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9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0-06-10
    研究报告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及固碳增量
    张鹏超;张一平;杨国平;郑 征;刘玉洪;谭正洪
    2010, 29(06):  1047-1053. 
    摘要 ( 2365 )   PDF (541KB) ( 1144 )  
    了解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乔木碳储量及其固碳增量,利用2005和2008年的植被调查数据,对哀牢山3种主要常绿阔叶林的乔木碳储量及其固碳增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生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滇山杨次生林和旱冬瓜次生林的乔木碳储量分别为257.90、222.95和105.39 t C·hm-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主要存储在DBH≥91 cm的乔木中(34.68%);而次生林的乔木碳储量主要分布在径级21 cm≤DBH<41 cm的乔木中(滇山杨林77.29%;旱冬瓜林69.28%)。由此可见,哀牢山地区原生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在碳蓄积方面占主导优势。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3个森林类型乔木层均具有固碳增量,即使是原生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其乔木层年平均固碳增量也达2.47 t C·hm-2·a-1;次生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固碳增量约为原生林的2倍,显示了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具有较强的碳汇增量。初步估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区内每年乔木固碳增量为8.52×10.4 t C·a-1
    川西米亚罗林区冷杉林群落特征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郭 宁;邢韶华;姬文元;崔国发;汪 明;薛 樵;蒋先敏
    2010, 29(06):  1054-1060. 
    摘要 ( 1702 )   PDF (1033KB) ( 894 )  
    冷杉林是川西高山峡谷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以米亚罗林区的森林小班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地区天然冷杉林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随不同生态因子的变化趋势及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冷杉林最适宜的分布环境。结果表明:冷杉林的树高和胸径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蓄积量则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呈波动上升趋势,这些现象可能与小环境的变化、人为干扰有关;冷杉林的适宜生态因子范围为:海拔3500~4000 m、土壤厚度50~79 cm、坡度40°~49°的中、上位阴坡和半阴坡;海拔3800~3900 m为冷杉林的最集中分布区域,该区域中影响冷杉林群落特征的生态因子排序为坡位、土壤厚度、坡度、坡向。
    大兴安岭冻土湿地植物的生态特征及分布区型
    孙 菊;李秀珍;王宪伟;吕久俊;李宗梅;胡远满
    2010, 29(06):  1061-1067. 
    摘要 ( 1915 )   PDF (668KB) ( 925 )  
    对大兴安岭冻土湿地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分布区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24个冻土湿地共有201种植物,隶属于40个科、121个属。其中,菊科和蔷薇科的种类最多,占所有植物种类的26.8%。在5种生活型中,地面芽植物的种类最多,占71%;高位芽和地下芽植物分别占13%和12%;地上芽和1年生植物各占2%。在4种水分生态型中,中生、湿生、沼生和旱生植物的种类分别占61%、28%、8%和3%。在4种分布区型中,温带性质分布型的种数最多;受高山及高纬度地理位置的影响,亚寒带-寒带性质分布型的种数次之。冻土湿地植物的生态特征表明,该地区具有夏季较短、冬季严寒而漫长的气候特征,以及土壤水分条件有向中生性发展的趋势。对大兴安岭冻土湿地植物生态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该区的环境变化以及冻土湿地的退化具有重要价值。
    外来入侵植物一年蓬在中国的时空扩散动态及其潜在分布区预测
    王 瑞;王印政;万方浩
    2010, 29(06):  1068-1074. 
    摘要 ( 2173 )   PDF (1366KB) ( 1231 )  
    系统理解外来入侵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模式对预防和控制其传入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在我国具有较强威胁性的入侵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为对象,以标本和文献数据为基础,通过入侵历史重建和适生区分析,探明了其最早传入的时间及其随后在我国的扩散路线,并预测了其潜在的扩散趋势。一年蓬原产北美洲,1886年传入上海,经过大约50年的停滞期,逐步由东部沿海向内陆扩散蔓延,截止2000年已扩散到了21个省市和自治区。适生区预测显示,一年蓬在我国的适生区仍大于其实际分布区,因此,本研究预测一年蓬还将会继续扩散。易被入侵地区包括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广东、广西和黑龙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陕西、辽宁中西部和吉林西部不仅属于最适适生区,而且邻近已入侵地区,因此应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一年蓬侵入和扩散。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梯度特征及其土壤水环境
    马 瑞;王继和;屈建军;刘虎俊;孙 涛;魏林源
    2010, 29(06):  1075-1080. 
