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5-11-10
    目录
    目录
    2015, 34(11):  0. 
    摘要 ( 415 )   PDF (477KB) ( 452 )  
    研究报告
    黄河三角洲不同湿地群落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生境适应策略
    张森1,刘福德1**,刘庆2,3,刘玉虹4,李德生1
    2015, 34(11):  2983-2989. 
    摘要 ( 716 )   PDF (613KB) ( 569 )  
    选取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盐地碱蓬(Suaeda sals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柽柳(Tamarix chinensis)3种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植物N、P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及N/P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 盐地碱蓬地上部分N含量,地下部分N、P含量均小于芦苇和柽柳群落,柽柳地上部分P含量、N/P值均大于芦苇和盐地碱蓬群落。3种典型湿地群落N含量均呈现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的规律,说明植物会将有限的氮资源优先分配给地上部分光合器官;盐地碱蓬与柽柳地上和地下部分磷含量变化趋势相反,这种差异说明处在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生活史策略不同。与木本植物柽柳不同,草本植物芦苇和盐地碱蓬N/P均表现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的特征,这与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相对生长速率较大有关。土壤中N含量、N/P垂直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土壤磷的垂直变化特征不明显。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源)植物(库)之间N、P相关性较弱,说明除了土壤条件,滨海湿地氮磷化学计量格局还与植物自身的生理调节有关。
    光辐射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毋洁,余琴,梁德飞,张晶然,李谆,张世挺**
    2015, 34(11):  2990-2994. 
    摘要 ( 806 )   PDF (454KB) ( 513 )  
    光照对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有显著作用。然而,在太阳辐射强度大、高寒湿润的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光辐射在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试验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自然光照和遮光2种处理下10种高寒草甸常见物种(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瑞苓草Saussurea nigrescen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矮藨草Scirpus pumilus)叶片凋落物分解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物种凋落物的木质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珠芽蓼木质素含量最高(达29.44%),黄帚橐吾木质素含量最低(为4.91%);(2)整体上,遮光显著降低了凋落物质量损失率,而光照的影响程度也因物种而异;(3)无论在自然光照还是在遮光处理下,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木质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遮光明显降低木质素质量损失率,其降低程度也因物种而异。
    晋中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物多样性
    王应刚**,梁炜,张婷,苏尚军,祝振华,刘斌
    2015, 34(11):  2995-3001. 
    摘要 ( 713 )   PDF (1568KB) ( 319 )  
    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明显影响植物多样性,因此探讨和分析其影响机理和规律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晋中盆地为研究对象,选取林地、内陆滩涂、果园、墓地、田坎及公路用地共6种土地利用类型(简称地类)随机抽取样地,然后在样地上设置调查样方,采用Jaccard相似性指数、Gleason丰富度指数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地类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墓地与田坎的群落植物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Jaccard相似性指数值为0.552;果园与公路群落植物物种组成相似性最低,Jaccard相似性指数为0.216;各种地类上植物的Gleason丰富度指数算术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墓地>田坎>内陆滩涂>林地>果园>公路用地;t检验结果显示,林地与内陆滩涂、林地与果园、林地与墓地、内陆滩涂与果园、墓地与田坎之间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他地类两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人为干扰强度不同是造成不同地类植物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江西武夷山黄岗山西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郭英荣,雷平**,晏雨鸿,袁荣斌,吴淑玉,李剑萍
    2015, 34(11):  3002-3008. 
