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10
    目录
    目录
    2016, 35(1):  0. 
    摘要 ( 438 )   PDF (475KB) ( 221 )  
    研究报告
    稻麦两熟地区机插水稻品质形成的播期效应
    邢志鹏,曹伟伟,钱海军,胡雅杰,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2016, 35(1):  1-10. 
    摘要 ( 714 )   PDF (880KB) ( 315 )  
    合理播期是机插稻实现高产、优质稻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本文研究了播期对粳型超级稻和籼粳交水稻机插方式下稻米品质形成特征的影响,为机插稻高产、优质稻米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随播期推迟而升高,碾米品质变优,但早播稻糙米产量、精米产量、整精米产量显著高于晚播稻(P<0.05);不同播期的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变异较大,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早播与晚播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外观品质改善,推迟播期,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变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呈规律性下降,消减值变化幅度较大,逐渐升高,糊化温度波动较小,RVA谱变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差;稻米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P<0.05),营养品质变差;机插粳稻适期早播,易取得高的糙米、精米、整精米及蛋白质产量,提升营养品质及蒸煮食味品质,改善米粉RVA谱特征,但降低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因此,麦茬机插稻于5月26—31日播种,是实现较优品质稻米较高产量的最佳时期。
    花后外源碳氮供应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郭伟1,2*,李建伟2
    2016, 35(1):  11-16. 
    摘要 ( 524 )   PDF (574KB) ( 255 )  
    为研究小麦花后外源碳、氮供应对籽粒建成及加工品质的影响,以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克旱19”和“龙麦33”为材料,在小麦抽穗期分别用2%尿素、5%蔗糖和清水进行叶面喷施,籽粒收获后测定蛋白质组分和支、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面粉的面筋含量和面团拉伸特性,分析蛋白质品质与淀粉积累,及其与面团加工特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蔗糖处理下,2品种的支、直链淀粉平均增加了4.3%和5.5%,而尿素处理的支、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5.3%和8.6%;蔗糖处理下,“克旱19”和“龙麦33”的清蛋白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4.7%和25.3%,醇溶蛋白含量增加了10.2%和8.1%;而尿素处理的谷蛋白含量显著增加了5.0%和7.3%,醇溶蛋白含量增加了16.0%和10.9%;尿素处理显著降低了不溶蛋白含量,“克旱19”和“龙麦33”分别降低了26.3%和44.5%;尿素处理增加了小麦面筋蛋白组成,从而显著提高了面筋含量,增加了面团抗延阻力和拉伸曲线面积;蔗糖处理主要提高了籽粒清蛋白含量,促进淀粉形成。
    河套灌区不同强度低温冷害对玉米生物量累积和产量的影响
    孙琳丽1,侯琼2,赵慧颖3*,李思慧1,赵放3,邹艳东1
    2016, 35(1):  17-25. 
    摘要 ( 645 )   PDF (716KB) ( 273 )  
    深入揭示不同发育期、不同强度和持续日数的低温冷害对玉米生物量累积和产量的影响,对农业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套灌区玉米低温冷害为研究对象,在对WOFOST模型进行参数校准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试验方法,对模型在研究区域上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检验,同时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出现不同强度和持续日数低温对玉米贮存器官生物量累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出苗-灌浆期中的每个发育期发生低温时,玉米贮存器官生物量累积和产量对低温强度和持续日数的响应程度基本一致;当降温强度不同、持续日数相同时,灌浆期低温对玉米产量和贮存器官生物量累积的影响最大;当降温强度相同,持续日数不同时,低温持续日数1 d,玉米拔节至抽雄期发生的低温对贮存器官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最大,低温持续日数大于3 d时,玉米灌浆期发生的低温对贮存器官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最大;发生时段不同时,出苗至拔节期发生的低温,玉米产量和贮存器官生物量随低温持续日数增加而减少,但持续日数相同,不同低温强度对其影响差别不大;其他发育阶段随着低温强度加大,持续日数增加,玉米产量和贮存器官生物量减少。本文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影响的实际情况,可为当地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镉富集植物油菜与玉米间作对玉米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李志贤1*,陈章1,陈国梁1,向言词2,朱佳文3,代益帆3,邓彪3
    2016, 35(1):  26-31. 
    摘要 ( 725 )   PDF (548KB) ( 257 )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不同镉(Cd)添加水平下(0、2、5和10 mg·kg-1,分别记为Cd0、Cd2、Cd5和Cd10),研究玉米/油菜间作对营养生长期玉米生长和吸收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促进了玉米生长,除Cd2处理外,间作玉米(Cd0、Cd5、Cd10)生物量比单作高19%~50%(P<0.05);随着土壤中Cd浓度的增加,玉米各器官Cd含量也呈逐步增加的趋势,低、中浓度Cd污染条件下(Cd0、Cd2、Cd5),玉米/油菜间作可以阻控玉米地下部Cd向地上部转移,尤其是向叶转移,其中Cd2处理中间作玉米根系Cd含量与单作无显著差异,而间作玉米叶的Cd含量比单作低40%(P<0.05);Cd5处理间作玉米根系Cd含量较单作显著增加25%(P<0.05),而间作玉米叶的Cd含量较单作无显著增加;同处理间作玉米茎的Cd含量与单作间无显著差异;当土壤Cd污染浓度过高时,阻控作用会转变成促进效应,Cd10处理中间作玉米根系Cd含量与单作间无显著差异,而间作玉米叶、茎Cd含量比单作高17%、33%(P<0.05);此外,土壤低、中浓度Cd污染条件下,间作对玉米单株Cd积累量的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Cd污染条件下(Cd10),间作显著提高玉米单株Cd积累量(61%)(P<0.05)。因此,在低、中浓度Cd污染条件下,玉米/油菜间作对玉米吸收积累Cd有较明显的阻控效应,同时也是实现玉米安全、优质栽培的理想模式。
    天然和人工种植胡杨植冠的构型分析
    于秀立1,2,吕新华2,刘红玲3,李桂芳2,庄丽2*
    2016, 35(1):  32-40. 