    摘要 ( 1708 )   PDF (547KB) ( 702 )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的植被和土壤水环境随着与绿洲距离的增加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景观分异角度沿绿洲至荒漠方向可划分为4个区段。本文研究了各景观区段上的植被特征以及各区段丘间地及灌丛沙包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过渡带植被总盖度约为36%,灌木盖度为18.7%,草本盖度为18.0%,物种丰富度为19。区段1至区段4,物种组成、植被盖度、优势种、建群种均表现出与各区段立地条件相适应的特征,呈现出大灌木→草本→小灌木→草本的格局,对应的地貌呈现出固定→半流动→半固定→流动的格局。各区段丘间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差异较大,5~60 cm为降水主要持水层;因弱透水层的出现,区段1至区段3在60~180 cm含水量出现了第二次波动,水分在弱透水层上的积累为地上植物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补给。沙包内土壤含水量从区段1到区段3显著减少。
    华北驼绒藜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特性的相关性
    王普昶;易 津;赵丽丽
    2010, 29(06):  1081-1086. 
    摘要 ( 1965 )   PDF (537KB) ( 719 )  
    采用立木级法研究华北驼绒藜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利用各龄级的存活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构建时间序列预测图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进行预测,利用生活史特征观察结果分析其生殖对策,探讨了生殖特性与种群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群幼龄和老龄级个体数较少,中龄级个体数量较多,呈稳定或衰退趋势;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尽管生境条件不同,但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 Ⅲ型;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预测表明,华北驼绒藜种群会随时间推移,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生活史特征表明,华北驼绒藜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兼具r-对策和k-对策的双重特性来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良好的生殖适应性是物种发展的关键,华北驼绒藜种群年龄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以及时间序列预测图反映出其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特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传粉系统效率低、胚胎发育过程营养失调、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低以及种群更新对母株的依赖性强等生殖生物学特性与种群动态相吻合;生境恶劣和人为干扰也成为其种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雌雄异株树种黄连木种群性比及空间分布
    赵亚洲;辛雅芬;马钦彦;张春雨
    2010, 29(06):  1087-1093. 
    摘要 ( 1786 )   PDF (668KB) ( 951 )  
    研究了100 m × 140 m固定样地内黄连木种群的性比格局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调查样地中dbh≥4 cm的黄连木植株共有2116株,其中包括526株雌树,1200株雄树,性别未确定植株390株。黄连木性比(雄/雌=2.28)显著偏雄(P<0.001)。雌树和雄树平均胸径分别为7.34和7.81 cm,雄树胸径显著大于雌树胸径(P<0.05)。黄连木幼树、雌树和雄树均呈显著聚集性分布。黄连木幼树与雌树、幼树与雄树均在较小尺度上表现为相互吸引;雌树与雄树则在空间上相互排斥,即雌树与雄树存在空间分离现象;黄连木不同大小以及不同性别植株之间主要表现为相互排斥。
    基于NPP的黄南州自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杜加强;舒俭民;张林波
    2010, 29(06):  1094-1102. 
    摘要 ( 1618 )   PDF (631KB) ( 930 )  
    利用GLOPEM NPP 1981—2000年的数据集和同期气候资料,分析了青海省黄南州4县植被生产力和气候变化趋势,计算了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探讨了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黄南州4县NPP均呈80年代显著增加、90年代波动减少的趋势,总体上尖扎县和同仁县NPP略有减少,泽库县和河南县有所增加;80和90年代,北部气候变化分别呈湿暖化和干暖化,南部则相反。降水量是决定尖扎县NPP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而河南县NPP则与气温的相关性更强;河南县降水利用率显著增加,尖扎县、同仁县和泽库县3县略有增加;4—5月降水量对4县NPP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做好春季人工增水是提高植被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议在进行植被恢复时,黄南州北部和南部应分别注重增水和保温工作。
    不同生长期干旱胁迫对刺槐幼树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高小锋;王进鑫;张 波;马惠芳;钟 楠
    2010, 29(06):  1103-1108. 
