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5-12-10
    目录
    目录
    2015, 34(12):  0. 
    摘要 ( 433 )   PDF (474KB) ( 297 )  
    研究报告
    凉水天然阔叶红松林植物叶片与细根的N∶P化学计量特征
    王晓洁,肖迪,张凯,侯继华**
    2015, 34(12):  3283-3288. 
    摘要 ( 632 )   PDF (664KB) ( 441 )  
    叶片与细根是植物体地上和地下部分重要的营养器官,二者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联性研究是探讨植物适应策略的重要方面。本研究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阔叶红松林中34种常见植物叶片与不同根序级间氮含量、磷含量和氮磷比的差异性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且不同器官中的氮、磷元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叶片的氮、磷含量和氮磷比高于细根,1~2级细根的氮、磷含量和氮磷比高于3~5级细根;植物叶片和各级细根的氮含量与其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磷含量相关性高低顺序为:1~2级根>叶片>3~5级根;叶片与1~2级细根的氮含量、磷含量以及氮磷比均呈显著相关,叶片与3~5级根的氮含量呈显著相关;在不同生长型植物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氮、叶磷含量、叶氮磷比与不同级细根的氮、磷含量、氮磷比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阐明了植物叶片与不同根序级间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相关性,有助于理解植物各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和分配。
    拉萨河谷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及物种丰富度与环境的关系
    张燕杰1,崔玲玲1,庞有智2,刘杰1,拉多1**
    2015, 34(12):  3289-3299. 
    摘要 ( 795 )   PDF (1930KB) ( 456 )  
    以拉萨河谷区域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30个样地、90个植物样方,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进行群落的分类分析,运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进行群落的排序分析,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进行转换后的物种丰富度(TSR)与海拔、覆盖度、纬度、经度的关系分析。TWINSPAN分类将拉萨河谷的植物群落分为8组,即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根茎苔草草甸和丛生嵩草草甸、常绿针叶灌丛草甸和落叶阔叶灌丛草甸、落叶阔叶灌丛草原、丛生禾草荒漠、落叶阔叶灌丛荒漠、小半灌木荒漠,很好地反映了群落的间断性;DCA排序的样方排序结果与TWINSPAN数量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很好地反映了群落的连续性及其生境的异质性,DCA排序结果表明,湿度是拉萨河谷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GAM拟合模型显示,TSR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为低-高-低-高-低的双峰格局。
    兰州北山半干旱区刺槐叶大小-数量权衡与坡向间的关系
    陈静,赵成章**,王继伟
    2015, 34(12):  3300-3305. 
    摘要 ( 620 )   PDF (780KB) ( 314 )  
    权衡关系是生活史对策理论的基础,叶大小-数量的权衡关系对理解不同生境下植物生物量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 SMA)方法,研究了西北半干旱区兰州市北山各坡向人工林刺槐叶数量和大小的生长关系。结果表明:随坡向由北坡向东坡、西坡和南坡转变,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和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刺槐小枝单叶面积和单叶片干重逐渐减小,出叶强度逐渐增大;4个坡向刺槐小枝出叶强度与单叶面积、单叶片干重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并存在接近-1的共同斜率;随坡向由北坡向东坡、西坡和南坡转变,出叶强度与单叶面积、单叶片干重四组关系的回归方程截距均逐渐减小。刺槐叶大小数量的权衡关系,反映了植物功能性状对异质生境的响应和适应,以及植物资源分配的权衡机制。
    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李晓春1,齐淑艳1,2**,姚静1,杨柳
    2015, 34(12):  3306-3312. 
    摘要 ( 786 )   PDF (840KB) ( 304 )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在中国分布的18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特点,为粗毛牛膝菊的防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筛选的10条引物共扩增出349个位点,经Popgene软件分析,粗毛牛膝菊种群多态位点百分比(P)为8.88%~29.51%,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248~0.1023;种群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663,种群间基因流(Nm)为0.5723;遗传相似度平均为0.9404,遗传距离平均为0.0621,UPGMA聚类分析将18个粗毛牛膝菊地理种群分为5大类;经Mantel检验,不同地理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粗毛牛膝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各地理种群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粗毛牛膝菊的入侵及扩散途径以人为多次反复传播为主。
    5种马鞭草科植物种子萌发对低温层积和干燥贮藏的响应及其更新对策
    王桔红1,陈文2**
    2015, 34(12):  3313-3318. 
    摘要 ( 621 )   PDF (563KB) ( 317 )  
    研究了冬季相对低温(15、4和0  ℃)湿藏和室温干燥贮藏对亚热带5种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Lantana camara)、假连翘(Duranta repens)、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牡荆(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和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 simplicifoli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马鞭草科植物种子扩散时萌发率较低(<50%)或不萌发,低温层积可以破除部分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或加快萌发速度。马缨丹种子扩散时萌发率是10.7%,经过15  ℃湿藏后萌发率达到45.3%;假马鞭种子扩散时萌发率为10%和49.3%(25  ℃和25/15  ℃),经过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后萌发率分别达到22.7%~34%和55%以上(除0  ℃贮藏以外);牡荆种子扩散时萌发率为10%,经过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后萌发率达到20%~30%;单叶蔓荆种子扩散时不萌发,经过15和4  ℃湿润贮藏后萌发率达到45.3%和42%;假连翘种子经不同贮藏后萌发率不足6%。亚热带冬季相对低温是5种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暗示,使其在最适宜幼苗存活和生长的春季萌发,增大物种适合度。
    高寒草场橐吾属植物幼苗对低温的应答
    朱慧1,吴清韩1,马瑞君1**,王桔红1,陈丹生1,孙坤2,杜国桢3
    2015, 34(12):  3319-3326. 