    摘要 ( 820 )   PDF (527KB) ( 495 )  
    武夷山脉是我国大陆东南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关键地区,其主峰黄岗山西北坡具有典型的垂直带谱。为探讨其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依植被类型于黄岗山西北坡设置5个海拔梯度(900~2000 m,从低到高分别记为海拔梯度1、2、3、4、5),采用α和β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随海拔的上升,样地物种的平均科数、平均属数、平均种数和乔木的平均株数及其种数均呈下降的趋势,且海拔梯度1与海拔梯度3、4及5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群落α多样性指数在海拔梯度上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Gleason丰富度指数海拔梯度间差异性与物种平均种数一致,Shannon多样性指数只有海拔梯度1与海拔梯度5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差异不显著。而群落β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平均密度在海拔梯度上呈先减小后增大的“V”型变化。乔木的多样性指数未表现出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性表现一致。综合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密度结果表明:低海拔梯度的植被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中海拔梯度的植物密度最低。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铁军1,2**,李燕芬3,王霞3,白凤麟1,崔方天1,金山1,2
    2015, 34(11):  3009-3015. 
    摘要 ( 817 )   PDF (550KB) ( 547 )  
    在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的基础上,运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方法对该地区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森林群落各层片之间的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栖息地森林12个群丛的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2)栖息地森林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R)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H)、Hill多样性指数(N1N2)、Alatalo均匀度指数(E)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λ)与H的变化呈相反趋势。(3)栖息地森林群落内乔、灌和草3层的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层片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但各片层的均匀度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差异较大,而乔木层和草本层均匀度在各群落间差异较小。
    高山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沿海拔梯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崔海军,王根绪**,杨燕,杨阳
    2015, 34(11):  3016-3023. 
    摘要 ( 963 )   PDF (677KB) ( 416 )  
    为了探索青藏高原湿润地区草地的演变规律和未来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雅家埂高山带不同海拔草地为对象,研究了草地群落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并分析了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对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1)沿海拔梯度草地群落特征具有明显分异,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呈现显著降低,而地下生物量和群落的根冠比呈现显著增加。群落多样性指数在较低海拔间呈现显著变化,而在较高海拔间变化不明显。总体而言,随海拔升高群落多样性增大,均匀度增大。(2)不同海拔群落特征差异主要由气候因子控制,且温度起主导作用,土壤因子的解释度可忽略。(3)整个海拔梯度上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生物量呈负相关关系,支持根竞争和光竞争假说。
    广西石山人工林灌草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黄小荣**,何峰,庞世龙,侯远瑞,陆国导
    2015, 34(11):  3024-3033. 
    摘要 ( 685 )   PDF (773KB) ( 478 )  
    以广西石山人工林群落调查数据为材料,采用双向指示种分类(TWINSPAN)、冗余分析(RD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9个生境变量、1林分类型因子与石山人工林多样性、草本和灌木植物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坡位是影响石山人工林物种组成多样性的最主要因子,露石率和坡度对石山人工林林下有害物种分布影响最大。石山人工林林下植被组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生境因子(解释率23%~55%),而树种选择是次要因素(解释率11%~17%)。石山梯地人工林的有害草本种类多于坡地,梯地的有害灌木种类少于坡地。石山人工林的有害植物种类少于封山育林地。
     
    湖南大围山杜鹃灌丛木本植物种群空间格局
    张旭1,李家湘1,2**,喻勋林1,谢宗强2,寻院3
    2015, 34(11):  3034-3039. 
    摘要 ( 667 )   PDF (472KB) ( 480 )  
    以大围山山顶杜鹃灌丛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15 m×15 m的样地。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的t检验对杜鹃灌丛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负二项式参数、丛生指数、平均拥挤度指数、聚块性指数、扩散指数、格林指数和Cassic指数分析了群落内木本植物的聚集强度。结果表明:14种常见木本植物(如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湖南白檀Symplocos hunanensis、四川冬青Ilex szechwanensis)中,有85.7%的物种表现为聚集分布格局;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非优势种群直角荚蒾(Viburnum foetidum var. rectangulatum)、水马桑(Weigela japonica var. sinica)、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的聚集强度大于优势种群杜鹃、湖南白檀等;植物对山顶温凉湿润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种子扩散方式、萌生能力和耐荫特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干扰是决定杜鹃灌丛木本植物空间格局的主要驱动因子。
     
    北京地区黄檗种群数量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宋超1,余琦殷1,于梦凡1,邢韶华1**,刘润泽2,曲宏2,黄三祥2
    2015, 34(11):  3040-3049. 