    摘要 ( 1731 )   PDF (595KB) ( 683 )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幼树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进行了5种不同土壤水分含量试验,以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内干旱胁迫对该树种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长阶段内刺槐幼树茎、枝分配比率并不受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短期(15 d)及中轻度干旱(70%和87.8%相对土壤含水量)胁迫对刺槐叶、地上部分干物质分配比率及根冠比的影响亦不明显;而长期(45~60 d)严重干旱(40%相对土壤含水量)胁迫则显著降低了刺槐叶、地上部分配比率,提高了粗根干物质分配比率及根冠比。受树木本身生长特性和气候因素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同生长阶段之间干旱胁迫对刺槐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影响程度大小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
    低温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杜尧东;段世萍;陈新光;胡 飞
    2010, 29(06):  1109-1113. 
    摘要 ( 1771 )   PDF (461KB) ( 808 )  
    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3个低温处理(24 h最低/最高温度分别设定为7 ℃/12 ℃、5 ℃/10 ℃和3 ℃/8 ℃),分析了播种后不同天数低温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18 ℃/25 ℃)相比,低温胁迫处理的温度越低影响越大,当日最低温度达到5.0 ℃、日均温低于10.0 ℃(相当于低温胁迫处理7 ℃/12 ℃)时,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较为严重;播种后越早经受低温影响越大,播种后3 d内经受低温胁迫,番茄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率均有较大的下降,播种6 d后低温胁迫对其萌发指标的影响较小;低温胁迫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主要是低温导致了α-淀粉酶活性下降,相对离子渗漏率增加,从而减缓了番茄种子贮藏物质的降解,影响了番茄种子萌发初期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并增强了细胞膜的透性,导致外渗物增多。
    钴对蔬菜毒害的临界值
    罗 丹;胡欣欣;郑海锋;王 果
    2010, 29(06):  1114-1120. 
    摘要 ( 1757 )   PDF (2053KB) ( 828 )  
    采用水培+土培的方法研究了钴对蔬菜的毒害临界值。首先从18种福建常见蔬菜中筛选出钴高敏感蔬菜,再通过土培试验研究土壤钴对高敏感蔬菜的毒害临界浓度。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钴对蔬菜生长存在较低浓度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的抑制效应。综合表观症状和蔬菜地上部生物量减少20%的效应浓度值(EC20)确定,早熟5号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和黄瓜(Cucumis sativus)为钴高敏感作物。以黄瓜为指示作物的土培试验表明,钴对黄瓜未表现出增产效应,随着钴添加量的增加,黄瓜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以黄瓜地上部减产10%和野外土壤有效钴和全钴的回归关系为依据,确定土壤钴毒害临界值为:土壤有效钴(DTPA)为2.7 mg·kg-1,土壤全钴含量为98 mg·kg-1。
    铅锌矿渣酸性淋溶下重金属释放特征及其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 兰;刘 方;王 俭;李金娟
    2010, 29(06):  1121-1126. 
    摘要 ( 1782 )   PDF (548KB) ( 807 )  
    探讨了贵州省赫章铅锌矿区铅锌矿渣及尾矿酸性淋溶下重金属的释放特征及淋溶水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淋溶水中Cu、Zn、Pb、Cd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浓度范围分别为0.038~2.509、0.0001~0.850、0.040~0.605和0.004~0.021 mg·L-1,淋溶水以Cd、Pb污染为主。前期(1~5 d)淋溶水对幼苗的根长、芽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后期(20~25 d)抑制作用明显下降;物种耐性由强到弱的大小顺序为白菜>油菜>黑麦草。
    土壤与烤烟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于建军;叶贤文;董高峰;刘 挺;闫 鼎;卫盼盼
    2010, 29(06):  1127-1134. 