    摘要 ( 541 )   PDF (838KB) ( 313 )  
    分别在适宜和模拟低温胁迫下,测定了青藏高原3种橐吾属植物幼苗生物量的分配模式、相对生长率(RGR)、可溶性糖含量及膜渗漏率,并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旨在了解这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忍受力及其种间差异,探讨3种橐吾幼苗对高寒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萌发初期,子叶迅速伸展,而后根/冠比快速增加,相对生长率在萌发后10~15 d达到峰值,根/冠比与生物量的累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经4 ℃低温处理后,3种植物幼苗的存活率均超过70%,RGR峰值降低且滞后出现,回归分析表明RGR降低量的64%是由根部生物量的降低引起的;黄帚橐吾、箭叶橐吾及掌叶橐吾的LT50值分别为-8.24、-8.14、-7.28 ℃,表明3种植物幼苗均能够忍受苗期短暂的低温胁迫而实现种群更新;经-5 ℃低温处理,三者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61、2.90、1.61倍,而游离脯氨酸分别增加2.57、4.40、37.68倍,表明3种橐吾各自通过不同的代谢调节机制提高自身抗寒能力。总之,3种橐吾属植物均具有良好的适应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环境的生活史对策。
    山西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郭俊兵,狄晓艳,李素清**
    2015, 34(12):  3327-3332. 
    摘要 ( 822 )   PDF (483KB) ( 331 )  
    为探明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本文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中15个优势种105个种对的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5个优势种间大部分种对的种间关联不显著,种间联结较为松散,说明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仍处于演替初、中期阶段;优势种沙生冰草、披碱草与黄刺枚,黄刺枚、灌木铁线莲与旱榆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它们为地带性分布植物种类,耐旱、耐寒、耐贫瘠,生态适应性强,可用于该区煤矸石山人工植被恢复的优选先锋物种进行混合种植。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将15个优势种群划分为3生态种组,土壤水分条件是导致其生态种组分化的主导因子。

     
    2001—2012年西北干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潘竟虎**,李真
    2015, 34(12):  3333-3340. 
    摘要 ( 784 )   PDF (1288KB) ( 325 )  
    采用改进的CASA模型估算2001—2012年西北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标准差和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了N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NPP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7月份NPP为最高值,12月为最低值,12年间NPP的年均值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波动较大,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NPP稳定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原区的NPP改善最为明显,新疆山地草原针叶林区的NPP退化最为严重,西北温带暖温带荒漠区NPP变化相对稳定。研究区NPP变化总体呈中强持续性特征,中强持续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重达77.5%;NPP变化以良性发展为主,强持续性的退化区和弱持续性的改善区需要关注,二者合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9%。
     
    淹水对牡丹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娟**
    2015, 34(12):  3341-3347. 
    摘要 ( 887 )   PDF (769KB) ( 299 )  
    为探究牡丹对淹水的响应,以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试材,研究了人工模拟4个不同程度淹水处理对牡丹植株的形态、光合特性、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淹水处理对牡丹植株形态没有明显的影响,深度淹水处理组较早出现萎蔫,后期植株受到严重伤害。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轻度淹水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明显,而深度淹水处理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逐渐降低;不同处理牡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持续下降,胞间CO2浓度(Ci)则逐渐增加;各处理组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轻度淹水处理组逐渐增加,而在深度淹水处理组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因此,深度淹水胁迫下牡丹的生长和光合机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对提高植株的耐淹性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氮素营养对药用菊花氮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丽,王康才**,李柯妮,张朋,段云晶
    2015, 34(12):  3348-3353. 
    摘要 ( 721 )   PDF (440KB) ( 274 )  
    采用盆栽试验,以药用菊花为供试材料,选用酰胺态氮\[CO(NH2)2-N\]、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为供试氮肥,分别设定3个氮素水平,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氮素营养对药用菊花氮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对药用菊花氮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酰胺态氮和硝态氮混合施用时药用菊花单株花序干重最大,铵态氮对菊花叶片NR活性、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以及花序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较大,酰胺态氮对菊花叶片GS活性和花序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大于铵态氮和硝态氮,硝态氮对菊花花序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最大;处理5即施酰胺态氮1.5 g·pot-1、铵态氮1.5 g·pot-1、硝态氮3.0 g·pot-1、总氮量6.0 g·pot-1时,菊花花序中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高于缺氮处理近1倍。可见,氮素营养可提高药用菊花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氮代谢产物,提高药用菊花成分含量和单株花序干重。
    基于MaxEnt濒危植物独叶草的中国潜在适生分布区预测
    徐军,曹博,白成科**
    2015, 34(12):  3354-3359. 
    摘要 ( 931 )   PDF (921KB) ( 370 )  
    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 Balf. f. et W. W. Smith)属毛茛科独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近年来,随着森林采伐和人类活动加剧生境的破碎化,独叶草自然分布区迅速缩减,存在濒临灭绝的风险。预测独叶草潜在的适宜分布区,对于合理保护和利用独叶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64份独叶草的标本地理信息和14个环境因子参数,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技术(GIS),对独叶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分布区和影响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预测。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法的AUC值为0.990,表明MaxEnt模型预测可靠性极高。预测结果显示,独叶草最适潜在分布区主要在陕西秦岭北坡(眉县,太白县)、四川省的邛崃山(理县,马尔康县)和大凉山(马边彝族自治县),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交界的大娄山(金沙县)和乌蒙山(赫章县)部分地区(适生指数>0.5)。刀切法检测(Jackknife test)分析表明,影响独叶草适生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包括年均降水量(贡献率33.1%)、海拔(22.3%)、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11.4%)、降水量变异系数(7.2%)、土壤pH(5.4%)、1月最低温(5.1%)和土壤碎石百分比(4.9%)。适生区环境参数综合统计分析表明,独叶草最适宜生长在高海拔(1646~2810 m)、年均降水量大(856 mm)、1月最低温适中(-7.2 ℃)和土壤偏酸性(pH 6.89)的地区。上述研究结果将为在最适生区通过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独叶草野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干湿交替对半干旱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和N矿化速率影响
    范志平1,胡亚林2,3**,黎锦涛3,曾德慧
    2015, 34(12):  3360-3367. 
