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9): 3044-3053.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9.022
徐一大1,2,谢丹1,2,董书鹏1,2,宁祖林1,2*
XU Yida1,2, XIE Dan1,2, DONG Shupeng1,2, NING Zulin1,2*
摘要: 了解物种种群现状及其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适生区变化对于解析物种濒危机制和开展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短萼黄连(Coptis chinensis var. brevisepala)为对象,通过种群生态学调查,了解其在广东省野外分布现状。同时,基于60条物种分布记录和11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和ArcGIS软件对其在3个时间段(1970—2000、2021—2040和2041—2060年)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245、SSP585)下的潜在适生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短萼黄连在广东省主要分布于粤东和粤北地区,其种群多表现出个体量少且龄级不完整的特征;最冷季度降水量(63%)和海拔(21.1%)是影响短萼黄连环境适生性最大的两个环境因子;2021—2040和2041—2060年间,短萼黄连在全国的潜在适生区面积大体呈扩张趋势,但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依然会对其环境适生性产生负面影响;天目山脉-雁荡山脉一带以及南岭山脉-雪峰山脉东部是未来适生区面积变化敏感的主要地带,需优先开展保护工作;1970—2000年间,广东省内的中、高适生区仅有43.1%被自然保护地直接覆盖。建议广东省从自然保护地规划上采取一定措施,进一步扩大保护面积。此外,建议在粤北地区建立种质资源圃,加强人工扩繁和栽培对其野生资源进行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