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4, Vol. 43 ›› Issue (5): 1360-1366.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5.041
柴鑫1,杨卫诚1,2*,杨涛1,潘承钱1,张胜辉1,彭蕾1
CHAI Xin1, YANG Weicheng1,2*, YANG Tao1, PAN Chengqian1, ZHANG Shenghui1, PENG Lei1
摘要: 贵州省紫云县是近年新发现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北扩的集中分布区。2021年1月—2022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手段,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及重叠指数分析黑颈长尾雉的日活动节律和季节性差异,同时对黑颈长尾雉集群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46台相机累计工作12664 d,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508张,合计570只次;黑颈长尾雉主营昼行性活动,雌性与雄性个体均在07:00—09:00、17:00—19:00有两个地面活动高峰期,日活动强度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差异均不显著(P>0.05);主要行为是觅食和位移,其中雄性觅食与位移行为分别占总频次的47.32%和34.23%,雌性占56.76%和27.76%;在各月份间的相对活动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频率在10月达到峰值;黑颈长尾雉数量为2只的群体占比最大,占总体的73.81%,以混合集群为主,集群方式在繁殖与非繁殖季存在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为该区域黑颈长尾雉的保护管理及该物种的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