研究,积极开展树木残体、地下凋落物、根系分泌物的碳排放机理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研究,以期为提高植物碳汇和碳中和能力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鄱阳湖湿地不同环境条件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袁继红, 任琼, 周莉荫, 缪泸君, 迟韵阳, 万方, 王金平, 万松贤
    生态学杂志    2023, 42 (6): 1323-1329.  
    摘要119)      PDF(pc) (3098KB)(214)    收藏
    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探究环境条件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能为湿地土壤碳调控提供科学指导。本研究选择鄱阳湖湿地不同水位条件(高水位和低水位)的2种典型植物群落(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为对象,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差异,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重组有机碳是湿地土壤有机碳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达70%以上;水位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高于植物群落,尤其是在高水位条件下水蓼群落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比低水位条件下高109.2%、115.5%、175.8%、239.4%和61.7%;土壤pH值与土壤总碳、重组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量、总氮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水位有利于湿地土壤碳的积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晋西黄土区典型小流域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王思敏, 张红丽, 张恒硕, 左启林, 查同刚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609-615.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39
    摘要116)      PDF(pc) (1240KB)(132)    收藏
    为了解黄土区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为对象,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蔡家川流域98个样点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容重的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子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介于0.79~1.78 g·cm-3,在0~100 cm深的土层中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容重变异程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0~40和40~100 cm处分别表现为中等和弱度变异。(2)土壤容重在0~40 cm土层的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在40~100 cm土层为指数模型;随土层增加土壤容重空间依赖性下降,在0~20、20~60和60~100 cm土层分别呈强度、中度和弱度空间依赖。(3)0~40 cm土层土壤容重主要受植被和土壤因素影响,而4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主要受海拔和土壤因素的影响,表明30多年植被恢复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表层。以上结果对深入认知植被恢复背景下区域土壤容重分布规律、科学评估区域植被恢复生态效益和生态服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土壤氧化亚氮产生路径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何美霞, 段鹏鹏, 李德军
    生态学杂志    2023, 42 (6): 1497-1508.   DOI: 10.13292/j.1000-4890.202306.001
    摘要102)      PDF(pc) (1548KB)(258)    收藏
    作为对流层主要的温室气体和臭氧层主要的破坏物质,氧化亚氮(N2O)的来源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关注。土壤N2O的产生路径包括生物(自养硝化、异养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硝化耦合反硝化、异养反硝化、联合反硝化和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和非生物过程。不管是针对土壤N2O排放调控,还是利用地球系统模型更准确模拟土壤N2O排放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定量不同过程对N2O产生的贡献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多个过程往往同时发生,难以区分单个路径对N2O产生的相对贡献。目前,研究N2O产生路径的方法主要有分子生物技术法、抑制剂法以及稳定同位素法。本文综述了土壤N2O产生路径及其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未来潜在的重点研究方向。一方面可为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认识土壤N2O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制定合理有效的N2O减排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水分胁迫和高浓度CO2处理下水稻幼苗光合生理响应特征
    崔景会, 王怡丹, 齐秀芬, 王旭昊, 田露, 王兰兰
    生态学杂志    2023, 42 (6): 1381-1388.  