    摘要 ( 613 )   PDF (565KB) ( 317 )  
    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植物天然胡杨和人工种植胡杨的枝系构型特征,可为荒漠植物的生态适生性和进化机制及防风林的配置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本文研究了天然胡杨和人工种植胡杨的枝系构型特征值(分枝长度、分枝角度、枝径比和分枝率等),并对比研究了它们的构型差异,探究了荒漠植物形态功能特性及其对生境的反应与适应机制。结果表明:植冠构型不同层次格局中,天然胡杨各级分枝长度和分枝角度从冠层顶部到基部均表现为逐渐变大的趋势,而人工种植胡杨各级分枝长度则表现为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且分枝角度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趋势;各级分枝长度为人工种植胡杨<天然胡杨(P<0.05),从当年生到3级分枝长度为天然胡杨>人工种植胡杨,且它们枝条的伸展能力从第3级到当年生分枝呈现相对减弱的趋势;各分枝角为天然胡杨<人工种植胡,从当年生到第3级枝条分枝角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各级枝径比为人工种植胡杨>天然胡杨(P<0.05),即人工种植胡杨枝条的承载能力显著高于天然胡杨;人工种植胡杨分枝率大于天然胡杨(P<0.05);人工种植胡杨的整体构型呈现为“半椭球”型,而天然胡杨的整体构型呈现为“金字塔”型。
    兰州北山刺槐不同等级叶脉密度与叶大小关系的坡向差异性
    徐婷,赵成章*,段贝贝,韩玲,郑慧玲,冯威
    2016, 35(1):  41-47. 
    摘要 ( 678 )   PDF (708KB) ( 383 )  
    植物不同等级的叶脉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叶脉密度与叶大小的异速生长模式有助于揭示植物表型可塑性形成机制。利用ArcGIS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 SMA)方法,研究了兰州市北山不同坡向人工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一级和二级叶脉密度与叶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坡向由北坡向东坡、南坡和西坡转变,植被群落的郁闭度、高度和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刺槐的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片偏心率(eccentricity)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刺槐叶片的一级和二级叶脉密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4个坡向刺槐一级叶脉密度与叶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二级叶脉密度与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斜率均显著大于-1。刺槐叶大小与不同等级叶脉密度权衡关系的坡向差异,是植物对异质性生境适应的结果。
    盐胁迫下水、氮对小桐子形态特征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齐昌民,杨启良*,赵馀,刘小刚,王卫华
    2016, 35(1):  48-56. 
    摘要 ( 705 )   PDF (565KB) ( 268 )  
    为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水氮对小桐子(Jatropha curcas)形态特征和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3种施盐水平(S1:0 g,S2:3 g,S3:6 g),3种供水水平(W1:12.7 mm,W2:25.4 mm,W3:38.1 mm) 和2种施氮水平(N1:0 g,N2:0.4 g)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盐量的增多,小桐子胡伯尔值显著上升,而总干物质质量、壮苗指数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显著下降;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小桐子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下降,而在S2和S3盐分胁迫下,小桐子总干物质质量和壮苗指数均在W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胡伯尔值在W2处理时处于最小值;在每个灌水量与施盐量水平上,施氮处理(N2)的小桐子幼树总干物质质量、壮苗指数和灌溉水利用效率都比对照有显著增加,而胡伯尔值显著下降;在中盐胁迫(S2)条件下,与W3N2相比,W2N2的总干物质质量、壮苗指数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了23.0%、16.6%和84.6%,胡伯尔值显著降低了21.1%,节约灌溉量达33.3%;在高盐胁迫(S3)条件下,与W3N2相比,W2N2的总干物质质量、壮苗指数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21.9%、5.6%和81.7%,胡伯尔值降低了7.3%,节约灌溉量达33.3%;在一定盐胁迫下,有利于小桐子生长、形态特征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的最佳水氮耦合处理为W2N2处理。
    珍稀树种蒜头果种实性状及其在石漠化山区的适应性
    吕仕洪1*,韦春强1,黄甫昭1,何运林2,曾丹娟1,李先琨1,邓振海3
    2016, 35(1):  57-62. 
