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3): 834-847.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3.033
陈田田1,2,温婉琴1,2,王强3*
CHEN Tiantian1,2, WEN Wanqin1,2, WANG Qiang3*
摘要: 探索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时空变化格局、尺度效应及驱动机制对确保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关系平衡及多元化调控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土壤保持、产水、碳固存及粮食供应四类服务,在对其供给量、需求量及供需关系时空变化格局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及基于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其空间分异的尺度效应,明晰最适尺度下其分异特征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四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能力均呈增长趋势,除产水服务外,其余服务基本处于盈余状态,但这种盈余状况随时间推移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2)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其中,土壤保持服务供需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边缘植被覆盖度较高地区,低值区主要位于研究区腹地;产水、碳固存及粮食供应服务供需的高值区零散分布于中心城镇,而低值区遍布于全域,且东部海拔低、植被覆盖度较高地区的供需盈余态势更明显。(3)4种类型8级评价尺度的对比分析表明,乡镇单元是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最适分异尺度,其反映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特征更丰富;(4)乡镇尺度下,造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异的主导因子主要为人口密度、NDVI和GDP,且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高于单因子的影响,其中以坡度和人口密度的交互作用最显著。本文在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定量识别了其分异的最适尺度及在此尺度下的驱动机制,为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的精准实施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