    摘要 ( 1803 )   PDF (464KB) ( 759 )  
    通过分析四川省会理烟区土壤及红花大金元烟叶各30份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会理烟区植烟土壤与烟叶中中微量元素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会理烟区大部分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在较适宜的范围内,但部分土壤水溶性硼、有效锌含量较低,烟叶中铜元素、镁元素含量较缺乏;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土壤与烟叶中微量元素的回归方程,其中烟叶中的锰、锌含量均受到土壤中5个中微量元素的综合影响,而钙含量仅受到土壤中有效锰和交换性钙的影响;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中微量元素与其对应的土壤内中微量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直接作用系数最大。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协同或拮抗效应,其中土壤有效锰的含量对烟叶所有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而烟叶锌含量受土壤中其他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最大。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徐永刚;宇万太;马 强;周 桦
    2010, 29(06):  1135-1142. 
    摘要 ( 1527 )   PDF (577KB) ( 806 )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无机肥显著降低土壤pH;长期施用化肥并不能增加土壤全碳、氮含量,而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却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长期无P、K肥料施入则会出现P、K的亏损。有机肥处理(M,N+M和NPK+M)的微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CK),且这些处理间无显著差异;NPK处理与C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长期施用N肥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均衡施肥处理(M,N+M,NPK和NPK+M)均能显著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P<0.05),而单施N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呼吸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氨化作用(P<0.05),其中以NPK+M处理最高;除N处理外,其他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硝化作用(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呼吸,氨化和硝化作用均与土壤全碳、全氮极显著相关(P<0.01),均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而土壤微生物活性与其他理化因子相关性不一致,表明它们对土壤理化因子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
    小麦-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李晓慧;韩晓增;王树起;严 君
    2010, 29(06):  1143-1148. 
    摘要 ( 1639 )   PDF (464KB) ( 782 )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化肥和小麦根系活动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种小麦条件下,施氮磷钾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数量,增幅为47.0%;不同肥料均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增幅为17.2%~32.7%和21.2%~25.9%。种植小麦条件下,根系活动极显著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脲酶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增加,增幅分别为39.0%、302%和38.5%;根系活动与肥料耦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幅为3.3%~31.4%。小麦和肥料耦合显著增加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增幅为59.0%~168%和15.2%~26.7%。磷酸酶活性、细菌数量、真菌数量与小麦根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新疆墨玉不同治沙工程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徐德福;宁虎森;王让会;吉小敏;卢筱莉;李 琪
    2010, 29(06):  1149-1154. 
    摘要 ( 4235 )   PDF (544KB) ( 647 )  
    在新疆墨玉县沙漠地区,设置4种治沙工程并比较了不同治沙工程措施培育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治沙工程区土壤pH值和养分存在差异,pH值的大小顺序为天然稀疏植被封育区>草方格固沙-人工林区>人工林区>多种植物配置区,且天然稀疏植被封育区土壤pH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工程区(P<0.05);植物的定植时间影响了土壤养分,定植3年的人工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定植不久的草方格固沙-人工林地;多种植物配置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都高于人工林区、草方格固沙-人工林区和天然稀疏植被封育区,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其他工程区低,在该工程区应加强磷肥、钾肥的施用。
    乌江洪家渡水库鱼体汞含量
    姚 珩;冯新斌;闫海鱼;仇广乐;商立海;侍文芳
    2010, 29(06):  1155-1160. 
    摘要 ( 1662 )   PDF (507KB) ( 869 )  
    测定了贵州省乌江流域新建的洪家渡水库中的8种124尾鱼类的总汞和甲基汞含量,探讨其变化趋势及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总汞采用混合酸消解用冷原子荧光(CVAFS)测定,甲基汞的测定采用碱消解水相乙基化结合气相色谱(GC)冷原子荧光(CVAFS)测定。结果表明,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均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鱼体汞含量与它们的生态学特性(食物来源和生活习性)有关,与体重和体长无显著相关关系;鱼体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均值分别为0.063±0.046和0.028±0.019 mg·kg-1,均远低于大部分研究报道的新建水库中鱼体汞含量(>0.50 mg·kg-1)。洪家渡水库鱼类由于在低汞环境中,导致甲基汞不易富集,其鱼体甲基汞和总汞含量并未急剧增加,显著不同于北美和欧洲等地区新建水库中鱼体汞含量升高的现象,但随着水库演化导致水库有机质增加可能使鱼体汞逐步上升。
    不同光照条件下叉尾斗鱼仔鱼摄食节律
    刘宇航;陈国柱;林小涛
    2010, 29(06):  1161-1166. 
