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4, Vol. 43 ›› Issue (5): 1442-1452.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5.025
陈世仁1,臧丽鹏1,2,3,吴宇航1,杨泽宇1,张广奇1,2,刘庆福1,2,陈丹梅1,2,张树梓4,隋明浈1,2*
CHEN Shiren1, ZANG Lipeng1,2,3, WU Yuhang1, YANG Zeyu1, ZHANG Guangqi1,2, LIU Qingfu1,2, CHEN Danmei1,2, ZHANG Shuzi4, SUI Mingzhen1,2*#br#
摘要: 植物会产生诸多适应性特征以适应环境、维持生长,而这些性状特征的变异可以在多个尺度发生。传统生态学大多聚焦于物种间尺度上的变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物种内的变异程度不容忽视,忽略种内变异会导致在量化植物群落构建、生态策略及物种生态位空间等方面缺乏置信度。本文在归纳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植物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主要来源于遗传变异、表型可塑性、植物功能性状的局域快速适应以及个体发育差异等几个方面。而植物功能性状种内变异的量化方法主要包括变异系数、性状梯度分析法、方差分解法、T统计量法及植物功能多样性法。本文以植物功能性状种内变异为主题,系统综述了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变异在来源、量化方法上的发展,评估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其在植物群落构建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在未来发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