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9): 2837-2845.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9.026
李小珍1,胡颖1,韦钰1,廖家培1,付瑞玉1,徐胜2,张子嘉3,胡中民1,杨岳1*
LI Xiaozhen1, HU Ying1, WEI Yu1, LIAO Jiapei1, FU Ruiyu1, XU Sheng2, ZAHNG Zijia3, HU Zhongmin1, YANG Yue1*
摘要: 常绿阔叶林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度敏感。然而,全球常绿阔叶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和降水利用效率(precipitation use efficiency, PUE)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仍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基于全球272个常绿阔叶林实测NPP数据,使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了全球常绿阔叶林NPP和PUE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从气候和土壤物理性质分析NPP和PUE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全球NPP预测值为909.08~3213.11 g C·m-2·a-1,PUE预测值为0.22~5.79 g C·m-2·mm-1;NPP和PUE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相似的地理空间分布趋势,在海拔低于400 m的区域,两者均呈上升趋势,而在海拔超过400 m后则出现下降;温度和降水是NPP、PUE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土壤物理性质对其影响较小;NPP在降水量为1200 mm时与降水的关系发生变化,温度在19 ℃以下时降水对NPP的影响更显著;PUE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也存在阈值效应,降水<2500 mm或温度<24 ℃时PUE较高。降水和温度对NPP和PUE的协同作用受到两因素相互叠加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全球常绿阔叶林碳水循环模型提供了关键参数,有助于提升其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空间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