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昊田, 陈文武, 郝永荣, 陈琪琪, 宋进喜, 郭家骅. 秦岭潏河不同海拔和环境因子对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1): 2702-2711. |
[2] |
王开立, 龚玉艳, 陈作志, 许友伟, 孙铭帅, 蔡研聪, 李佳俊, 徐姗楠.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南海北部蓝圆鲹的营养生态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4): 724-731. |
[3] |
徐承香,杜维锋,张思强,张燕,杨瑞泉,柳希竹.
应用稳定同位素测定贵州凤冈麻湾洞洞穴陆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及营养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2024-2032. |
[4] |
张慧,武海涛.
气候变暖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655-664. |
[5] |
宋正城,曾玲霞,何天容,李振吉.
草海湿地食物链稳定碳氮同位素特征与食物链结构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689-695. |
[6] |
田甲申,李多慧,王摆,周遵春,鹿志创,尤广然,吴英超.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大凌河、鸭绿江近岸海域春季主要生物种类的营养级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4): 1181-1186. |
[7] |
曾艳艺,赖子尼,杨婉玲,李海燕,彭松耀,李捷,戴守辉.
珠江河口渔业生物稳定同位素营养级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194-202. |
[8] |
赵璐,徐承香*,黎道洪,晏翰林.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贵州织金洞动物食物来源与营养级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5): 1444-1451. |
[9] |
王荦,杜双成,杨婷越,常亚青*.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评价大连近岸海域食物网营养结构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5): 1452-1457. |
[10] |
闫光松1,2,张涛1,赵峰1,王思凯1,杨刚1,王妤1,章龙珍1*.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长江口主要渔业生物营养级的研究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1): 3131-3136. |
[11] |
朱国平1,2,3,4**.
南大洋有鳍鱼类渔业平均营养级的长期变动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6): 1573-1579. |
[12] |
李云凯1,2,3**,贡艺1.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东太湖水生食物网结构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6): 1534-1538. |
[13] |
蒋日进1,2,章守宇1**,王凯1,周曦杰1,赵静1.
枸杞岛近岸海域食物网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4): 930-938. |
[14] |
郑冬梅**,孙丽娜,李卉颖,李昕馨.
冶金区节肢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及营养级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7): 1857-1861. |
[15] |
李少文1,刘元进2,3,李凡1,张莹1,徐宗法1,吕振波1**,王田田3.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现状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2): 380-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