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发,何吉安,喻素芳,廖良宁,王宏翔,叶绍明*
LI Yuan-fa, HE Ji-an, YU Su-fang, LIAO Liang-ning, WANG Hong-xiang, YE Shao-ming*
摘要: 择伐是实现异龄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它在改变物种组分与比例的同时,也改变了物种的分布及其关联。然而,很少有人关注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大径木择伐后森林群落结构的恢复状况。本研究采用双相关函数g(r)和标记相关函数kmm(r)分析了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老龄林遭受大径木(DBH≥20 cm)择伐46年后形成松杉混交林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该群落生境异质性不明显,整体上呈随机分布;2)小树在很小尺度上(r=0~1 m)聚生在一起,同时种内聚集程度较高。3)6个优势种(n≥30)的空间分布随尺度的增加而趋向随机分布。其中,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在中小尺度上(r=0~8 m)呈轻度的聚集分布,而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呈强列的聚集分布。珍珠花(Spiraea thunbergii)和盐肤木(Rhus chinensis)几乎在所有尺度上(r=0~20 m)都是聚集分布;4)种间无明显排斥或竞争作用。据此,我们认为,大径木择伐林经过较长时间恢复后,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种内竞争已成为推动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