    摘要 ( 704 )   PDF (576KB) ( 252 )  
    为探讨珍稀树种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果实与种子的基本性状及其在石漠化山区的适应性,测定了其果实与种子的外部形态、个体质量、果实出种率和种子出仁率等,并在桂西南石漠化山区选择4种立地类型(裸地、草丛、灌丛和疏林)开展直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蒜头果果实和种子的鲜重、高度、宽度和出种率或出仁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1.30±4.25) g和(9.35±1.68) g、(39.31±2.77) mm和(26.12±1.80) mm、(35.19±2.25) mm和(28.61±1.55) mm及44.21%±3.21%和70.43%±4.25%,种子鲜重与果实鲜重、种子出仁率与种子鲜重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在4种立地类型中,种子萌发率为灌丛>疏林>草丛>裸地,2年生幼苗的存活率为疏林>灌丛>草丛>裸地,株高总生长量为疏林>灌丛>草丛>裸地,基径总生长量为疏林>灌丛>草丛>裸地。根据试验结果,在桂西南石漠化山区,蒜头果在灌丛和疏林适应性较好而可以直播造林,但在草丛和裸地适应性较差而不宜直播造林。
    不同处理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郑庆钟1,2,李发明1,2*,朱淑娟1,2,刘淑娟1,2,刘克彪1,2,万翔1,2
    2016, 35(1):  63-71. 
    摘要 ( 606 )   PDF (907KB) ( 275 )  
    沙生针茅是重要的荒漠植物,研究其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对于认识其生存适应性以及荒漠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沙生针茅种子常处休眠状态、不易萌发,而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揭示各种因素和处理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论文报道了不同因素、不同处理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60 ℃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种子吸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26%、38%和32%;(2)-20/20 ℃变温处理96 h,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48%和46%;(3)切除绝大部分胚乳(3/4)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分别可达到58%和54%;(4)用80 mg·L-1赤霉素(GA3)水溶液浸泡种子24 h,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54%和48%;(5)用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随浓度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种子萌发水分胁迫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5.9%和26.3%;(6)盐胁迫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盐碱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Na2CO3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NaCl,表明碱性盐胁迫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中性盐胁迫;(7)采用综合处理方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78%和76%。
    大花旋蒴苣苔对脱水与复水的生理响应
    张丹丹1,周守标1,2*,周会1,刘芳1,杨世勇1,马志慧1
    2016, 35(1):  72-78. 
    摘要 ( 597 )   PDF (732KB) ( 238 )  
    本试验以陕西、四川(下称西部)、安徽和浙江(下称东部)4省区大花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的离体叶片为材料,通过对不同脱水时间(0、4、8、12、24和48 h)和脱水48 h后不同复水时间(4、8、12、24和48 h)条件下大花旋蒴苣苔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比较了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大花旋蒴苣苔的耐脱水特性。结果表明:4种群大花旋蒴苣苔的相对含水量在脱水过程中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相对含水量下降的总体趋势表现为浙江种群>安徽种群>四川种群>陕西种群;在复水过程中,4种群相对含水量基本恢复到实验前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脱水过程中均表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在复水过程中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通过对4种群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发现,4种群的耐脱水性整体表现为陕西种群>四川种群>安徽种群>浙江种群,即西部种群的耐旱性强于东部地区。
    丛枝菌根真菌促进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生长和对本地植物竞争效应
    李立青1,2,张明生1,梁作盼2,肖博2,万方浩2,刘万学2*
    2016, 35(1):  79-86. 
    摘要 ( 757 )   PDF (551KB) ( 285 )  
    外来植物与入侵地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的互作和反馈已被认为是许多入侵植物的重要入侵机制之一。为进一步探究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竞争替代本地植物过程中AMF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测定了林下和林地边缘两类生境中紫茎泽兰和本地植物的AMF侵染率和AMF含量,结果表明,2种生境中紫茎泽兰的菌根侵染率和AMF含量均显著高于本地植物,且菌根侵染率与A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接种AMF显著促进了紫茎泽兰的生长,且对硝态氮和有效磷的吸收能力优于本地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同时降低了竞争中本地植物香茶菜的菌根依赖性,提高了紫茎泽兰对香茶菜的竞争优势度。本研究进一步证实AMF有利于促进紫茎泽兰的竞争性扩张。
    刈割和氮添加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原碳固持的影响
    马俐1,2,周志强1,王正文2*
    2016, 35(1):  87-94. 
    摘要 ( 733 )   PDF (869KB) ( 293 )  
    最近30年来,碳固持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草原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割草和放牧是中国草原的最主要利用方式,同时氮沉降是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全球变化因子,然而它们对草原生态系统碳固持的影响尚未有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在松嫩平原羊草草原通过同化箱法观测并对比了刈割和模拟氮沉降条件下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从季节动态还是日动态来看,氮添加处理的净生态系统气体交换量(NEE)、总生态系统呼吸(TER)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总体上均高于对照,而刈割处理的NEE、TER和GEP均低于对照;就土壤呼吸而言,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整个生长季对照、刈割和氮添加处理累计碳释放量分别为107.8、285.2和102.9 g·m-2·a-1;由此看来,整个实验区域是碳源,氮素添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草原的碳源作用,且有向碳汇转变的趋势,而高频次和高强度刈割加重了草原的碳源作用。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对草原实行轻度放牧和施肥管理,既能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又能增加以碳固持为主的生态功能,从而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内蒙古草原生物量和地下生产力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赵鸣飞1,2,王宇航1,2,左婉怡2,康慕谊1,2*,纪文瑶1,2,戴诚1,2
    2016, 35(1):  95-103. 