    摘要 ( 947 )   PDF (754KB) ( 366 )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干湿交替是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近年来,随着极端降水和极端干旱气候事件增加,干湿交替对土壤C和N循环过程影响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模拟土壤干湿交替对土壤C和N矿化速率影响及其延时效应。结果表明,土壤呼吸CO2释放速率随土壤干旱化增加不断降低,干旱土壤重新湿润后,土壤呼吸速率能够迅速恢复到初始水平。与恒湿处理相比,干湿交替变化能够降低土壤呼吸CO2释放累积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而干湿交替处理土壤呼吸CO2释放累积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净硝化速率均显著高于恒干处理。在干湿交替结束后延时期间,土壤呼吸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对干湿交替变化表现出延时性,而土壤净硝化速率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土壤水分是影响半干旱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和N循环的重要环境因子,且土壤C和N矿化速率对土壤干湿交替变化的延时响应存在差异。
    雪松和圆柏对城乡大气环境中重金属的积累特征
    赵瑞瑞,石福臣**,周美利,陈国平,丛明旸
    2015, 34(12):  3368-3373. 
    摘要 ( 716 )   PDF (625KB) ( 290 )  
    雪松和圆柏是华北地区广泛种植的行道树种。本文在大气环境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的天津城区、郊区和山区选取了5个采样点,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测定了雪松和圆柏的枝条、未清洗针叶、清洗针叶及冠下表层土的重金属(Cu、Mn、Zn和Pb)含量,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城区雪松和圆柏的针叶、枝条及冠下表层土中重金属的含量显著高于山区;雪松针叶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显著高于圆柏,城区雪松针叶中Mn、Zn的含量分别高达2024、2397 mg·kg-1,是山区雪松针叶的297、479倍,而雪松和圆柏枝条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差别不显著;城区和郊区雪松及圆柏未清洗针叶的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清洗针叶,说明针叶表层附着物中含有较多重金属;植物组织中高浓度的Cu、Mn、Zn和Pb受城乡环境中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大气沉降是影响植物对城乡环境中重金属积累的重要因素。
     
    典型喀斯特山区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李菲1,李娟2**,龙健1,2,廖洪凯1,刘灵飞1,张文娟1,2
    2015, 34(12):  3374-3381. 
    摘要 ( 1036 )   PDF (747KB) ( 333 )  
    选取典型喀斯特山区荒草地、灌丛地、次生林地和原生林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4个季节对选定区域分层(0~15和15~30 cm)进行土壤采集,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原生林2项指标全年平均分别为72.61和7.39 g·kg-1,显著高于次生林(30.33和2.90 g·kg-1)、灌丛地(19.32和2.04 g·kg-1)和荒草坡(17.75和1.83 g·kg-1)。在土壤各理化指标中,土壤有机碳、氮储量与其他指标均有良好相关性,影响研究区土壤理化指标的主要因素是植被因素(74.31%),次要因素是季节因素(14.85%)。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储量在各个季节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表现为春秋两季较高,夏冬两季较低。
    欧美杨对PM2.5中重金属铅的吸附、吸收及适应性变化
    曹学慧,安海龙,刘庆倩,刘超,郭惠红,尹伟伦,夏新莉**
    2015, 34(12):  3382-3390. 
    摘要 ( 667 )   PDF (2022KB) ( 310 )  
    针对PM2.5中重金属铅污染的日益加重问题,本文利用气溶胶发生系统模拟PM2.5含铅颗粒的发生,研究欧美杨107(Populus euramericana ‘Neva’)叶片在不同浓度含铅颗粒物污染处理下对铅的吸附、吸收和转运,以及叶片气孔和相应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欧美杨叶片表面能够吸附含铅颗粒物,重度污染处理的叶片吸附的颗粒物数量多于轻度污染处理。2种铅污染浓度处理的欧美杨均是叶片中的铅含量最高,茎和根中的铅含量较少。但不同污染处理下叶中的铅向茎和根中的运输存在差异。轻度污染处理第3天时,叶中的铅仅运输至茎部,到第7天时运输至根,而在重度污染处理的第3天,叶中的铅已运输至根部。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叶片表皮细胞中的铅仅在细胞壁中出现,通过质外体向内运输至叶肉细胞,而叶肉细胞中的铅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质,液泡中有少量分布。2种污染浓度处理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欧美杨叶片气孔的开度变小,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逐渐升高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增强。研究表明,欧美杨叶片具有吸附、吸收PM2.5中铅的能力,同时通过降低气孔开度、渗透调节、提高抗氧化能力等生理过程来应对大气中的铅污染。
    四个大豆栽培种的花序转录组分析
    张驰1,2,高振蕊1,2,董友魁3,崔敏龙1**
    2015, 34(12):  3391-3396. 