    摘要66)      PDF(pc) (1288KB)(162)    收藏
    试验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辽星一号”为材料,在不同CO2浓度(380±10 μmol·mol-1,760±20 μmol·mol-1)下,利用PEG-6000模拟根系水分胁迫(PEG-6000浓度为0、5%、10%和15%),通过对光合参数测定,研究高浓度CO2和水分胁迫对水稻幼苗光合生理影响,为阐明植物如何应对复杂环境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单一水分胁迫抑制水稻幼苗的生长,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显著降低,且对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下部分,对鲜重的抑制作用大于干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 和蒸腾速率(Tr)显著低于对照,轻度(5%)和中度(10%)水分胁迫下胞间CO2浓度(Ci)显著低于对照,Pn的降低主要由气孔因素决定,重度(15%)水分胁迫下Ci显著高于对照,Pn的降低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决定;叶绿体色素含量(Chla、Chlb、Car)、初始荧光产量(Fo)、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及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未发生显著变化;中度水分胁迫下Fo无显著变化,重度胁迫下Fo显著提高,中度、重度胁迫下,Fv/FmFv/Fo和Chla、Chlb、Car显著降低;与对照比较,单独高浓度CO2促进水稻幼苗生长,株高和根长显著增加,且对根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株高,对干重的促进作用大于鲜重,使地下部分干重显著增加;高浓度CO2显著增加Pn,显著降低GsTrCi,且通过提高Fv/FmFv/Fo及叶绿体色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复合处理与单一水分胁迫比较,高浓度CO2促进水稻幼苗生长,也使水分胁迫下PnGsTr显著升高,通过降低Fo,提高Fv/FmFv/Fo及叶绿体色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减轻水分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使重度水分胁迫Pn下降由非气孔因素转化为气孔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与图谱理论的成都市绿地生态网络优化
    周媛, 唐密, 陈娟, 黎贝
    生态学杂志    2023, 42 (6): 1527-1536.   DOI: 10.13292/j.1000-4890.202306.014
    摘要52)      PDF(pc) (6790KB)(127)    收藏
    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是城市绿地有效发挥其复合生态效能的重点,对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图谱理论,以2020年成都市Landsat 8 OLI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提取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空间分布信息,量化绿地生态网络空间连通性特征,探讨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优化结构。结果表明:利用MSPA方法可有效识别出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区及连接桥区。采用图谱理论构建的绿地生态网络呈现如下特征:在中心城区南、北部区域多以河流廊道为主,且网络结构复杂,西部区域多以孤岛型分布的绿地斑块为主,而廊道数量相对较少;绿地生态网络的连通性区域差异特征明显,呈现由西向东、由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最后,依据图谱理论指数,选取重要生态源地、踏脚石斑块及重要连通性生态廊道等关键要素,优化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结构。基于MSPA与图谱理论的绿地生态网络优化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和方法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喀斯特退化山地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养分与酶活性
    张国微, 薛建辉, 马洁, 王翰琨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616-622.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35
    摘要52)      PDF(pc) (977KB)(62)    收藏
    人工植被恢复是喀斯特退化山地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喀斯特山地滇柏(Cupressus duclouxiana)纯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和滇柏-刺槐混交林等3种类型人工林和未造林地(对照)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和方式、改善林地土壤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4种类型样地土壤均呈碱性,且人工林土壤pH值均显著低于未造林地;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未造林地;全钾、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低于未造林地。(2)除碱性磷酸酶外,其余4种土壤酶活性均在滇柏-刺槐混交林中最大。3种类型人工林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未造林地。(3)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等受土壤养分影响的主要因素不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养分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全磷对喀斯特不同类型林分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能解释酶活性变异的60.7%,酶活性-养分特征关系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8.8%。喀斯特退化山地营建的人工林植被可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从而改善土壤质量,并为进一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稳定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冬眠与非冬眠状态密点麻蜥肝脏的氧化应激及代谢适应
    张修静, 钟秋梅, 郑杨慧, 王建礼
    生态学杂志    2023, 42 (6): 1417-1425.  
    摘要48)      PDF(pc) (2010KB)(67)    收藏
    氧化应激的研究对理解动物生活史与生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的氧化应激与其代谢密切相关。为研究生境及冬眠对蜥蜴氧化应激及代谢的影响,本实验以高海拔山地分布的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为对照,检测了低海拔荒漠分布的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肝脏在非冬眠状态(夏季活动期)抗氧化物酶和代谢酶的基础酶活及糖原含量,并比较了密点麻蜥肝脏在夏季活动期(7月)、冬眠期(12月)和出眠期(4月)这些酶的活力及糖原含量变化,同时用q-PCR法检测了编码肝糖原合成酶(GYS2)、肝型糖原磷酸化酶(PYGL)以及黄嘌呤脱氢酶(XDH)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秦岭滑蜥相比,密点麻蜥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及柠檬酸合酶(CS)活力较低,丙二醛(MDA)含量较高,肝糖原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冬眠期和夏季活动期密点麻蜥肝脏的SOD、GPX和CAT活力显著低于出眠期,冬眠期CS活力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冬眠期和出眠期MDA含量显著低于夏季活动期;冬眠期和夏季活动期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出眠期;冬眠期GYS2PYGLXDH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夏季活动期和出眠期;生活于低海拔荒漠地区的密点麻蜥较生活于高海拔山地的秦岭滑蜥具有更低的氧化代谢依赖;密点麻蜥氧化应激抗性和代谢表现出了季节性适应,出眠期而非冬眠期表现出的较高氧化应激水平可能与出眠期代谢恢复有关。本实验结果拓展了对蜥蜴氧化应激适应的认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目录
    生态学杂志    2023, 42 (6): 0-.  