    摘要 ( 747 )   PDF (994KB) ( 262 )  
    基于33个样地获取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地下生产力实测数据,结合气候、土壤、空间因子和多样性等多个指标,利用置换检验、回归分析和分类回归树等统计方法,探究了内蒙古草原的地下生产力、生物量和地下/地上生物量比沿环境梯度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导致形成该格局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地下生产力、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则无任何显著趋势;地下生产力、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地下/地上生物量比的分类回归树模型解释率分别为58.3%、53.3%、78.8%和53.8%。模型显示:地下生产力与土壤容重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关系最为密切,地上生物量则主要受最暖月最高温控制,而地下生物量变异则分别与年均降水量、pH值和土壤含水量等因子有关,地下/地上生物量比与海拔有一定关系;分别以地下生产力、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对应分类回归树模型所甄别出的关键因子建立广义可加模型,所有模型的偏差解释率均在50%以上,表明广义可加模型代表了因变量的大部分变异。地下生产力与土壤容重呈分段函数关系,地上生物量与最暖季最高温显示出非线性关系,地下生物量则与年均降水量整体呈正相关关系,地下/地上生物量比与海拔表现出密切但复杂的关系,且受左右两端极值点影响较大。本研究不仅能为较大尺度上生物量、生产力空间格局研究提供了案例支持,同时对于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深入研究、碳循环的长期监测和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与管理等均有重要意义。
    新疆准噶尔盆地荒漠草地水源圈植物群落退化格局
    徐文轩1,连仲民1,2,徐婷3,杨维康1*,吴珂1,2,David
    2016, 35(1):  104-110. 
    摘要 ( 687 )   PDF (671KB) ( 122 )  
    游牧民定居放牧是目前主要的放牧方式,导致水源圈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草场上普遍存在。2014年5月底至6月初,在新疆北部荒漠草地上,以一个典型的牧场水源点为中心,在8个方向上设置50、100、200、400、800和1200 m共6个采样距离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取样。通过分析植物群落的组成、物种重要值、丰富度以及群落的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特征,期望为荒漠草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与水源点距离的减少、放牧强度的增加,荒漠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呈现明显梯度变化,建群植物博洛塔绢蒿优势度逐渐降低,1年生植物优势度逐渐增加;植物群落、多年生草本植物和1年生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群落总盖度逐渐降低,与建群植物博洛塔绢蒿的盖度显著正相关。1年生植物和有毒植物骆驼蓬在水源点附近优势度增加,说明放牧导致水源点附近地上植物群落趋于退化。因此,在这一地区开展游牧民定居导致水源圈大量出现,可能加剧荒漠草地的退化。
    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不同生活型物种格局与共存机制
    贾美玉1,2,李雪华1*,吴忠铉3,朴弘哲3,苗纯萍1,2,韩旭1,2
    2016, 35(1):  111-117. 
    摘要 ( 576 )   PDF (510KB) ( 122 )  
    植物种群格局与不同生活型之间物种共存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物种的生态适应性。丘间低地是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发育的一个关键阶段,在此生境中存在多种生活型的植物。采用样线法调查了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100个1 m×1 m样方,根据调查结果选取了分属于4个科3个生活型的15种植物为对象进行格局和共存机制的研究。经格局指数以及Poisson分布的t检验和χ2检验表明:15个物种的种群分布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差别很大,这可能由种子扩散、物种形态、植物发育时期以及土壤养分条件差异导致;聚集指数DI、CI、m*、GI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表征共同的生态学意义,相互之间可以替代;多年生草本这一生活型内的物种相互共存较多,多年生草本与其他两个生活型共存较少,这可能与相同生活型物种生态位重叠度大有关。Spearman秩相关和Pearson相关对物种对的检验结果均表明:部分豆科植物与其他科的多年生草本共存机会较大,这可能与豆科植物对改良土壤和减少病虫害有关。物种聚集分布以及不同生活型内几个物种对正相关显著是物种适应环境的结果,对结果显著的部分植物进一步研究可以为沙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指导。
    滨海城市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以海口市为例
    雷金睿1,宋希强1,2,何荣晓1*
    2016, 35(1):  118-124. 
    摘要 ( 754 )   PDF (1304KB) ( 398 )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植物多样性体现的代表区域。本研究采用典型样方法对选定的海口市10个主要公园的420个样方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距离海岸线的远近将公园分为离海公园和滨海公园两大类,从植物种类组成以及物种α与β多样性指数等方面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口市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320种,隶属于88科244属,植物种类丰富,但各公园植物分布相差较大,其中离海公园以栽培种居多,滨海公园以野生种和外来种居多;离海公园的植物群落α多样性高于滨海公园,其中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α多样性滨海公园高于离海公园,乔木层则反之;两类公园之间乔木层和灌木层的β多样性指数相似性最低,草本层相似性较高。研究认为,生境差异性和人为干扰是产生城市植物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呼吸对模拟酸雨的响应
    梁国华1,吴建平2,3,熊鑫2,3,吴小映1,褚国伟2,周国逸2,曾任森1,张德强2*
    2016, 35(1):  125-134. 