    摘要 ( 599 )   PDF (2102KB) ( 326 )  
    针对大豆落花落荚问题,选取花器官脱落性质存在差异的4份大豆(Glycine max)花序样品进行了RNA提取、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共获得原始数据20 GB,其中有效数据14.87 GB。结果表明,多荚与少荚品种花序转录水平差异主要集中在物质代谢、胁迫应答(GLYMA02g03301、GLYMA02G03230等)、刺激应答、病害抗性等方面,与脱落直接相关的基因表达上并无显著差异,表明参与上述生理过程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与不同品种大豆落花落荚性质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相关性。该结果系统地了解了不同品种大豆在花期花序部分的转录组特征与差异,分析了相关表达差异对于大豆落花落荚的影响,同时丰富了大豆转录组数据信息。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文惠1,2,尹光华1**,谷健1,2,黄鹏飞1,2,贾兆宾3
    2015, 34(12):  3397-3401. 
    摘要 ( 604 )   PDF (1835KB) ( 337 )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在移动旱棚水、肥精量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土壤湿度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耦合作用对玉米产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产量随着土壤湿度和施氮量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分析产量模型可知,当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5%~70%、施氮量为462 kg·hm-2时,玉米产量可达15142.5 kg·hm-2。玉米不同处理阶段耗水量均表现为生育前期少,中期缓慢增加,到灌浆期迅速增加的趋势。全生育期耗水量和耗水强度均随土壤湿度的升高而增大,土壤湿度是影响耗水量、耗水强度及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施氮量的影响作用较弱。
    重庆五布河壶穴形态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任海庆1,2,3,袁兴中1,2,3,刘红3**,岳俊生1,2,3,王晓锋1,2,3,刘双爽1,2,3,齐静3
    2015, 34(12):  3402-3408. 
    摘要 ( 673 )   PDF (1891KB) ( 393 )  
    壶穴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产物,既是河床微地貌的组成部分,又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特殊生境之一。本文对重庆五布河壶穴形态特征和壶穴内部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山地河流壶穴形态特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壶穴面积与底栖动物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壶穴长短轴比介于1.0~1.2的比例最高,壶穴口径大多分布于10~20 cm,壶穴长轴和短轴、口径和深度存在较强的(对数)正相关关系;壶穴中共采集底栖动物34种,优势类群为四节蜉科、划蝽科、细蜉科;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收集者数量最多,而撕食者最少。壶穴面积与底栖无脊椎动物丰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厦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
    刘坤,林和山,王建军**,何雪宝,林俊辉,黄雅琴,张舒怡,牟剑锋
    2015, 34(12):  3409-3415. 
    摘要 ( 557 )   PDF (1472KB) ( 324 )  
    于2013年5月和11月在厦门近岸海域设置67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定量调查,运用Brey(1990)经验公式对该海域的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总次级生产力P和P/B值分别为4.6±10.1 g AFDW·m-2·a-1和1.0±0.4 a-1,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该海域P值的主要贡献类群,秋季的P值略高于春季,同安湾的P值明显高于大嶝海域、九龙江口、厦门外海域和围头湾。相关性分析显示,该海域次级生产力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以及水体底温呈显著相关,底质类型以及采砂、航道清淤、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干扰也是影响次级生产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新疆科克森山盘羊季节性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杜聪聪1,2,初红军1,2,3**,胡德夫4,刘宁娜2,3,李凯4,蒋新春2,李斌2
    2015, 34(12):  3416-3423. 
    摘要 ( 824 )   PDF (778KB) ( 366 )  
    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采用目标取样法在新疆准噶尔界山西北部的科克森山区域对盘羊的行为进行了调查。盘羊行为被划分为采食、警戒、移动、休息和“其他”5种类型。共监测有效个体1197只,累计获得有效行为样本2068个,采食和休息是主要行为,平均时间所占百分比为43.1%和25.5%。除了春秋季雌性盘羊,其余季节盘羊5种行为间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除了冬季雌雄盘羊休息行为的平均时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季节雌雄盘羊各种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季节因素对雄性和雌性盘羊5种行为的平均时间分配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不同季节盘羊行为的日活动节律基本呈采食-休息-采食的活动模式,受地域环境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活动模式具有自身的特异性。盘羊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受食物资源、温度、同类竞争、天敌、繁殖周期和人类活动等影响。与其他研究结果对比后发现,不同区域的盘羊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表明动物的行为特征是动物本身长期进化和适应周围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两种蚂蚁在橡胶树上的空间分布类型及其竞争
    张利荷,周祥**,陈泰龙,张冰,王艳斌
    2015, 34(12):  3424-3429. 
    摘要 ( 693 )   PDF (493KB) ( 280 )  
    为了探讨黑褐举腹蚁与橡副珠蜡蚧共生优势种黑头酸臭蚁的分布及其竞争关系,本研究采用目光搜寻法调查了橡胶林内黑褐举腹蚁和黑头酸臭蚁的空间分布型及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种群数量的影响,并分析了2种蚂蚁在室内人为干扰下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2种蚂蚁在橡胶树上均呈聚集分布,并且在有黑褐举腹蚁及其蚁巢区黑头酸臭蚁的种群数量显著低于无黑褐举腹蚁区,可见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室内1头黑褐举腹蚁与不同密度下黑头酸臭蚁攻击的各处理组合中,无死亡黑褐举腹蚁出现,2种蚂蚁配比在1∶9以下时,黑头酸臭蚁常遭到黑褐举腹蚁的迅猛攻击且死亡率均超过50%;2种蚂蚁配比在1∶9以上时,黑褐举腹蚁攻击行为由主动攻击变为被动防御,此时黑头酸臭蚁死亡率降至26.67%~9.78%;由此可知,1头黑褐举腹蚁最多可与9头黑头酸臭蚁对抗。
    壳聚糖对蝴蝶兰幼苗耐热性的诱导作用
    杨华庚**,杨毅敏,廖红妮,孟爽,颜速亮,杨福孙,刘子凡
    2015, 34(12):  3430-3437. 
