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0, Vol. 39 ›› Issue (9): 3164-3173.doi: 10.13292/j.1000-4890.202009.024
徐婉芸1,刘琰冉1,2,梦梦3,于晶晶4,宗诚1*
XU Wan-yun1, LIU Yan-ran1,2, MENG Meng3, YU Jing-jing4, ZONG Cheng1*
摘要: 红外相机技术的准确性、隐蔽性及非损伤性等优势使其在野生动物监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利用红外相机数据探究人为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是一个新的方向。本文提取藏东南地区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将人为干扰强度划定为干扰源类型、干扰行为、数量、持续时间4个指标,依据不同干扰强度下物种对生境的选择性,将物种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量化为综合耐受指数,并进行耐受等级划分。根据Bailey置信区间,主要研究物种——藏猕猴(Macaca mulatta vestita)、赤麂(Muntiacus muntjak)、地栖鸟类(Epigaeic bird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橙腹长尾松鼠(Dremom yslokriah)、藏鼠兔(Ochtona thibetana)、非地栖鸟类(Non-epigaeic birds)、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对低度人为干扰的选择性更高,对中度人为干扰多为随机利用,而对高度人为干扰皆为回避。综合耐受指数的结果表明:藏猕猴、赤麂、地栖鸟类的耐受等级为中耐受性;黄喉貂、橙腹长尾松鼠、藏鼠兔、非地栖鸟类、鬣羚、豹猫的耐受等级为低耐受性。本研究所建立的物种对人为干扰耐受等级分级方法可以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物种中应用,为探讨野生动物与人为干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