    摘要 ( 837 )   PDF (613KB) ( 395 )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为我国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北京地区黄檗多散生于阔叶林中,数量稀少,为了解北京地区黄檗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促进种群扩繁,在北京百花山、松山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共设置了12个20 m×20 m的样地,从种群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空间分布格局等3个方面分析了黄檗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黄檗幼龄期个体数较多,中龄期个体数相对稳定,老龄期个体数量稀少,倒“J”的径级结构表明黄檗种群总体属于增长型种群;但局部小种群的径级结构组成比例差异很大。2)在整个黄檗种群的静态生命表中有3个死亡率高峰,第一个是从幼树阶段至小树阶段,第二个是从小树阶段至大树阶段,第二阶段死亡率最高,第三个是大树阶段的末期;3)黄檗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集群分布,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受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种群发展过程中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因此,调整局部种群的径级结构,采取促进黄檗小树集群分布的措施是促进其种群扩大的重要环节。
    陕西子午岭林区人工油松幼树的表型多样性
    王贤,王孝安**,朱云云,邓美皎
    2015, 34(11):  3050-3056. 
    摘要 ( 608 )   PDF (462KB) ( 425 )  
    为研究陕西子午岭马栏林区人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幼树的表型变异特征,选取种植于草地、灌木丛、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林的4种人工油松幼树种群,对其针叶及枝条的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油松幼树种群的7个表型性状(针叶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及当年生枝条的长度、基径、着生针叶数)在种群内及种群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2.88%,大于种群内的27.12%,表明种群间变异是油松幼树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不同种群所处的环境差异是油松幼树表型变异的主要原因;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9.74%,性状离散程度居中;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叶宽不相关,其他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4种人工油松幼树种群划分为3类。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对草本植物地上特征的影响
    王希义1,徐海量2**,潘存德1,凌红波2
    2015, 34(11):  3057-3064. 
    摘要 ( 669 )   PDF (870KB) ( 399 )  
    根据2014年在塔里木河下游5个断面30个植物样地的调查,获取了草本植物群落的特征资料,并记录了相应的地下水埋深数据。根据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对研究区内草本植物地上生态特征与地下水埋深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随着离河道距离的加大,地下水位逐渐降低,草本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小,盖度降低,结构趋于简单,地下水位6~7 m时草本分布十分稀少;2)地下水埋深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以及地上含水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草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地上含水率也呈减少的趋势,但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不明显;3)生态输水使距河道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位升高明显,在纵向和横向上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生态输水的影响范围逐渐加大,植被的响应也很显著,长势出现明显好转,多样性与盖度均有所增加。
    琵琶柴不同分支序级根系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坡向差异
    郑慧玲,赵成章**,冯威,韩玲,徐婷,段贝贝
    2015, 34(11):  3065-3071. 
    摘要 ( 656 )   PDF (691KB) ( 349 )  
    生物量分配模式影响植物获取资源以及竞争能力,不同序级根系分支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理解植物的表型可塑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ArcGIS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全根系挖掘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荒漠草原不同坡向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1~3级根系的生物量分配格局。结果表明:不同坡向草地群落的盖度、密度、高度、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呈不同的变化趋势(P<0.05),琵琶柴种群的密度、高度和根冠比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P<0.05);随着坡向由南坡转向西坡、东坡和北坡,琵琶柴1级根生物量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2级和3级根生物量比例呈逐渐减小趋势(P<0.05);琵琶柴1级根生物量的增加速度大于2级和3级根的增加速度,2级与3级根生物量近等速增长。不同坡向琵琶柴根系合理权衡各级根系资源配置模式,反映了异质生境中植物种群应对资源多重竞争的环境适应机制。
    行距对晚播冬小麦群体的调节效应
    薛盈文1,2,王志敏1,张英华1**
    2015, 34(11):  3073-3078. 
