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晶东, 陶宝先, 陈庆海, 马澍, 张保华, 陈永金, 王浩, 袁海燕.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凋落物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质量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7): 1276-1282. |
[2] |
王继龙, 王晓锋, 袁兴中, 吴胜男, 李航. 源头溪流CO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5): 1001-1014. |
[3] |
池鑫晨,宋超,朱向涛,王楠,王晓雨,白尚斌.
毛竹入侵常绿阔叶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动态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63-2272. |
[4] |
吉春阳,冯竞仙,何云华,孙小飞,李守中,尹云锋.
退化设施蔬菜地修复过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无机氮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75-1582. |
[5] |
温馨,陈效民,郭碧林,景峰,胡世民,李恋卿.
生物质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重金属有效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83-1190. |
[6] |
习盼, 董倩, 张亚楠, 李想, 夏雯雯, 徐驰, 刘茂松. 盐城滩涂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23-3632. |
[7] |
丁艳,张晓雅,蒋丽华,李谦维,乐艺,高俊琴.
测定时间对干湿循环条件下高寒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564-2569. |
[8] |
张志龙,陈效民,曲成闯,陈粲,张俊,黄春燕,刘云梅.
生物质炭对黄瓜连作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384-1391. |
[9] |
涂志华,尉永键,范志平,秦依婷,王善祥,韩青,邹艺华,杨兆明.
太子河源流域不同类型水源涵养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2139-2147. |
[10] |
黄石德,叶功富,林捷,阮宏华,金昌善,李媛媛,陈杰.
干湿交替对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312-321. |
[11] |
张超凡,盛连喜,宫超,何春光,张晶.
冻融作用对我国东北湿地土壤碳排放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304-311. |
[12] |
金奇1,吴琴1,钟欣孜1,胡佳1,胡启武1,2*.
鄱阳湖湿地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5): 1180-1187. |
[13] |
孙龙,武广源,胡同欣.
大兴安岭火后不同恢复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094-3101. |
[14] |
郭鑫炜1,2,李志远1,2,秦胜金1,2,周永斌1,2,魏亚伟1,2*.
林农复合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分配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036-3042. |
[15] |
张文锋1,周际海1,2*,袁颖红1,3*,黄静1,4,李丛蕾1,黄欠如3,成艳红3.
低剂量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增肥增产效果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3): 647-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