    摘要47)      PDF(pc) (12747KB)(21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化肥减施下生物有机肥对连作甜菜耕层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田露, 苏文斌, 郭晓霞, 黄春燕, 菅彩媛, 张鹏, 李智, 韩康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665-674.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44
    摘要42)      PDF(pc) (3889KB)(23)    收藏
    以常规施肥(化肥施用量900 kg·hm-2)为对照(CK),以化肥减施300 kg·hm-2为基础,设置生物有机肥处理(BOF1:1500 kg·hm-2、BOF2:3000 kg·hm-2、BOF3:4500 kg·hm-2、BOF4:6000 kg·hm-2、BOF5:7500 kg·hm-2),分析耕层土壤结构、养分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甜菜产量的变化,以期筛选生物有机肥在连作甜菜中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处理BOF1对土壤质量影响不显著;处理BOF2仅表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处理BOF3土壤容重显著降低5.11%,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5.92%、14.07%、18.35%、3.59%和14.61%;处理BOF4和BOF5对土壤质量和甜菜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土壤容重显著降低9.33%和9.65%,土壤孔隙度、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0.82%和11.19%、27.22%和27.78%、31.62%和35.42%、44.10%和54.87%、22.93%和30.0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提高22.78%~44.19%和23.81%~60.17%、2.45%~37.64%和16.74%~43.56%,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26.03%~38.61%和29.27%~44.71%、42.72%~63.20%和51.59%~69.89%、3.59%~33.44%和29.60%~38.62%,且两者在各指标间均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处理BOF2、BOF3、BOF4和BOF5甜菜产量分别显著提高5.69%、11.82%、22.29%和11.95%,且处理BOF4产量显著高于处理BOF2、BOF3和BOF5,处理BOF4实现了连作甜菜种植效益增加12.79%。综上,化肥减施300 kg·hm-2的基础上配施6000 kg·hm-2的生物有机肥能够实现连作甜菜土壤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长江口湿地潮沟连通程度对鱼类群落的影响
    马巧珍, 张婷婷, 赵峰, 张涛, 杨刚, 王思凯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4): 913-921.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4.002
    摘要41)      PDF(pc) (1806KB)(71)    收藏
    潮沟是河口湿地与水域之间营养物质输运和交换的主要载体,也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关键栖息地和迁移通道,维持其良好的连通状态对河口湿地及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与高级别潮沟相比,低级别潮沟生态脆弱性更高,其高连通的样段为河口鱼类群落提供关键栖息地。本研究以位于长江口崇明东滩的低级别潮沟为对象,选取2类(水文、鱼类游泳相关)共6个指标(潮沟截面面积、β指数、线径、路径数、路径长度、节点中心连通性)分析低级别潮沟连通程度对鱼类群落分布的影响,并验证鱼类群落在低级别潮沟的生境偏好机制。结果表明:路径数、路径长度、节点中心连通性3个指标代表的节点路径组,其所区分的高中低连通潮沟之间鱼类丰度和生物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有效指示低级别潮沟连通度对鱼类群落分布的影响;由于节点路径组主要由量化潮沟与局部邻近斑块横向连通性的指标构成,河口湿地低级别潮沟鱼类生境偏好可能与潮沟横向连通度相关性更强,与纵向连通和水文连通相关性更弱;高度连通潮沟对鱼类来说具有更高的节点中心连通性(节点连接数均值为11)、更多的路径选择(路径数均值为6)、更广的可游动范围(路径长度约800 m),适宜其觅食、避难等适宜栖息地的范围越大,更能吸引适宜碎屑食性、游泳能力强的小型鱼类或幼鱼聚集。本研究结果可为湿地潮沟廊道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表层土壤磷组分特征
    杨宬君, 张鑫, 马孟平, 胡一帆, 洪宗文, 熊仕臣, 刘宣, 游成铭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623-632.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31
    摘要40)      PDF(pc) (2475KB)(32)    收藏
    磷是限制植物生产力的重要养分之一,但土壤磷组分随林木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以四川盆地华西雨屏区洪雅林场7个林龄(6、12、23、27、32、46、52 a)柳杉人工林为对象,采集0~20 cm土壤样品,运用Hedley磷分级法测定土壤磷组分含量,探究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土壤磷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柳杉人工林土壤全磷含量为231.93~370.27 mg·kg-1,在幼龄林(6 a)最低,中龄林(12 a)最高;土壤总无机磷和总有机磷含量随林龄增加呈先增后降和增加的趋势。总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随林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总有机磷则相反。活性无机磷组分、活性有机磷组分和中等活性有机磷组分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pH降低和有机碳增加有显著关联。中龄林(12 a)和成熟林(32 a)的中等活性无机磷组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龄。稳定态磷组分含量随林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土壤容重增加和土壤含水率降低是重要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活性无机磷与林龄无显著相关,中等活性有机磷随林龄增加而升高能正向影响活性无机磷生成。本研究发现表层土壤磷组分会随着林龄增加发生变化,这有助于对相应林龄土壤磷素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柳杉人工林提质增效与土壤肥力维持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物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孙建平, 吕汪汪, 李博文, 刘世章, 伍晶, 汪诗平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888-894.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48