    摘要 ( 682 )   PDF (693KB) ( 270 )  
    为了明确行距对晚播冬小麦群体的调节效应,在2011—2013年度,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晚播条件下设置3个行距处理(12、20、30 cm),比较了不同行距类型群体生育后期的冠层结构和冠层下部环境的差异、群体内植株个体性状及变异程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行距缩小至12 cm,群体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提高,中上部冠层的光能截获显著增加、冠层下部的漏光损失显著减小;与20 cm和30 cm行距相比,12 cm行距群体内部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0.9和2.5 ℃,相对湿度增加0.3%和0.9%;行距缩小后,群体内单株性状的变异程度缩小,穗长和小穗数显著增加,单株穗粒重变异系数缩小,群体产量的稳定性提高,产量增加7.8%~24.5%。研究认为,窄行距(12 cm)播种有利于提高华北平原干旱缺水地区晚播冬小麦的群体产量。
     
    长期施肥对早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
    董春华1,2,曾希柏3**,文石林2,高菊生2
    2015, 34(11):  3079-3085. 
    摘要 ( 639 )   PDF (485KB) ( 386 )  
    利用1982年布置的双季稻红壤稻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于2011年研究了在无机肥(化肥NPK)与有机肥(M)氮磷钾养分等量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无机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下早稻生长发育、早稻产量及稻田杂草群落变化。结果表明:施肥能促进早稻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增加施肥用量和均衡肥料及养分种类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早稻生长发育和稻谷增产;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施用氮肥,其次是磷肥,才能使红壤稻田早稻增产。施肥处理中,单施有机肥最能提高早稻杂草密度和促进早稻杂草生长,配施处理中,有机无机均衡配施最能促进早稻杂草生长,还能遏制恶性杂草繁殖;与单施有机肥或化肥相比较,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普遍降低早稻杂草群落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化肥尤其是化肥氮的施用对早稻杂草群落的多样性、优势杂草和均匀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早稻分蘖盛期杂草生物量一定程度上还能表征早稻稻谷产量。
    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唐杉1,王允青1**,赵决建2,张智3,吴立蒙3,曹卫东4
    2015, 34(11):  3086-3093. 
    摘要 ( 612 )   PDF (661KB) ( 433 )  
    根据多年定位试验(2008—2013年),研究了紫云英还田对作物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双季稻产量与土壤养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年定位试验中,早稻紫云英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同时对晚稻产量的提高也存在显著后效;早稻紫云英还田减小了双季稻产量年度间变异系数,使水稻产量更为稳定;多年水稻产量随着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早稻紫云英还田对土壤的培肥是水稻产量增长、产量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等量氮素投入情况下,紫云英氮对土壤全氮、有机质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化肥氮;可见紫云英作为绿肥,同时兼有提供当季速效养分效果和培肥土壤的长期作用;紫云英作为绿肥还田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同时通过提升稻田土壤肥力,进而使稻田生产力更加稳定。

     
    广西药用野生稻内生细菌多样性及促生作用
    阳洁,秦莹溪,王晓甜,尹坤,江院,袁涛,谭志远**
    2015, 34(11):  3094-3100. 
