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翔, 金慧, 王超, 赵莹, 秦立武, 邴贵平, 王润林, 陈庆红, 尹航. 林火对长白落叶松林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的短期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352-361. |
[2] |
何婉莹, 谷思玉, 谷邵臣, 车延静, 王紫颖, 袁望博, 杨佳宇. 深翻-旋耕轮耕与有机肥配施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5): 1090-1098. |
[3] |
郑子潇, 王丹阳, 胡保安, 吴会峰, 韩海荣, 程小琴.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对间伐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4): 780-787. |
[4] |
王斌, 王汝振, 李甜, 张玉革, 姜勇. 大气沉降氮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留存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2): 463-470. |
[5] |
张喜娟, 陈琛, 郜飞飞, 原树生, 韩士杰, 倪震东, 于景华. 中国东北兴安落叶松林空间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6): 1041-1049. |
[6] |
周卓, 段景攀, 韩丽, 王青华, 张永安, 段立清. 温度对不同发育时期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 2194-2200. |
[7] |
薛儒鸿, 焦亮, 刘小萍, 陈可. 新疆阿尔泰山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稳定性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5): 1275-1284. |
[8] |
伊文博, 王顶, 李欢, 何澍然, 赵平, 龙光强. 施氮和间作对土壤团聚体钾素分配及作物钾吸收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2): 392-401. |
[9] |
张宇, 蒋代华, 黄金兰, 王明释, 邓华为. 粉垄耕作对赤红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2): 3922-3932. |
[10] |
唐志伟, 周文涛, 王勃然, 钟康裕, 熊瑞,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垄厢栽培对水稻根系特性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2): 3961-3969. |
[11] |
丁俊男, 于少鹏, 史传奇, 王慧. 寒区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1): 3543-3551. |
[12] |
李汶倬, 高扬, 杨柳, 蒋治岩, 王秀伟. 东北地区落叶松新鲜针叶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32-2841. |
[13] |
任旭明,宫渊奇,王平安,薄夫京,张芸香,郭晋平.
区域气温和降水对关帝山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的耦合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48-1557. |
[14] |
苑亚茹,韩晓增,李娜,尤孟阳,邹文秀.
不同熟化措施对黑土母质发育的新成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75-1182. |
[15] |
王立轩, 杨光, 高佳琪, 瓮岳太, 邸雪颖, 于宏洲. 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林褥层可溶性有机质的时间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3913-3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