    摘要40)      PDF(pc) (454KB)(41)    收藏
    植物物候与植物的适应进化、物种间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且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所以一直是进化生物学、植物生态学和气候变化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本综述基于草地植物物候研究的3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7个物候序列(返青、现蕾、初花、初果、果后营养、初黄和枯黄期),阐述了不同层次物候序列及其相应持续期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亟需关注的科学问题及展望,以期推动我国植物物候生态学研究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重庆酸雨区种植香樟有效改善土壤酸化和土壤养分状况
    冯永霞, 陈睿斯, 倪秀雅, 尚鹤, 陈展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633-643.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20
    摘要38)      PDF(pc) (1514KB)(42)    收藏
    马尾松是西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对酸沉降比较敏感,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在受酸沉降影响严重的针叶林地进行林分改造来应对酸沉降。为了解酸雨区马尾松纯林改造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科学指导经营管理,本研究以重庆铁山坪马尾松纯林及改造后的马尾松-香樟混交林以及香樟纯林为对象,分不同季节采集腐殖质层(Ah层)和淋溶层(E层)的样品进行分析,探讨林分改造对土壤酸化及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型对Ah层土壤性质影响显著(P<0.05),且Ah层土壤养分显著高于E层,季节对两个土层的土壤性质影响均显著(P<0.05)。(2)当马尾松纯林改造后,Ah层土壤各季节平均pH表现为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香樟混交林<香樟纯林;马尾松纯林改造后显著降低了土壤NH4+∶NO3-,可缓解土壤酸化。(3)虽然马尾松林改造后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明显增加了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P<0.05),可以为缺磷缺钾的铁山坪酸性土壤提供更多的磷和钾,从而缓解磷、钾限制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4)通过模糊综合法评价3种林型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在0.585~0.664,马尾松纯林改造成马尾松-香樟混交林、香樟纯林,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有机肥和套种对干热区火龙果土壤微生物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义林, 李坤, 李建查, 潘志贤, 史亮涛, 刘小刚, 方海东, 岳学文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656-664.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13
    摘要38)      PDF(pc) (1184KB)(43)    收藏
    为探明施用有机肥和套种对红心火龙果(Hylocereus costaricensis)种植的优势机理,以干热区红心火龙果园为研究对象,探索有机肥施用量(F0:0 t·hm-2和F20:20 t·hm-2)和套种方式(MP:单种火龙果,IP:火龙果套种花生(Arachis hypogaea)和IS:火龙果套种大豆(Glycine max))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以及红心火龙果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产量、品质与土壤微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F0处理相比,F20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增加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红心火龙果产量和品质。在F0和F20条件下,相比于MP处理,IP和IS处理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而IP和IS处理仅在F20条件下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套种能显著提高红心火龙果的产量,在F0条件下IP和IS处理分别比MP处理增加产量48.48%和42.20%,在F20条件下分别增加25.37%和29.82%。IP和IS处理在F0条件下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在F20条件下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除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外,产量、品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施用有机肥和套种花生或大豆可增强干热区红心火龙果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丛枝菌根真菌接种与磷添加对干旱胁迫燕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斌, 吕玉峰, 李利, 冯美臣, 王超, 宋晓彦, 杨武德, 张美俊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644-655.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34
    摘要37)      PDF(pc) (2529KB)(33)    收藏