    摘要 ( 689 )   PDF (608KB) ( 438 )  
    以广西药用野生稻为材料,采用两种选择性的无氮培养基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应用ISPCR指纹图谱方法对所分离到的内生细菌进行聚类分析。选取每个类群的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生理生化鉴定,通过菌株接种水稻对所分离的内生固氮菌进行促生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药用野生稻中分离纯化69株内生细菌,其中有26株内生固氮菌,其固氮酶活性在0.60~46.71 μmol C2H4·mL-1·h-1。通过ISPCR指纹图谱分析将所有供试菌株聚为11个类群及1个单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表明,所分离的内生固氮菌属于艾德昂菌属(Ideonella spp.)、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及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argimobile),植物内生细菌有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大田根瘤菌(Rhizobium daejeonense)、沙芬西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过氧微杆菌(Microbacterium paraoxydan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barcinonensis)及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等,表明广西药用野生稻内生细菌具有多样性。各内生细菌的代表菌株均具有溶磷解钾能力,其中yy34具有很强的溶磷能力,yy19、yy26及yy29具有较强的解钾能力。此外,yy05、yy16、yy19、yy25、yy29、yy34及yy49共7株菌能分泌生长素。将各内生固氮菌的代表菌株接种水稻后对水稻有着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叶长增加了23.0%~45.2%,根长增加了19.8%~36.2%,分蘖数增加了59.9%~119.8%,全株鲜重增加了101.4%~257.0%,全株干重增加了68.4%~101.7%,根重增加了122.2%~188.9%。
    不同草原类型针茅根部可培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胥婷1,2,杨丽强1,2,宋宇3,李新宇1,张惠文1**
    2015, 34(11):  3101-3110. 
    摘要 ( 716 )   PDF (646KB) ( 440 )  
    为了研究我国北方草原针茅根部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与功能,从新疆、甘肃、内蒙3省区6个草原样地(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戈壁、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采集针茅根样品。通过严格的表面消毒和平板分离,共获得针茅根部内生细菌200株,分布在4门7纲28属。其中,芽孢杆菌属细菌为针茅根部绝对优势属,约占总菌株数的1/2。在戈壁采集的样品中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属,其余5个样地样品中均以芽孢杆菌属为优势属。亚高山草甸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覆盖的属最多,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而高山草甸覆盖的属最少,Shannon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最低。各样地间内生细菌种群相似性系数在0.25~0.61,其中高山草甸与其他草原类型的相似性系数均很低,为0.25~0.33,其次是戈壁和荒漠草原的相似系数。另外,在200株内生细菌中,73株具有产生IAA的能力,35株有溶磷活性,23株有拮抗病原真菌的能力,20株有固氮活性,6株具有解钾活性。从样地分布来看,各样地产IAA的菌株也最多,尤其是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和荒漠草原。溶磷菌株在高山草甸所占比例较大,拮抗菌株在亚高山草甸所占比例较大,而固氮菌在荒漠草原所占比例较大,解钾菌株在各样地所占比例均较小。各功能菌株分布在25个属中,多样性较高,其中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具有多种功能菌株,在各样地所占比例也较高,可能是针茅根部重要的内生细菌。本研究还获得了14株生物学功能较强的菌株,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夏玉米叶片含水率及光合特性对不同强度持续干旱的响应
    王秋玲1,周广胜1**,麻雪艳1,2
    2015, 34(11):  3111-3117. 
    摘要 ( 730 )   PDF (689KB) ( 421 )  
    基于七叶期开始的夏玉米全生育期不同强度的干旱发生发展模拟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强度的干旱发生发展对夏玉米叶片含水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夏玉米生育期内叶片含水率随干旱发生发展呈线性下降趋势,并与土壤相对湿度通过0.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可表征玉米的受旱程度。玉米全生育期内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干旱的发生发展呈显著下降趋势,且不同强度干旱的影响差异随时间推移而减小;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则随干旱发生发展呈升高趋势,且随着干旱的发展不同强度干旱间的差异呈增加趋势。玉米全生育期内均出现了光合作用由气孔限制向非气孔限制的转换,转换时间分别为46、38、30和35 d,与干旱强度及持续时间呈反比。
    光强对杂交泡桐光合生理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楠,李芳东,叶金山**
    2015, 34(11):  3118-3124. 