    摘要 ( 645 )   PDF (1073KB) ( 359 )  
    以鼎湖山不同演替阶段的3种森林类型(马尾松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2009年6月开始,在森林里喷施不同处理水平的模拟酸雨(对照(pH 4.5的天然湖水)、T1(pH 4.0)、T2(pH 3.5)和T3(pH 3.0)),2012年4月—2013年3月对模拟酸雨下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观测,试图揭示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模拟酸雨抑制了森林土壤呼吸,但抑制作用随森林演替阶段、观测季节和处理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模拟酸雨没有显著影响松林的土壤呼吸,但却显著地抑制了阔叶林土壤呼吸(P<0.05),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混交林土壤呼吸(P=0.10);与对照相比,阔叶林T1、T2和T3处理的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0.1%、10.5%和17.1%,混交林为-1.7%、8.1%和13.9%,而松林则为1.1%、1.9%和8.1%;3个林型土壤呼吸对模拟酸雨的响应敏感性随森林的顺行演替而增强。但模拟酸雨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具有季节差异性,抑制作用只在湿季达到显著差异,且只有强酸处理T3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模拟酸雨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与其胁迫下土壤酸化而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有关,这种下降程度也大体上随森林的顺行演替而增强。
    火烧对中国北亚热带天然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赵志霞1,李正才1*,周君刚2,程彩芳1,赵睿宇1,孙娇娇2
    2016, 35(1):  135-140. 
    摘要 ( 653 )   PDF (450KB) ( 151 )  
    以北亚热带天然马尾松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火灾1年后0~5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灾后各层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对照样地,增幅分别为4.5%~47.6%、6.6%~43.0%和9.0%~49.1%,且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差异极显著(P<0.01);火灾发生1年后在0~50 cm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储量相比对照样地增加了23.8%(P<0.01);过火后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与土壤养分(全氮、水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火后土壤有机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植被层未充分燃烧的有机残体的混入。
    山西太岳山好地方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理化特征
    纪文婧1,程小琴1,韩海荣1*,康峰峰1,桂志宏2,朱江1,王甜1,周文嵩1,赵敬1
    2016, 35(1):  141-148. 
    摘要 ( 786 )   PDF (714KB) ( 423 )  
    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4种植被类型(草甸、灌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0~6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定点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p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含水量大小排序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草甸>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灌丛;容重为灌丛>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草甸;pH值变化规律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灌丛>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各土层之间差异显著;全磷和全钾含量各土层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植被类型间,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都高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灌丛土壤全钾含量高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容重与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H值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
    套作糯玉米对西兰花连作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学鹏,曹玉博,宁堂原*,方倩囡,徐子雯,韩惠芳,李增嘉
    2016, 35(1):  149-157. 
    摘要 ( 603 )   PDF (950KB) ( 282 )  
    本文研究了套作糯玉米(Zea mays L. sinensis Kulesh)及其秸秆还田的种植模式下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以明确套作模式和秸秆还田减缓西兰花连作田连作障碍的效果。以西兰花单作为对照,设置西兰花套作糯玉米且糯玉米秸秆还田西兰花(B/MR-B)、西兰花套作糯玉米且糯玉米秸秆不还田西兰花(B/M-B)、西兰花西兰花(B-B),共3个处理,分别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以及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套作并秸秆还田有效提升MBC和MBN,玉米和西兰花共生阶段后期MBC和MBN较高;套作并秸秆还田可有效提高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促进有机养分的转化和有效化;秸秆还田前期胁迫作物分泌过氧化氢,导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套作处理可有效减缓土壤中过氧化氢的累积。相关分析表明,MBC与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显著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MBN与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极显著正相关。套作并秸秆还田可改善西兰花连作田土壤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西兰花连作障碍。
    河套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差异
    朱阳春*,赵学勇,连杰,周欣,陈敏,刘良旭
    2016, 35(1):  158-163. 
    摘要 ( 610 )   PDF (1038KB) ( 150 )  
    为了分析河套永济灌域土壤有机碳(TOC)的空间分布及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测定了灌区3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 cm土壤剖面TOC的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TOC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TOC含量在0.17%~1.28%,平均为0.66%,在0~100 cm剖面上差异显著,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含量降低;在水平方向上,TOC分布差异性较小,总体呈现由南向北微弱递增的趋势;土壤TOC含量的变化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含量大小顺序为林地>农田>荒地;施肥对土壤TOC含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40及60~80 cm土层中,且施肥土壤TOC含量在垂直剖面含量变化显著。本研究中,灌区土壤TOC含量在垂直分布上差异较为明显,且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应不同,其中以施肥土壤TOC含量最高。
    广州市海珠区万亩果园主要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
    朱苑维1,3,罗婧2,陈玉娟1,3*,黄怡颖2,管东生1,3
    2016, 35(1):  164-169. 