    摘要 ( 669 )   PDF (697KB) ( 330 )  
    为了评价壳聚糖对蝴蝶兰幼苗耐热性的诱导效应,分别采用0(以无壳聚糖为对照)、25、50、100、200和400 mg·L-1壳聚糖溶液处理蝴蝶兰幼苗,并置于42 ℃下胁迫3 d,测定了蝴蝶兰幼苗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当壳聚糖浓度由25 mg·L-1增大到100 mg·L-1时,蝴蝶兰幼苗叶片的SOD、POD、CAT活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断增加,而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不断下降,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特别是在100 mg·L-1时,SOD、POD和CAT活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到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而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下降至最小值且极显著低于对照,蝴蝶兰幼苗遭受了轻微的高温伤害;随着壳聚糖浓度由200 mg·L-1增大至400 mg·L-1,SOD、POD和CAT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下降,而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上升,蝴蝶兰幼苗的受害趋于加重;由此可见,100 mg·L-1壳聚糖处理能显著提高蝴蝶兰幼苗的耐热性。
     
    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
    刘立伟1,潘成椿2**,刘菊莲2,何亮1
    2015, 34(12):  3438-3442. 
    摘要 ( 845 )   PDF (444KB) ( 400 )  
    于1996—2013年,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区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调查记录到蝴蝶共251种,隶属于11科138属,其中国家保护种6种,有13种为浙江省新记录种;保护区蝶类种类占浙江省已记载种类的70%,表明该地区是浙江地区蝶类的重点分布区域,该地区分布的蝶类以单种属为多;区系分析表明,九龙山地区蝶类东洋种成分占优势,古北、东洋共有种次之,古北种最少;通过与省内其他保护区蝶类相似度比较,九龙山蝶类同天目山、百山祖存在相互联系,与百山祖的相似性较近,相对较天目山疏远。
    人工林不同营造模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王群1,李萌1,刘世荣2,吴鹏飞1**
    2015, 34(12):  3443-3452. 
    摘要 ( 668 )   PDF (925KB) ( 419 )  
    为了研究南亚热带人工林不同营造模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于2013年7月在中国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林场分别选取针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阔叶林(米老排、红椎林)及混交林(马尾松-红椎、马尾松-大叶栎),并对6种营造模式人工林的土壤线虫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共鉴定线虫16853条,平均密度为1873条·100 g-1干土,隶属于2纲8目32科53属,其中基齿属、微咽属和金线属为优势属:PCA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林与米老排林、马尾松-红椎混交林与红椎林的线虫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线虫群落密度以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最大,红椎林和马尾松-红椎混交林较低,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以马尾松林和米老排林较高,以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最低:成熟指数MI、PPI、PPI/MI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不同经营模式间均无显著差异,而杂食-捕食性线虫、食细菌性线虫和植物寄生性线虫密度和WI指数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磷含量与植物寄生、食细菌、食真菌线虫显著相关,而土壤钾含量仅与杂食-捕食性线虫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6种经营模式对线虫组成和营养结构有明显影响,土壤磷和钾含量是影响线虫群落营养结构的主要因子。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斑海豹(Phoca largha)的食性
    田甲申1,2,鹿志创1,2,罗耀明3,王召会1,2,张胜久4,韩家波1,2**
    2015, 34(12):  3453-3458. 
    摘要 ( 1158 )   PDF (477KB) ( 285 )  
    通过检测以毛鳞鱼和大西洋鲱饲养6个月以上的幼年和成年豢养斑海豹(Phoca largha)肌肉、肝脏、肾脏、肺、毛发、触须和趾甲等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获得各组织的分馏系数,结合辽东湾海域斑海豹肌肉、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及辽东湾海域潜在食物的δ13C和δ15N值,推测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域的食物来源。结果发现:豢养斑海豹对食物中的δ13C值各组织分馏系数依次为触须(3.5‰)>毛发(3.2‰)>趾甲(3.0‰)>肌肉(1.3‰)>肺(1.0‰)>肝脏(0.5‰)>肾脏(0.3‰);对食物中的δ15N值各组织分馏系数依次为肾脏(2.8‰)>肝脏(2.7‰)>肌肉、趾甲和触须(均为2.6‰)>肺(2.4‰)>毛发(1.8‰);豢养斑海豹幼崽肌肉、肾脏和肝脏组织的δ13C值分别为-22.4‰、-23.0‰和-22.1‰,母兽乳汁的δ13C值为-24.8‰;辽东湾海域成年斑海豹肌肉、肾脏和肝脏组织的δ13C值分别为-18.6‰、-19.1‰和-18.7‰。通过豢养斑海豹肌肉组织δ13C的分馏系数(1.3‰)推测辽东湾海域斑海豹的食物以鱼类为主,喜食中上层和中下层鱼类,同时也摄食一些头足类和虾类。
    辽宁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的图谱特征
    常雄凯1,刘淼2**,李春林1,吕久俊3,陈探1,4
    2015, 34(12):  3459-3465. 