    摘要 ( 641 )   PDF (598KB) ( 302 )  
    以杂交泡桐毛白33(即TF33)及其回交一代(BC-1(194)和BC-1(192))为材料,通过人工模拟旷地、林窗和林下3种光环境(分别为全光照L0、50%全光照L1、25%全光照L2),比较了不同光强下泡桐回交一代及其亲本TF33叶片的光合能力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1)遮荫后杂交泡桐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日平均Pn随遮荫程度增加显著降低(P<0.05)。L0条件下,BC-1(194)和BC-1(192)的日平均Pn未表现出杂种优势;L1条件下,BC-1(192)和BC-1(194)的日平均Pn杂种优势率(RH)分别为2.23%和3.67%;L2条件下,BC-1(192)的日平均Pn高于TF33,但差异不显著,BC-1(194)则表现为杂种劣势。(2)L0条件下,TF3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最大,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最小;L1条件下,BC-1(192)的Pmax、LSPAQY最大,LCP和Rd最小;L2条件下,虽然BC-1(194)和BC-1(192)的Pmax低于TF33,但其LCPRd值也低于TF33。(3)L0条件下,TF33、BC-1(194)和BC-1(192)各荧光参数差异不显著;L1条件下,3个无性系的qPqN差异显著,BC-1(192)的热耗散最弱,光合能力最强;L2条件下,BC-1(192)和TF33的qP差异不显著,BC-1(194)与TF33差异显著,BC-1(192)的Fv/FmF0ETR与TF33、BC-1(194)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TF33、BC-1(194)和BC-1(192)虽均对弱光有一定的调节适应机制,但在全光照下生长最为适宜,遮荫使植株的光合能力显著降低,光照不足成为其生长的决定性限制因子。在低光照(L1)条件下,BC-1(194)和BC-1(192)较其亲本TF33有光合优势。
    乌兰布和沙漠中国沙棘果实成熟期茎干液流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黄雅茹1,2,辛智鸣1,2,罗红梅1,罗凤敏1,2,马迎宾1,2,葛根巴图1,2,李新乐1,2,孙非1,郝玉光1,2**
    2015, 34(11):  3125-3131. 
    摘要 ( 684 )   PDF (717KB) ( 354 )  
    利用TDP液流测量系统和自动气象站对乌兰布和沙漠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subsp. sinensis Rousi)的液流变化及其环境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沙棘的茎干液流速率呈“几”字宽峰曲线,昼夜变化明显,夜间仍有低值液流;液流启动时间为8:00,在10:00左右达到峰值,峰值大小为227.94~307.86 g·h-1,至21:30基本下降到了极低值(11.04~26.29 g·h-1)。沙棘液流速率变化趋势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相吻合。晴天液流速率较大,变化幅度也大,变幅在300 g·h-1以上;阴雨天液流速率变化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沙棘液流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太阳总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以及风速。另外,沙棘液流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但叶片蒸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滞后液流峰值出现时间3 h。
    樟子松和油松根叶对春季干旱胁迫的响应
    王凯**,郭晶晶,王冬琦,刘爽,倪盼盼
    2015, 34(11):  3132-3138. 
    摘要 ( 736 )   PDF (517KB) ( 470 )  
    以成年樟子松和油松为对象,分析春季干旱胁迫对叶片和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比较2个树种在干旱胁迫下的响应程度和受伤害大小。结果表明:樟子松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油松(P<0.05),根系活力、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及CAT活性、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显著高于油松(P<0.05)。樟子松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油松(P<0.05),而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油松(P<0.05)。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在叶片中显著大于根系(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活性在樟子松叶片中显著小于根系(P<0.05),POD活性在油松叶片中显著低于根系(P<0.05)。上述结果表明,春季干旱胁迫下,樟子松比油松做出了更积极的响应,叶片和根系的响应关系不对应,干旱胁迫对油松叶片伤害更大,而对樟子松根系伤害更大。
     
    海南省辣椒春季干旱灾害等级指标
    张蕾1,3,霍治国1,2**,陈汇林4,吴翠玲4
    2015, 34(11):  3139-3145. 