    摘要 ( 651 )   PDF (735KB) ( 313 )  
    本文选取了广州市海珠区万亩果园的木本生态系统(果园复合湿地、果园和绿地)、草本生态系统(农田)和水生生态系统(河涌)为对象,研究了土壤与植被的碳密度。结果表明:果园复合湿地、果园、河涌、农田和绿地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37.12~204.25 t·hm-2,其土壤碳密度为98.45~196.44 t·hm-2,河涌生态系统的底泥碳密度显著高于其他4种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密度(P<0.05);果园复合湿地(73.65 t·hm-2)和果园(61.90 t·hm-2)的植被碳密度显著高于绿地(36.69 t·hm-2)与农田(4.15 t·hm-2)(P<0.05);果园复合湿地、果园和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和土壤碳分配比例为40%~45%和55%~60%,农田生态系统中95.01%的碳分配在土壤层,河涌生态系统的碳99.96%分配在底泥中;在广州城市区域中,以果树植被为主并具有较大湿地面积的万亩果园具有较高的碳密度和碳汇水平。
    新疆阜康地区家麻雀巢址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胡逸萍1,黄佳亮1,霍娟1,杨灿朝1,马鸣2,梁伟1*
    2016, 35(1):  170-173. 
    摘要 ( 593 )   PDF (1197KB) ( 269 )  
    2013年和2014年5—7月,在新疆阜康地区,对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巢址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繁殖密度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其巢址空间分布的生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麻雀在研究区内为优势鸟种,平均种群繁殖密度为299.8±163.6只·km-2;其中,在白杨(Populus tomentosa)防护林中的种群繁殖密度最高,达491.9±87.8只·km-2;家麻雀在研究地区巢址的空间分布距离指数I=4.77,为集聚分布格局;农田、防护林带以及荒漠伯劳(Lanius isabellinus)的巢址分布对家麻雀巢址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巢址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影响家麻雀巢址分布格局的主要生态因子是食物资源利用和种间巢址竞争。
    茅埏岛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任鹏,李海宏,鲍毅新*,龚堃
    2016, 35(1):  174-182. 
    摘要 ( 572 )   PDF (969KB) ( 257 )  
    2012年11月—2014年7月,分季度对茅埏岛潮间带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对其物种组成、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在生境间为红树林(16.58±6.21 g·m-2)>互花米草(14.16±13.87 g·m-2)>光滩(9.97±6.43 g·m-2),各生境的生物量冬季时均最低;生物量在3种生境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在站点中以南滩村红树幼林最高(52.22±28.00 g·m-2),电站互米花草最低(5.44±2.68 g·m-2);生物量在10个站点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次级生产力在生境间为红树林(10.60 g AFDW·m-2·a-1)>光滩(9.00 g AFDW·m-2·a-1)>互花米草(8.99 g AFDW·m-2·a-1),3种生境次级生产力均在冬季时最低;P/B值为光滩(0.90)>红树林(0.64)=互花米草(0.64);P/B值在春冬两季均高于夏秋两季;茅埏岛潮间带引种秋茄红树,形成的红树林生境具有较高的次级生产力,以人工红树林取代互花米草是治理其入侵的有效措施。
    氮限制对硅藻三角褐指藻光系统Ⅱ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徐兴莲,宋熙坤,岳瑞,张思思,王雅琴,吴红艳*
    2016, 35(1):  183-188. 
    摘要 ( 608 )   PDF (619KB) ( 289 )  
    本文以硅藻三角褐指藻为实验材料,设置氮充足(882.35 μmol·L-1)和氮限制(40 μmol·L-1)两种营养盐供应水平进行培养,以探讨氮限制条件下三角褐指藻光系统Ⅱ(PSII)光化学反应及其对高光强的耐受性变化。结果表明:氮限制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降低其叶绿素a含量,并加剧其受光抑制程度;通过分析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现,氮限制使得电子从QA-向QB的传递受阻,且高光强作用后,QA-的瞬时积累进一步增加;此外,氮限制条件下,活性反应中心部分关闭,藻细胞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o/RC)以及耗散的能量(DIo/RC)均明显升高;而高光的耦合作用使得PSII反应中心进一步失活;氮限制影响三角褐指藻PSII光化学反应,进而降低其对高光的耐受能力。
    氮、磷、铁对三角褐指藻诱变株生长、总脂及脂肪酸的影响
    梁晶晶,蒋霞敏*,叶丽,韩庆喜
    2016, 35(1):  189-198. 
    摘要 ( 675 )   PDF (696KB) ( 300 )  
    为了优化微藻培养条件,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浓度(5、10、15、20、25、30和35 mg·L-1)、不同磷浓度(0.5、1.0、1.5、2.0、2.5、3.0和3.5 mg·L-1)、不同铁源(FeCl3、FeC6H5O7和FeSO4)和铁浓度(0、0.10、0.25、0.50和1.00 mg·L-1)对三角褐指藻紫外诱变株MP2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铁对MP-2的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影响显著(P<0.05);MP-2生长最适氮浓度为20 mg·L-1,其生长速率K值和生物量分别为(0.384±0.004)和(0.25±0.01)g·L-1,氮浓度为30 mg·L-1时总脂积累量最高(26.51±1.96)%,氮浓度25 mg·L-1时PUFA积累最高[(37.78±0.35)%];MP-2生长最适磷浓度为2.5 mg·L-1,生长速率K值和生物量分别为(0.305±0.010)和(0.28±0.02)g·L-1,磷浓度1.0 mg·L-1时总脂积累量最高\[(21.79±0.89)%\],磷浓度为2.5 mg·L-1时PUFA积累最高\[(39.33±0.38)%\];FeSO4为铁源时生长最佳,显著优于其余各组(P<0.05),生长最适铁浓度为0.50 mg·L-1,生长速率K值和生物量分别为(0.495±0.006)和(0.87±0.04)g·L-1,铁浓度0.25 mg·L-1时总脂积累量最高\[(28.86±0.50)%\],铁浓度1.0 mg·L-1时PUFA积累最高\[(41.73±0.42)%\]。由此可见,MP-2生长、总脂和PUFA积累所需的氮、磷、铁需求量不同,在生产性培养时最好采用二次培养。
    盐渍化土壤翅碱蓬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及对多环芳烃的降解特性
    宋立超1,钮旭光1,张玉龙1*,刘宛2,李培军2
    2016, 35(1):  199-204. 