    摘要 ( 1505 )   PDF (812KB) ( 757 )  
    在自然光照、持续光照和持续黑暗3种光照条件下,研究了孵化后第5、8和12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自然光照下,3个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在午后12:00—16:00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高峰,而持续光照组与持续黑暗组未表现出明显的摄食峰谷。持续光照下,叉尾斗鱼仔鱼的昼夜摄食活动均很活跃,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夜晚20:00—翌日4:00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高于同一时段自然光照组。而在持续黑暗下,与自然光照相比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明显减少,尤其是白天8:00—16:00各时段的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降低。叉尾斗鱼仔鱼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其摄食节律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
    黄海南部太平洋褶柔鱼种群结构与繁殖生物学
    杨林林;姜亚洲;程家骅
    2010, 29(06):  1167-1174. 
    摘要 ( 1620 )   PDF (873KB) ( 855 )  
    依据2008年11月—2009年9月黄海南部帆张网太平样褶柔鱼渔业调查资料,分析了太平样褶柔鱼胴长组成结构、性比、初次性成熟胴长以及胴长与体重关系等基础生物学参数的季节变化,阐述了该海域太平洋褶柔鱼种群结构动态及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太平洋褶柔鱼在该水域常年均有分布,其中秋、冬季以性成熟个体为主,春、夏季以幼体为主;该水域太平洋褶柔鱼雌性个体数量显著多于雄性,总性比为0.60,当胴长(LM)在190~280 mm范围内时,性比(rsex)与胴长之间的关系符合:rsex = 3×10-5LM1.8017;雌、雄个体的性腺成熟度均呈现随胴长增大而升高的趋势。该水域太平洋褶柔鱼个体的性腺体指数月变化显著,以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表明该水域太平洋褶柔鱼群体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冬季;性腺体指数与性腺成熟度(除Ⅴ期外)和胴长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雌性个体的初次性成熟胴长较大,为201.9 mm;雄性较小,为174.3 mm。不同性腺成熟度阶段,太平洋褶柔鱼胴长与体重的关系不同,在其个体生长发育后期,体重增加主要受性腺发育的影响。
    克氏原螯虾在舟山群岛永久性静水水体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王苏盆;柯尊伟;蔡亚非;李义明
    2010, 29(06):  1175-1180. 
    摘要 ( 1538 )   PDF (594KB) ( 729 )  
    为了解克氏原螯虾在永久性静水水体(水库和池塘)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和它对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于2008年5—8月,利用样线法与目视遇测法以及网捕法,对舟山群岛中的8个岛屿(岱山、六横、秀山、佛渡、桃花、虾峙、册子和普陀山)上的86个水库和池塘中的克氏原螯虾分布和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因素包括外来种牛蛙(Rana catesbeiana)、水体的面积、最大水深、水体周边植被的覆盖率、鱼的出现率、人口足迹以及当地蛙的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83.7%的研究水体(72/86)有克氏原螯虾的分布,克氏原螯虾和牛蛙共同分布的水体占53.5%;2)克氏原螯虾的密度在各个岛屿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3)基于信息标准(AICc)的最小满足模型(Minimum Adequate Model)显示,克氏原螯虾的分布与水体的最大水深和牛蛙的密度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克氏原螯虾的入侵对舟山群岛永久性静水水体蛙类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但由于克氏原螯虾是牛蛙的重要食物,它的分布可能潜在地助长外来种牛蛙的密度。
    大连沿海鼠尾藻野生种群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王 萌;李世国;侯和胜;王丽梅
    2010, 29(06):  1181-1186. 