    摘要 ( 586 )   PDF (1452KB) ( 307 )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能够充分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2000—2010年辽宁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图谱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主要以耕地SymbolnB建设用地和海域SymbolnB@湿地为主,分别占总变化面积的44.41%和18.16%;200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主要以海域、湿地和耕地的转出为主,其中海域SymbolnB@湿地占总变化面积的23.43%,海域SymbolnB@裸地占22.69%,海域SymbolnB@建设用地占5.10%,湿地SymbolnB@建设用地占10.06%,耕地SymbolnB@建设用地占20.55%;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图谱以后期变化型和前期变化型为主,分别占总变化面积的70.34%和29.17%,说明辽宁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阶段性特征,前期变化体现了城镇化和海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后期变化体现了沿海开发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过程。
    落叶松人工林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与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差异特性
    贺海升1,2,王琼1,裴忠雪1,王慧梅1,王文杰1**
    2015, 34(12):  3466-3473. 
    摘要 ( 605 )   PDF (1521KB) ( 335 )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 GRSP)对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已逐渐成为当前土壤养分研究的热点,然而GRSP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空间相互关系则鲜见报道。本文以东北小兴安岭余脉老山、帽儿山、东山、大青川人工落叶松林土壤GRSP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变量协方差及共线性对土壤(0~80 cm)中GRSP与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等12个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空间差异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层深度是造成GRSP含量及土壤各理化因子差异的因素之一;(2)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反映出EE-GRSP协同贡献最大因子为有机碳(β=0.312),而T-GRSP协同贡献最大因子为全磷(β=0.376),而容重则是两者共有的负相关因子(β=-0.229,-0.212);(3)GRSP垂直分布与土壤各理化因子的共线性分析中发现,GRSP与土壤全磷之间存在显著共线性(P<0.05)。本研究表明,GRSP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充分印证了GRSP在土壤养分运输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作用,并且筛选出影响GRSP含量及与其生态功能相关土壤因子,为土壤质量及功能评价提供依据。
    白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
    吴萍萍1,2,王家嘉1,2,李录久1,2**
    2015, 34(12):  3474-3479. 
    摘要 ( 604 )   PDF (444KB) ( 313 )  
    通过4年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化肥+畜禽粪肥,化肥+秸秆还田,化肥+绿肥)对白土区稻田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等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施化肥,增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总有机碳和各组分活性有机碳含量,其中秸秆还田处理的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均最高,增加幅度分别为19.6%、67.4%和15.7%;增施畜禽粪肥处理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增幅为60.9%;不同施肥措施对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的影响高于水溶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秸秆还田等有机培肥措施显著提高土壤碳库指数,较对照提高17.6%~85.2%。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与各组分活性有机碳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1~0.824和0.593~0.803;不同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与碱解氮和速效钾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速效磷间仅水溶性有机碳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6。可见,白土稻田上增施有机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相对于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对白土稻田施肥措施的反应更为敏感。
    我国湖泊表层沉积物生物硅的空间分布特征
    刘斌1**,徐海2,盛恩国2,3,蓝江湖2,郁科科2,3,孙辉2
    2015, 34(12):  3480-3484. 
    摘要 ( 614 )   PDF (441KB) ( 309 )  
    选取我国东北、西南、西北及中北部地区的10个典型湖泊,调查了表层沉积物生物硅含量变化情况,并通过区域对比分析了生物硅含量变化的原因,寻找我国湖泊生物硅变化的空间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及中北部地区湖泊生物硅含量平均值整体低于东北和西南地区湖泊,可能是由于西北及中北部地区较低的温度和较少的降水量导致硅藻生长受限,从而造成生物硅含量偏低。东北湖泊与西南湖泊生物硅含量相对较高,但其形成原因不同。东北2个湖泊均靠近人类聚居区,属富营养型湖泊,虽然东北地区年均温较低,但充足的营养盐为硅藻生长提供了必要因素。而西南地区湖泊大多为中贫营养型湖泊,其生物硅含量整体较高可能主要归因于较高的温度和较多的降水。
    北京城市扩展对热岛效应的影响
    崔耀平1,刘纪远2**,秦耀辰1,董金玮3,路婧琦1,张帅帅1
    2015, 34(12):  3485-3493. 
    摘要 ( 799 )   PDF (4628KB) ( 345 )  
    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多期土地利用变化(LUCC)数据集,城市和郊区气象观测数据及一期Landsat TM影像,对北京市的城市扩展与地表温度和近地表气温的对应关系及变化过程作了分析。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实现北京市区下垫面的分类,并联立“单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在北京市范围内利用多期LUCC和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北京城市扩展对气候的影响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地表温度的高低主要与不透水层的比例有关,不透水层对地表增温的作用要大于植被层的降温作用;从时间上看,初步证实了城市热岛强度前期随着城市扩展而增加,但在一定条件下,其强度随城市扩展并非一味升高,反而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甚至降低现象。
     
    成渝城市群城镇化的热岛效应
    陈颖锋1,2,王玉宽1**,傅斌1,刘勤1,王跚1,3,穆羽1,
    2015, 34(12):  3494-3501. 
    摘要 ( 771 )   PDF (980KB) ( 310 )  
    热岛效应是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之一,科学评价城镇化过程中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对于新型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城市群位于中国西部,是由成都重庆2个特大城市,以及14个大、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热岛效应日益突出。本研究利用MODIS/Terra卫星2000—2010年的逐月地表温度数据,计算成渝城市群内16个城市城区和城市郊区的平均温度之差,进而分析城市群的热岛效应。结果表明:(1)成渝城市群存在较为明显的四季和昼夜的热岛强度差异;(2)特大城市重庆市和成都市的热岛效应明显强于其他大、中、小型城市,城市群内建成区规模与城市日间热岛强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2000—2010年所有城市的热岛效应呈减弱趋势,10年间热岛强度下降0.3 ℃。老城区热岛强度10年间平均上升0.21 ℃,其中日间热岛强度变化较小,夜间热岛强度呈显著上升趋势。
     
    基于SCS-CN模型的沟垄微型集雨系统径流预测
    尹鑫卫1,李晓玲1**,康燕霞1,王琦2,黄彩霞1,高亚平1
    2015, 34(12):  3502-3508. 