    摘要 ( 572 )   PDF (907KB) ( 317 )  
    为了强化多环芳烃污染盐渍化土壤的原位植物-微生物修复的应用,获得促进植物降解多环芳烃的高效菌种资源,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多环芳烃污染的大港油田翅碱蓬根际分离到1株能以菲、芘为唯一碳源同时分泌1-氨基环丙烷-1-脱氨酶的优势菌株B-1,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并对其潜在的促生能力和菲、芘的降解特性进行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 sp.),可产生3-吲哚乙酸,且具有溶磷能力。同时对菲、芘的降解具有较广泛的pH值和盐浓度范围,在菲和芘浓度均为50 mg·L-1,pH 8.0,盐度2%时,7 d对菲、芘的降解率为66.6%和52.0%。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添加使菲、芘降解效率分别提高至94.2%和78.8%。
    葫芦岛海产品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分析
    高蜜1,吴星1,Paul L. Klerks2,陈红星1,谢凌天1*
    2016, 35(1):  205-211. 
    摘要 ( 635 )   PDF (590KB) ( 320 )  
    通过测定葫芦岛海滨常见6种海洋生物体内Cr、Ni、Zn、Cu、Cd和Pb的含量,并与国内其他地区同类生物中的金属含量进行比较,评价了采样物种污染程度。在此基础上,以日摄食量(DI)、目标危害系数(THQ)和目标致癌系数(TR)为考量指标,分别评价了当地居民中成人和儿童摄食此类海产品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葫芦岛海滨常见海产品体内重金属平均含量顺序为Zn>Cu>Ni>Cd>Cr>Pb,脉红螺(Rapana venosa)和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体内Cd污染较为严重,鮻(Liza carinatus)受到了Zn的污染,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海带(Ulvaceae)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则低于相关的污染评价标准;对于Cd而言,摄食短滨螺、紫贻贝和脉红螺的DI值大于参考值(1 μg·kg-1·d-1),THQ值均大于1,最大可达到7.4;对Pb来说,居民食用海带、短滨螺和脉红螺后的TR值高于可接受水平(>10-6)。本研究中所调查的部分生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当地居民长期食用此类海产品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其中成人受危害的程度高于儿童,Cd和Pb的摄食风险尤其应当受到重视。
    不同坡度下植物散流-过滤带对地表股流氮磷的消除效果
    杜钦*,王金叶,李海防
    2016, 35(1):  212-217. 
    摘要 ( 545 )   PDF (576KB) ( 281 )  
    在植物过滤带前设置0.8~1.2 m宽的散流带,能提高过滤带对地表股流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发生明显增效作用。之前研究均基于平缓的坡度(4%~6%),对较倾斜坡度,设置散流带是否具有增效作用尚不清楚。研究通过在黄荆(Vitex negundo)过滤带前设置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散流带,观测五节芒黄荆和纯黄荆过滤带在5%、10%、15%坡度下对氮、磷的消除,探讨散流带在不同坡度下对过滤带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五节芒黄荆和黄荆过滤带对总氮、铵氮、硝氮、总磷的去除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在15%坡度下的去除效率最低;3种坡度下,五节芒黄荆对总氮、铵氮、硝氮、总磷的消除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性(P<0.05)高于黄荆过滤带,表明在较大坡度下(10%、15%),五节芒散流带对黄荆缓冲带的增效作用仍然存在。研究结果能深化植物散流过滤带水质保护功能的认识,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提供启示。
    综述与专论
    中国生态用地重要性及其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周朕1,蒙吉军1*,齐杨2,彭福利2
    2016, 35(1):  218-225. 
    摘要 ( 779 )   PDF (518KB) ( 386 )  
    生态用地因提供了比其他用地更多、更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而成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依据,也成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核心内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对生态用地的内涵、分类、识别及规划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生态用地是以发挥生态功能或生态效应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非生产性、非建设性、以发挥生态功能、稳定区域生态平衡为主等特点;(2)生态用地重要性识别应该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生态脆弱性等方面来衡量,基于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关键生态过程的最小生态用地核算是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底线,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协同优化是生态用地格局优化的关键;(3)在多尺度视角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生态用地重要性识别、基于情景分析的生态用地动态模拟、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也是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实施的关键。
    森林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吴强,张合平*
    2016, 35(1):  226-233. 