    摘要 ( 1527 )   PDF (1050KB) ( 818 )  
    为了解大连沿海鼠尾藻野生种群的遗传结构,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个采自辽宁大连和1个采自山东蓬莱的野生鼠尾藻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利用筛选出的14个ISSR引物共扩增得到16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5个,多态位点个数占90.62%。6个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分布为41.25%~64.38%,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321~0.3464,而Shannon信息指数(I)则为0.1585~0.2333,大连沿海鼠尾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蓬莱种群。分子变异分(AMOVA)结果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种群内部变异为5.66%,种群之间为64.34%。基因流Nm=0.7837,各种群间存在有限的基因交流。UPGMA聚类结果显示,大长山(DC)、董坨子(DT)和将军石种群(JJ)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再与石城岛(SC)和盐场种群(YC)聚类,最后与蓬莱种群(PL)聚类在一起。鼠尾藻的生殖方式以及生长环境的差别可能是其种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带三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黄睿婧;蔡立哲;叶洁琼;周细平;刘 莎;许 鹏;彭 欣;曹 婧
    2010, 29(06):  1187-1192. 
    摘要 ( 1716 )   PDF (708KB) ( 748 )  
    为了解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07和2008年在十四涌潮间带选择光滩、海桑(Sonneratia)和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3种生境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对4个季度定量取样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种数、平均生物量和丰度指数上看,茳芏生境最多,光滩第二,海桑生境最少;从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上看,光滩最高,茳芏第二,海桑生境最低。ANOVA分析表明,3种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均呈显著差异,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非度量多维标序(MDS)和聚类分析表明,冬季光滩和茳芏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相似;3种生境的春季和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相似。同时对3种生境间群落组成和数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人工巢箱条件下白眉姬鹟的繁殖习性和巢址选择
    曹长雷;高 玮;由玉岩;王继龙;周 彤;邓秋香
    2010, 29(06):  1193-1197. 
    摘要 ( 1446 )   PDF (452KB) ( 710 )  
    2005年2月—2006年7月,通过悬挂人工巢箱,对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的繁殖习性和巢址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年间,共悬挂人工巢箱226个,其中25个巢箱被白眉姬鹟利用,以小型山雀式巢箱为主(96%),白眉姬鹟对巢大小有选择性;在人工巢箱条件下,白眉姬鹟的窝卵数为(6.00±0.17)枚,卵长径为(17.45±0.07)mm,卵短径为(13.20±0.06) mm,卵重为(1.54±0.02)g,孵化期为12~14 d,孵化率为88.76%,育雏期为12~14 d,出飞率为96.22%。影响白眉姬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巢位因子(31.46%)、巢下隐蔽因子(24.67%)、光照因子(15.70%)和食物因子(11.32%)等,其中巢位因子是白眉姬鹟巢址选择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是隐蔽性,它可以减少白眉姬鹟被捕食的几率;光照可以提高巢内温度,对于白眉姬鹟的孵化也起到重要作用;食物则保证了繁殖期亲、幼鸟的食物要求。白眉姬鹟的巢材较为广泛,与当地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白眉姬鹟对生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放牧型羔羊生产的杂交组合优化
    李少斌;周智德;王继卿;刘 玉;王占斌;闫海全;胡 江;罗玉柱
    2010, 29(06):  1198-1202. 
    摘要 ( 4016 )   PDF (433KB) ( 721 )  
    为了探讨放牧型羔羊肉生产的优化杂交组合,寻求高原生境下细毛羊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引进的特克塞尔、澳洲美利奴、白萨福克和邦德品种羊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开展杂交试验研究;并采用人工输精方法于11月集中配种,翌年4月产羔;同时观测各组杂种羔羊初生、断奶、6月龄和12月龄的体质量,并于断奶、6月龄和12月龄分别开展屠宰试验,分析其肉用性能。结果表明:特克塞尔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F1代(特甘细)的平均初生、断奶和6月龄的体质量分别为5.53、27.86和31.24 kg,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6月龄到12月龄各杂交组合羔羊生长速度慢;断奶时特甘细胴体质量达14.25 kg,极显著的高于其他组合(P<0.01);6月龄时特甘细胴体质量为14.55 kg,也极显著的高于其他组合(P<0.01);断奶和6月龄时特甘细的屠宰率(除断奶时澳甘细外)和胴体净肉率均比其他组合高,而骨肉比低于其他组合。从不同阶段杂种羔羊生长速度和屠宰结果分析,特甘细组合是放牧条件下生产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
    艾比湖大白鹭的繁殖及雏鸟生长发育模式
    胡宝文;马 鸣;热合曼·阿曼江;克德尔汗·巴亚恒;陈 莹;丁 鹏
    2010, 29(06):  1203-1207. 
