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对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和玛多县的高寒沼泽、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生态系统的CH
4通量进行原位观测,同时分析生物量、微生物、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和温度等因子,旨在明确不同生态系统CH
4通量时空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高寒沼泽和高寒草甸是CH
4源,8月通量达到最大值,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是CH
4的汇,8月达到最小值,4种生态系统之间的CH
4通量差异显著(
P<0.05);高寒沼泽的
mcrA基因丰度最大,高寒草甸次之,而
pmoA丰度则是高寒草甸最大高寒沼泽次之,高寒荒漠的
mcrA和
pmoA基因丰度均最小,4种生态系统之间差异显著(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生长季节高寒沼泽和高寒草甸的CH
4通量与土壤温度和
mcrA显著正相关(
P<0.05),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的CH
4通量与土壤温度和与
pmoA显著负相关(
P<0.05),不同生态系统之间CH
4通量则与土壤水分、有机碳、总氮、生物量、
mcrA和
pmoA显著相关(
P<0.05);路径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
mcrA和
pmoA丰度直接对CH
4排放产生显著影响,土壤温度和水分则是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菌群丰度间接影响CH
4排放;在所有的关键影响因子中,
mrcA丰度对CH
4通量的相对贡献率最高,达到30.53%,其次是有机碳和生物量。总之,高寒生态系统间CH
4通量差异是由于微生物、有机碳、生物量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高寒地区的CH
4排放模拟估算时需考虑不同生态系统CH
4排放的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