    摘要 ( 710 )   PDF (511KB) ( 396 )  
    森林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特征,通常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其内在价值。为发挥森林的生态与社会效益,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有必要实行森林生态服务补偿制度。现有森林生态服务补偿研究往往侧重于某个方面,缺乏对补偿的理论、机制、成效及其互动关系的探索。本文总结了森林生态服务补偿的最新研究结果,系统梳理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补偿模式、补偿形式、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效率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森林服务功能价值计量评价应结合火灾、病虫害、非法砍伐等风险因子的观念,提议应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公共物品属性实施分类补偿,建议探索小尺度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和激励相容的补偿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科学评价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供参考,为设计合理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火山喷发后植被演替的影响因子
    周胜男1,2,梁宇1*,贺红士3,4,吴志伟1
    2016, 35(1):  234-242. 
    摘要 ( 1055 )   PDF (604KB) ( 538 )  
    火山喷发后的植被演替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共同制约。揭示这一过程及其影响因子对研究火山干扰下的植被演替规律、预测未来植被演替动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分析了影响火山喷发后植被演替的主要因子,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影响火山喷发后植被演替的因子主要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包括残遗种和种子传播,它们为火山喷发后的植被演替提供繁殖体和种源。非生物因子包括火山喷发事件、火山基质、土壤因子和气候因子,它们是重要的外部因子。火山喷发事件分别从火山干扰尺度、严重度和频度3个方面制约植被演替;火山基质类型及其异质性程度决定了植被演替的轨迹,对植被演替动态起主导作用;火山喷发导致土壤和气候环境恶劣,在火山喷发后的早期演替阶段,植被演替速率低,随着土壤和气候环境得到改善,植被演替速率逐渐加快。此外,将模型与“3S”技术相结合在大尺度上研究火山喷发后的植被演替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漂移风险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牟文雅,贾艺凡,赵宗潮,郭维维,陈法军*
    2016, 35(1):  243-249. 
    摘要 ( 727 )   PDF (669KB) ( 359 )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培育成功。转基因作物以其抗病虫、抗除草剂、优质高产及环境友好型等优良性状被广泛种植,而随之引起的一系列生态风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外源基因漂移导致的生态风险问题是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转基因作物19年的商业化种植过程中,外源基因漂移风险管理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更不容忽视。本文对转基因作物的花粉介导、种子介导、根际分泌物和无性繁殖器官介导等4种外源基因漂移的主要途径及其引起的生态风险和相关控制技术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评价及生产中的科学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与技术
    基于生态红线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江西省为例
    杨姗姗1,2,邹长新1*,沈渭寿1,沈润平2,徐德琳1
    2016, 35(1):  250-258. 
    摘要 ( 968 )   PDF (3306KB) ( 540 )  
    生态红线是对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空间区域,也是实现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结合现有的生态保护地区,划定江西省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为59608.16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5.71%。然后以生态红线区域作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江西省生态安全格局,确定了生态廊道、辐射通道、生态战略节点等生态安全格局组分的空间分布,并划分为低、中、高3种水平生态安全格局。其中低水平安全格局面积为78285.47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46.89%;中水平安全格局和高水平安全格局面积分别是49405.89和23104.93 km2,各占研究区面积的29.59%和13.84%。
    基于云模型的淮北平原麦田喷药(肥)气象适宜度评价
    李德1*,杨霏云2,孙义1,王琳佳3,吴觅
    2016, 35(1):  259-268. 
    摘要 ( 667 )   PDF (1031KB) ( 276 )  
    麦田喷药或喷肥气象适宜度评价对农事活动科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淮北平原影响麦田喷药(肥)活动实施的气象因素主要是降水、气温、风速和土壤湿度条件。依据气象和土壤条件对麦田喷药(肥)活动影响的经验指标,基于云模型理论对影响喷药(肥)活动的气象条件分别建立4个云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4个影响因素的隶属度进行综合,得到影响麦田喷药(肥)的综合气象适宜度,并由云模型理论建立其“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的4个等级的评价云模型,用于评价喷药(肥)活动的气象适宜度等级。检验表明:评价模型与实际相符,可用于喷药(肥)活动的气象适宜度评价;在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上,该模型可以用于喷药(肥)活动气象适宜度的等级预报。
    利用137Cs大气沉降通量估算土壤侵蚀速率的可行性研究——以辽东湾地区为例
    张克新,潘少明*,徐仪红,曹立国,郝永佩,吴孟孟,任珊,黄亚楠
    2016, 35(1):  269-274. 
    摘要 ( 532 )   PDF (446KB) ( 156 )  
    利用日本东京和秋田地区1957—2008年的137Cs年沉降数据和降水数据,对辽东湾地区137Cs的大气沉降通量进行估算;通过建立模型,对用137Cs大气沉降通量来估算土壤侵蚀速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辽东湾地区137Cs的大气总沉降通量为1614 Bq·m-2;利用该值估算出该区域的年均土壤侵蚀速率为17.39~38.92 t·hm-2·a-1,而采用杨浩等(2000)的质量平衡模型估算出该地区年均土壤侵蚀速率为11.97~44.94 t·hm-2·a-1;本文计算结果的变异系数为30.5%,低于杨浩等(2000)估算结果的变异系数49%。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测大气沉降通量背景值(1845 Bq·m-2)得出的结果进行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137Cs大气沉降通量来估算土壤侵蚀速率是可行的,有利于简化估算土壤侵蚀速率的方法并提高其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