    摘要 ( 1546 )   PDF (650KB) ( 787 )  
    2009年3—10月对新疆艾比湖大白鹭(Egretta alba alba)的巢、卵及雏鸟的生长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白鹭的巢基厚度大于巢深(t=6.06,P<0.01),巢外径远大于巢内径(t=21.53,P<0.01),其目的是增加巢的稳定性和减少幼鸟跌出巢外的概率;窝卵数3~5枚(3.86±0.69),卵重44.00~60.00 g (53.94±3.96),卵体积47.18~62.00 cm3 (55.19±4.09);双亲孵卵(26~28 d),共同育雏(55~60 d)。测量了4巢13雏26日龄以内的生长发育数据,并利用Gompertz方程对雏鸟的主要生长指标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将雏鸟生长发育划分为3个阶段:1)器官形成,生长速度准备加快的时期;2)物质积累,生长速度加快并逐渐过渡到中速时期;3)由物质积累逐渐过渡到物质消耗大于积累,生长速度较慢,雏鸟准备出飞。
    多环芳烃降解菌X20的鉴定及降解特性
    杜彦玲;台培东;施秋峰;李培军
    2010, 29(06):  1208-1212. 
    摘要 ( 1596 )   PDF (949KB) ( 822 )  
    从多环芳烃降解高效的混合菌群中分离筛选到1株多环芳烃降解菌X20,经形态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采用室内摇瓶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该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菲和芘的降解。结果表明:弱碱环境有利于菌株X20对菲和芘的降解,最适pH为8.0;葡萄糖对菲芘降解率的影响呈抛物线变化,当葡萄糖浓度为0.2%时,X20对菲和芘的降解达到最高;X20对菲和芘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的上升而降低,菲和芘在初始浓度为10、20和40 mg·L-1时的7 d降解率分别为56.3%、39.25%、29.75%和41.8%、29.55%、23.50%,芘对X20降解的抑制强度高于菲。本研究结果将为构建高效的多环芳烃降解菌群,提高多环芳烃原位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奠定基础。
    华南地区1961—2008年夏季极端降水频次的时空变化
    陆 虹;何 慧;陈思蓉
    2010, 29(06):  1213-1220. 
    摘要 ( 1473 )   PDF (3264KB) ( 959 )  
    根据华南地区110个气象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以百分位方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趋势系数计算、线性倾向计算、M-K检测、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华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华南地区极端降水频次呈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偏少,90年代中期至今偏多;从区域变化特征上可以分为6个主要空间区域,对各空间区域代表站的资料分析发现,桂东北区、桂东南到粤西区和海南南部夏季极端降水频次呈显著上升趋势,粤东区、桂西区和雷州区呈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3个区域的共同特点是80年代偏少,90年代和21世纪初偏多;6个主要空间区域夏季极端降水频次周期变化特征显著,长周期是23 a、21 a,次之是17 a、16 a和12 a,短周期是5 a、4 a,6个空间区域中的5个都在90年代发生了显著增多的突变现象。
    综述与专论
    高山垫状植物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研究进展
    何永涛;石培礼;闫 巍
    2010, 29(06):  1221-1227. 
    摘要 ( 1712 )   PDF (456KB) ( 740 )  
    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山地区的一类代表性植物,通常具有密致且一定面积的外表结构,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改变周围微环境的能力:调控局部区域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增加土壤湿度和养分的有效性,降低风的侵蚀性。垫状植物对微环境的调节有利于其他高山植物的生存,从而可以提高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促进外来植物的生长,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因此被称为高山地区的“生态系统工程师”,这也是植物适应高山区域严酷生存条件的重要途径之一。垫状植物对其周围资源环境调节的程度及其作用的空间尺度是影响其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目前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河流生物响应研究进展
    赵彦伟;汪思慧;于 磊;李 敏;张 远
    2010, 29(06):  1229-1234. 