    摘要 ( 627 )   PDF (585KB) ( 355 )  
    以辣椒品种海泡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大棚人工控制方式,在春季分别设置持续干旱日数(10、15、20、25、30、35、40、45、50 d)和补水量(0、2、4、6、8、10、12、14、16 mm)2因素9水平的干旱均匀试验,分析了各处理对辣椒死苗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确定了辣椒春季干旱灾害致灾因子和等级指标。结果表明:辣椒死苗率与20 cm土壤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r=-0.73);辣椒死苗率与持续干旱日数的回归关系显著,与补充水量的相关性较小,持续干旱日数可以作为辣椒春季干旱指标;随着持续干旱日数的增加,辣椒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辣椒相对产量损失呈明显加重趋势;辣椒轻度、中度、重度干旱灾害等级的临界值分别为持续干旱日数27、32和36 d,经对比验证,该干旱灾害等级指标与历史灾情相符。
     
    大叶藻实生幼苗的盐度适宜性
    徐强,牛淑娜,张沛东**,张秀梅,方超
    2015, 34(11):  3146-3150. 
    摘要 ( 568 )   PDF (531KB) ( 370 )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9个不同盐度处理(5、10、15、20、25、30(对照)、35、40、45)对大叶藻实生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大叶藻实生幼苗的盐度适宜性。结果表明:经30 d培养试验,盐度5和10处理组实生幼苗很快腐烂,仅存活10 d,盐度20~45处理组的幼苗存活率在49%~58%,显著高于盐度5~15处理组(P<0.05);盐度20处理组幼苗的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率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叶鞘长、根长和根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单株总叶片面积和叶片生长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盐度15处理组和高盐(35~45)处理组(P<0.05)。适宜性分析表明,大叶藻实生幼苗盐度耐受范围较广,但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仅在盐度20~30,最适生长盐度为20。本研究结果为建立海草实生苗的人工培育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际重要湿地濒危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子
    史沛文1,刘茂松1**,池婷2,盛晟3,徐驰1
    2015, 34(11):  3151-3157. 
    摘要 ( 789 )   PDF (1602KB) ( 370 )  
    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作为野生濒危动物的栖息、繁衍或越冬场所,承载着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功能。本文在300、600和1200 km 3个尺度上,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国际重要湿地濒危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解释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濒危物种丰富度的若干假说中,人类干扰假说具有最高的解释率,其次为能量假说和生境异质性假说。国际重要湿地濒危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温年较差、生境规模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气温年较差和生境规模与国际重要湿地濒危物种丰富度显著正相关,人均GDP与其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有助于在全球尺度上深入理解湿地濒危物种丰富度的成因,对于湿地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以天水市为例
    马利邦1**,范昊2,石培基1,郭晓东3,孟小楠1
    2015, 34(11):  3158-3165. 
    摘要 ( 613 )   PDF (2741KB) ( 392 )  
    基于天水市2013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提取聚落、河流、道路等属性数据,借助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和景观格局分析模型,从县域和市域两个尺度分析天水市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水市县域乡村聚落景观分异明显,秦安县乡村聚落斑块小,但分布密集,村村分离不明显;清水县乡村聚落斑块大,但分布稀疏,村村分离明显。清水县、甘谷县和秦安县聚落斑块复杂、不规则,分布较为破碎,随机分布态势较强;其他县区乡村聚落形态比较简单、规则,破碎程度小,分布较规整。此外,天水市域乡村聚落规模、形态和格局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各乡镇乡村聚落斑块规模与全市平均斑块规模差距小,在临近地域建筑观念和地形特征相似因素的影响下,乡村聚落规模大小有着趋同性;同时,天水市乡村聚落呈现“北部中部沿河密集,东部南部依山稀疏”,具有明显的环境指向性,乡村聚落斑块数目和斑块密度在南北方向上均呈现较明显的“U”型态势,在东西方向上分别为西高东低和中部向东西两侧递减的趋势。
    新疆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植被带变化
    陈海燕1,2,陈亚宁1**
    2015, 34(11):  3166-3173. 