    摘要 ( 696 )   PDF (871KB) ( 263 )  
    地表径流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控制水土流失和提高降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沟垄微型集雨径流场实测径流资料,基于SCSCN模型,结合下垫面、降雨量等信息,分析模型参数(径流曲线数CN和初损系数λ)的敏感性,测定不同沟垄比和不同覆盖材料对模型参数的影响,提出适合沟垄微型集雨系统产流计算的参数值,并对其进行模拟验证及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初损系数λ是影响模型模拟的主要因子,试验沟垄比对模型参数率定的影响较小;该模型所模拟的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土垄、普通塑料膜垄和生物可降解膜垄的有效性系数分别为0.864、0.988和0.947,说明模型在参数的确定上较为合理,可应用于沟垄微型集雨系统降雨径流的预测,为半干旱区控制水土流失和提高降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方法。
    北京延庆县雨型和坡面措施对水沙及污染物的影响
    朱楠1,张会兰1,2**,马超1,2,歌丽巴1
    2015, 34(12):  3509-3517. 
    摘要 ( 628 )   PDF (801KB) ( 264 )  
    为探讨不同降雨和坡面类型的产流产沙及地表径流污染状况,选取北京延庆上辛庄3种坡面小区(灌草坡面、鱼鳞坑坡面、水平条坡面)、112场侵蚀降雨资料,对径流泥沙、氮磷流失量及化学需氧量(COD)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最大30 min和最大60 min雨强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及水质的主要降雨指标,据此划分为Ⅰ型(大雨量、高雨强)、Ⅱ型(中等雨量、高雨强)、Ⅲ型(中等雨量、低雨强)、Ⅳ型(小雨量、低雨强)4种降雨类型;Ⅰ、Ⅱ雨型易引发坡面水土流失,流失量约占所有降雨总水沙量的90%;Ⅱ型暴雨更易引起水质污染,其产生的污染物可占总量的45%~50%,Ⅰ、Ⅲ、Ⅳ雨型下径流污染程度相似;水平条坡面在Ⅱ雨型下产沙能力大于另外2种坡面,灌草坡面在Ⅲ、Ⅳ雨型下产水产沙能力高于另外2种坡面;与灌草坡面相比,鱼鳞坑和水平条坡面氮素流失量增加,磷素流失量减少,COD值更低。
    云南常见牛肝菌属真菌中汞含量及食用安全评价
    杨天伟1,2,张霁2,Jerzy FALANDYSZ3,Graz·yna KRASI-SKA3,Martyna SABA3,王元忠2**,刘鸿高1**
    2015, 34(12):  3518-3525. 
    摘要 ( 682 )   PDF (648KB) ( 281 )  
    汞(Hg)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重金属元素之一,多数食用菌对Hg有很强的富集能力,测定食用菌中Hg含量,并对其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冷原子吸收直接测汞仪系统测定85份云南常见牛肝菌属真菌菌盖、菌柄中总Hg含量;以同一牛肝菌子实体菌盖与菌柄总Hg含量比(Q(C/S))分析牛肝菌属真菌对Hg的富集特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现行每周Hg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 PTWI)标准和中国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中Hg限量标准评价样品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菌盖和菌柄中总Hg含量分别在0.13~22.00、0.20~8.40 mg·kg-1 DW,不同产地、种类及不同采集年份的样品中总Hg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牛肝菌菌盖、菌柄总Hg含量比(Q(C/S))在0.28~4.08,92%的样品Q(C/S)>1,表明多数样品中菌盖对Hg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根据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及其制品中总Hg含量限量标准(≤0.1 mg·kg-1),发现所有测试样品的总Hg含量均超标;根据PTWI标准,假设成年人(60 kg)每周食用300 g新鲜牛肝菌,则多数样品Hg摄入量低于允许摄入量,无安全风险,而少数样品Hg摄入量高于允许摄入量,食用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同时,牛肝菌总Hg含量与种类、产地、采集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采食及安全评价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综述与专论
    基于In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管理综述
    王雅1,蒙吉军1**,齐杨2,彭福利2
    2015, 34(12):  3526-3532. 
    摘要 ( 1409 )   PDF (601KB) ( 527 )  
    生态系统管理是生态系统过程和社会经济目标的权衡,而生态系统服务是联系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纽带,因此,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成为必然。近年来,InVSET模型已发展成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要工具,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权衡与决策分析等各方面评述了InVEST模型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运用,认为基于In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管理具有科学性高、直观性好和操作性强等优点。但是,目前仍然存在InVEST模型模拟精度较低、服务权衡机理不清晰、文化服务考虑缺失等不足之处有待发展和完善,以期最终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决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体温研究综述
    于明含1,2,高广磊1,2**,丁国栋1,2,赵媛媛1,2,赛克1,2
    2015, 34(12):  3533-3541. 