    摘要 ( 1719 )   PDF (465KB) ( 926 )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会造成河流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河流生物响应研究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河流生物的影响途径,归纳了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河流生物响应研究中选取的指标、方法和研究尺度,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最后,从研究指标和尺度选取、监测点布设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土壤有益细菌在植物根际竞争定殖的影响因素
    年洪娟;陈丽梅
    2010, 29(06):  1235-1239. 
    摘要 ( 1747 )   PDF (421KB) ( 716 )  
    在土壤有益微生物应用于生物肥料、生物杀虫剂、植物生长刺激剂和生物处理剂的过程中,根际定殖具有重要作用。细菌在植物根际定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影响定殖能力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本文综述了参与根部竞争定殖的生物因素,包括受细菌遗传控制的某些特性如鞭毛/运动性、趋化性、多糖、位点特异重组酶/菌落阶段变异、NADH脱氢酶,植物根的分泌物和植物种类等;影响微生物根际定殖的非生物因素如土壤类型、土壤特性和土壤温度等,探讨了影响微生物根际定殖的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简报
    莠去津慢性染毒对河蟹血淋巴细胞DNA的影响
    穆淑梅;康现江;张志甫;郭明申;李凤超
    2010, 29(06):  1240-1244. 
    摘要 ( 1147 )   PDF (728KB) ( 611 )  
    利用不同浓度(0.01、0.1、1 mg·L-1)的莠去津对河蟹进行慢性染毒处理90 d,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其对河蟹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莠去津能引起河蟹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且随着浓度的增加,TM值、TailDNA逐渐变大,尤以1 mg·L-1浓度组最为显著。证明一定浓度的莠去津可以造成河蟹血淋巴细胞DNA链的断裂,破坏其DNA构。
    方法与技术
    基于光谱特征和HSV变换融合MODIS影像的滇池叶绿素a浓度监测
    谢国清;鲁韦坤;李 蒙;周伟民;余凌翔;李发荣
    2010, 29(06):  1245-1249. 
    摘要 ( 1280 )   PDF (1090KB) ( 1002 )  
    使用实测高光谱数据,研究滇池水体的光谱特征,应用统计方法建立滇池叶绿素a浓度的高光谱反演模型,并基于滇池水体的光谱特征,运用HSV变换融合遥感影像技术,监测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布。结果表明:滇池水体光谱的反射峰位于550和700 nm附近;此2个反射峰的位置和大小对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反应最敏感。随着水体叶绿素a浓度升高,2个反射峰的峰值越接近,同时,550 nm附近反射峰向短波方向偏移,而700 nm附近反射峰向长波方向偏移。用这2个反射峰峰值的差值作为参数建立的滇池水体叶绿素a浓度估测模型,其精度较高;HSV变换融合MODIS遥感影像的假彩色合成图能直观反演滇池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  
    研究报告
    基于沙漠化程度和NDVI指数的奈曼旗生态安全评价
    张 宁;常学礼;孙小艳;韩 艳
    2010, 29(06):  1250-1256. 
    摘要 ( 4383 )   PDF (2124KB) ( 1271 )  
    从土地利用/覆被角度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和基础。在强调沙漠化过程影响的条件下,本文以乡镇为评价单元,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对应的NDVI值为评价依据,将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评价指数法有机结合,对内蒙古奈曼旗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1985、1995和2005年3个分析年份的现状来看,奈曼旗的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极不安全-较安全-较安全、安全的临界状态的变化过程;安全区和较安全区域面积由零逐渐增加,到2005年二者区域面积之和占到了总面积的2/3之多;虽然局部地区如巴嘎波日和苏木出现恶化-好转-恶化的反弹趋势,但区域整体生态安全水平是好转的趋势。
    基于CLUE-S模型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模拟
    王 健;田光进;全 泉;蒋 晶
    2010, 29(06):  1257-1262. 
    摘要 ( 1689 )   PDF (2744KB) ( 749 )  
    选取海拔、坡度、到河流距离、铁路距离等21个驱动因子,利用CLUE-S模型对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地利用的Kappa系数为0.8014,具有较高可信度。利用模型对201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耕地和水域分布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而林地受海拔高度影响更为明显。根据预测,2005—201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斑块数增加,土地利用格局进一步破碎化;土地利用斑块形状复杂程度降低,趋于简单;多样性指数略有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