    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与磷添加对干旱胁迫燕麦根系AMF侵染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与燕麦产量的关系,为旱作区燕麦磷肥合理施用的菌根调控技术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盆栽控水,设置2个水分水平(正常供水,75%土壤相对含水量,W1;干旱胁迫,55%土壤相对含水量,W2)、3个施磷水平(0、20、40 mg·kg-1,P0、P1、P2)、2个AMF水平(接种,AMF;不接种,NAMF),共12个处理。于燕麦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采集根系和土样,检测根系AMF侵染率,测定土壤MBC、MBN、MBP,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成熟期燕麦产量。结果表明:水分处理、磷处理和AMF处理均对各指标有显著影响,三因子在土壤MBN和土壤蔗糖酶活性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干旱胁迫下,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AMF后,各指标均显著提高。P1下,燕麦生育期内AMF侵染率,土壤MBC、MBN、MBP,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产量较P0显著提高的最大幅度分别达13.21%、52.26%、47.07%、88.94%、23.15%、15.44%、11.15%、17.16%,P2下各指标呈降低趋势。因此,接种AMF和适量增施磷肥是提高干旱胁迫燕麦土壤MBC、MBN、MBP,改善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燕麦产量的有效途径,但产量尚达不到正常供水不接种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光伏电板对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任乃芃, 李一坤, 朱柏全, 王一帆, 梁文超, 刘香萍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766-772.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45
    摘要37)      PDF(pc) (1125KB)(31)    收藏
    为了探究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草甸草原的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并分析光伏电场不同生境(光伏电板间与光伏电板下)对植物群落的影响,采用样方调查法开展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对比光伏板下及光伏板间物种组成及重要值、群落数量特征值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等差异。结果表明,光伏电场中重要值最高的植物种为羊草(Leymus chinensis),其次为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羊草、星星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地碱蓬(Suaeda glauca)、中间型荸荠(Eleocharis intersita)的光伏电板间生境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值高于板下生境,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光伏电板下生境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值高于光伏电板间生境。板间群落的Shannon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均高于板下植物群落,Shannon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Pielou指数与其他3个指数均呈不显著负相关,Simpson指数与Margalef指数相关系数最高。光伏电板间生境中多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值高于光伏电板下,且物种数更多,群落结构更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分区的土地利用多目标优化——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李云霞, 王晨旭, 刘焱序
    生态学杂志    2023, 42 (5): 1205-1213.   DOI: 10.13292/j.1000-4890.202305.020
    摘要36)      PDF(pc) (3539KB)(83)    收藏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是有效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协调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已有的优化方案多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忽略了生态系统服务特征的地域分异规律,易导致对优化效益的低估或缺乏可行性。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例,基于SAORES平台,使用生态系统服务簇和遗传算法实施分区土地利用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当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布局的整体优化在功能上提高了16.8%的生态效益,降低了6.4%的粮食生产服务,而分区的优化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生态效益提高了27.3%,粮食生产服务仅降低了5.6%;在格局上,景观干扰度在优化后出现了普遍的下降,边缘效应显著降低,整体和分区优化方案没有显著差异。提出了符合巴彦淖尔市长期发展的生态保护区空间配置优化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气候变化情境下入侵植物紫茉莉在中国的适生分布格局及早期预警
    苏启陶, 邹峥嵘, 杜志喧, 周兵
    生态学杂志    2024, 43 (3): 833-841.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3.046
    摘要35)      PDF(pc) (3637KB)(58)    收藏
    阐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变迁,对入侵植物的治理与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紫茉莉(Mirabilis japala)为对象,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基于全国范围内228个分布点和13个主要环境气候因子(来源于WorldClim的19个环境气候数据),模拟分析影响紫茉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合ArcMap软件分析当前和未来(2050s、2070s)3种气候情景下(RCP2.6、RCP4.5、RCP8.5)紫茉莉的适生区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度极高,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值分别为0.983和0.980,影响紫茉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暖季度降水量;当前气候条件下,紫茉莉的适生面积429.06万km2,占我国国土的44.52%,除新疆外其余省份均有分布;未来3种气候情境下,紫茉莉潜在分布区整体呈现“南缩北扩”现象,适生区总面积增加,吉林南部、黑龙江南部以及内蒙古东南区域为主要扩张区域,分布质心向东北方向的高纬度地区迁移。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紫茉莉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增加并向北扩张。黑龙江和内蒙古以及吉林南部、西藏南部、四川北部、甘肃南部等部分区域应注意防范,防止紫茉莉扩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