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广昊, 孔星杰, 孙彩丽, 吴攀. 铅锌废渣场周边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6): 1166-1172. |
[2] |
秦洁, 司建华, 贾冰, 赵春彦. 巴丹吉林沙漠典型植物水势与导水率的时空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6): 1629-1638. |
[3] |
李博, 赵琼, 毛兵, 孙庆业. 我国东部主要类型土壤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2): 3901-3910. |
[4] |
张会慧,王世标,王均睿,吴绪叶,马松良,伍一宁,李金博,许楠.
三江平原湿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6): 1679-1687. |
[5] |
闫加亮,赵文智.
长期机械耕作压实对绿洲农田土壤优先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376-1383. |
[6] |
赵苗苗,邵蕊,杨吉林,赵芬,徐明.
基于DNDC模型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模拟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1057-1066. |
[7] |
王琼1,卢聪1,2,韩青1,2,范志平1,3*,刘杰4,李法云1,涂志华1,王善祥1,2,赵悦1,2.
太子河流域生境质量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0): 2917-2925. |
[8] |
王邵军1,2*,王红1,李霁航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 118-123. |
[9] |
朱阳春*,赵学勇,连杰,周欣,陈敏,刘良旭.
河套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 158-163. |
[10] |
安康1,谢小平1**,张海珍2,周虹2.
西湖风景区土壤肥力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4): 1091-1096. |
[11] |
张仕吉1,项文化1,2**,孙伟军1,方晰1,2.
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8): 2065-2071. |
[12] |
李璐娟,夏建国**,刘朗.
紫色土有机质对团聚体吸附-解吸Pb2+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5): 1274-1283. |
[13] |
杨艳芳1,邵婷1,吕梦宇1,孙淑芸1,张靖宇1,张平究2**.
龙窝湖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和重金属污染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5): 1312-1318. |
[14] |
郭宝华1,范少辉1**,杜满义1,2,刘广路1,苏文会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3): 723-728. |
[15] |
陈书信1,王国兵1,阮宏华1**,岳臻1,徐长柏2,徐亚明2.
苏北沿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氮矿化季节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2): 276-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