    摘要 ( 726 )   PDF (974KB) ( 564 )  
    植物体温是植物的重要生理生态特征之一,可以有效反映植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指示植物健康状况。但是,现阶段植物体温研究主要从能量收支的角度进行理解,缺乏对植物体温本身的观察分析和系统总结。鉴于此,从植物体温形成过程、变化规律、调节机制、实践应用和监测技术等5个方面总结分析植物体温研究成果,明确植物体温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的不足。研究认为:(1)应加强植物体温的理论基础研究,明确植物维持体温的结构、过程和反馈机制;(2)发展植物体温监测技术,加强监测设备的精度和可操作性,实现植物体温快速和动态监测;(3)提升体温监测数据的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分析评价与辅助决策系统,指导相关生产实践活动和林业政策的制定。
    植物防御策略及其环境驱动机制
    王小菲,高文强,刘建锋**,倪妍妍,江泽平
    2015, 34(12):  3542-3552. 
    摘要 ( 1628 )   PDF (951KB) ( 522 )  
    植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和生存竞争的过程中,为了抵抗不利环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植物一方面通过改变形态结构作为机械/物理防御策略,另一方面则在生理生化做出响应作为化学防御策略。在化学防御中,植物主要以次生代谢物及防御性酶等作为抵抗和响应病原菌、植食动物以及非生物环境胁迫的重要生化基础,而常以叶脉网络结构、茎/叶韧性、硬度及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等来增强机械防御能力。本文从机械防御和化学防御两个角度评述了植物的防御体系,并从生物侵害、气候因素和资源分配3个方面综合评述了植物防御策略及其环境作用机制。从植物防御角度出发,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发掘植物与环境的内在联系并提供新的思路,为全面认识植物区域环境适应、抗虫种质资源选育以及科学营林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北山羊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
    朱新胜1,2,汪沐阳1,杨维康1**,David BLANK1
    2015, 34(12):  3553-3559. 
    摘要 ( 578 )   PDF (515KB) ( 406 )  
    北山羊(Capra sibirica)是一种主要分布于中亚高山地带的有蹄类物种,中国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山羊选择陡峭悬崖作为栖息地,采食集中于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北山羊具有典型的雌雄异形现象,雄性体型大于雌性。除交配期外,成年雌雄个体之间同性集群现象明显。近年来,由于偷猎、栖息地丧失和疾病等原因的影响,北山羊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为保护此物种,国内外学者针对北山羊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种属划分、形态与生理、种群密度和数量、生境选择、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集群、濒危原因与保护对策等方面对北山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亟待深入研究的内容,北山羊同性集群及食性研究应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方法与技术
    基于日照时数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时数估算方法
    张广奇1,2,3,朱教君1,2**,李荣平4,李秀芬5
    2015, 34(12):  3560-3567. 
    摘要 ( 1174 )   PDF (1025KB) ( 445 )  
    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光合生产潜力的重要因素,传统气候学计算PAR值的方法所需参数较多,且对天气变化敏感、精度较差。为此,基于容易获得的实际监测日照时数与理论计算日照时数比值,提出了一种估算PAR强度超过一定阈值(最低值>300 μmol·m-2·s-1)时间长度的方法,与日照时数对应,定义为PAR时数。将PAR时数估算值与7年间超过不同光照阈值(27、36、100、200、300、360、450和900 μmol·m-2·s-1)的PAR时数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了监测时间长度、季节、天气情况对PAR时数估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AR值>300 μmol·m-2·s-1、监测时间≥4年,PAR时数估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监测时间越长,PAR时数估算精度越高。虽然秋季与春季估算精度好于夏季;晴天与多云天气估算精度好于阴天,但鉴于长期、全生长季的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因此,本研究建议采用生长季长期监测的方法(监测时间至少为4年)利用日照时数估算>300 μmol·m-2·s-1以上的PAR时数。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比较
    张晓蕾1,董世魁1**,郭贤达1,韩雨晖1,李灏漫1,冯憬1,王琛1,刘全儒2
    2015, 34(12):  3568-3574. 
    摘要 ( 1010 )   PDF (755KB) ( 385 )  
    为比较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各类调查方法的实际效果,提高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研究结果的效率及准确性,本文以青藏高原地区的3种主要草地类型——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同心圆样线样方法、Daubenmire样线法、大样方样线法和改进的巢式样方法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比较不同调查方法对3类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的监测效果和成本效率,以期筛选出准确性较高、成本较低的调查方法。结果表明:(1)物种数调查时间关系的拟合曲线显示,随着研究样地物种数的增多,4种方法间完成样地植物多样性调查所耗时间的差异变大;(2)在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上,改进的巢式样方法监测到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但该方法所耗工时最长,相对而言同心圆样线样方法最经济有效;(3)在物种丰富度相对较低的高寒荒漠上,4种方法监测的物种多样性准确度和调查所需的工时相差不大。但是,考虑方法简便性,大样方样线法为最佳。
    草地干重排序快速监测方法在高寒草甸中的应用
    李帅1,花立民1**,聂中南1,2,郑阳1
    2015, 34(12):  3575-3580. 
    摘要 ( 635 )   PDF (625KB) ( 304 )  
    为准确快速监测高寒草甸草产量和植物学组成,本研究借鉴澳大利亚草地干重排序法(dry-weight rank, DWR)与传统样方法(quadrat sampling, QS)在甘肃天祝县高寒草甸实地进行草地监测试验,并在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低、中、高3个牧草高度的样地,DWR估测值与QS实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DWR草产量估测值与矫正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2(中草区)>0.919(低草区)>0.859(高草区)(P<0.01);DWR法与QS法所监测共同植物干物质成分百分比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5(中草区)>0.972(高草区)>0.961(低草区) (P<0.01)。工作效率方面,相同条件下监测草产量和植物学组成,DWR法所需人力是QS法的1/4,所需时间是QS法的1/9。DWR法保证高准确性同时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好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