    摘要 ( 602 )   PDF (1522KB) ( 384 )  
    基于近40年5个不同时期的Landsat遥感数据和样地调查资料,对塔里木河干流以荒漠河岸林为主体的植被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干流平均植被覆盖度为15%,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呈上游高(20%)、下游低(9%),北岸高(17%)、南岸低(12%)的特征。植被带宽度也有同样的分布特点;(2)塔里木河干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0.0038·10年-1,但不同河段差异明显,上游增加速度最快,平均增加速率为0.0083·10年-1,中游增加速度为0.0013·10年-1,而下游呈现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003·10年-1;(3)从不同植被覆盖等级来看,塔里木河干流以中低植被覆盖度所反映的荒漠河岸林呈减少和退化趋势,以高植被覆盖度所反映的耕地和人工植被面积呈增加趋势;(4)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植被带宽度和覆盖度的增加是由研究区内人工绿洲扩大所致,是以牺牲下游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华南地区温度变化及其对登革热传播时间的影响
    杜尧东1**,吴晓绚2,王华1
    2015, 34(11):  3174-3181. 
    摘要 ( 771 )   PDF (2606KB) ( 477 )  
    根据华南地区110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温资料,以及RegCM4区域气候模式RCP情景下未来逐日气温预估数据,采用Ross-Macdonald疾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五日滑动平均等方法和ArcGIS技术,研究了华南地区温度变化及其对登革热传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21 ℃可作为适宜登革热传播的下限温度指标,1961—2012年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14 ℃·10 a-1的速率显著上升,1997年发生了突变;与1981—2010年平均值相比,2020s、2050s和2080s华南地区温度增幅在RCP4.5情景下分别为0.8、1.3和1.7 ℃,RCP8.5情景下分别为0.9、1.7和2.9 ℃;气温突变后(1997—2012年)全年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日数、终年流行区面积分别较突变前(1961—1996年)增加了10 d和408 km2;与1997—2012年平均值相比,2020s、2050s和2080s全年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日数在RCP4.5情景下分别增加了10、15和20 d,RCP8.5情景下分别增加了15、25和40 d,终年流行区面积在RCP4.5情景下分别增加了3962、5436和8260 km2,RCP8.5情景下分别增加了4536、8780和20680 km2。
     
    滨海湿地水鸟飞行阻力格局及空间管制策略——以深圳市深圳湾为例
    林永红1,徐鹏1,廖星2,王勇军3,栾胜基1**
    2015, 34(11):  3182-3190. 
    摘要 ( 919 )   PDF (2434KB) ( 452 )  
    深圳市滨海湿地是国际水鸟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快速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的区域,然而建筑密集的城市区域已极大影响到水鸟飞行过程。本文以深圳湾为例,从水鸟觅食飞行过程出发,选取指示物种(小白鹭和琵嘴鸭),结合水鸟回避行为特征,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描述水鸟真实飞行运动的阻力表面,分析了城市区域对水鸟飞行过程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城市结构对水鸟飞行过程的影响程度,最终建立包含低、中、高3种阻力飞行区的综合水鸟飞行阻力格局,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策略,以维持水鸟在城市内的飞行过程,由此阐明城市化对生物过程的作用机制对于解决可持续城市建设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CPUE时空分布及其与关键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闫敏1,2,张衡1**,樊伟1,靳少非1,3,杨胜龙1
    2015, 34(11):  3191-3197. 
    摘要 ( 805 )   PDF (1235KB) ( 500 )  
    根据2009—2012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延绳钓生产统计数据及遥感获取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Chl-a)和海面高度距平(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SSHA)等环境数据,分析了长鳍金枪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of fishing effort, CPUE)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鳍金枪鱼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4° S—28° S、158° E—176° E附近海域;长鳍金枪鱼渔场CPUE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3月CPUE值较低(<12.5尾·千钩-1),随后逐渐增加,至7月达到最大值为18.1尾·千钩-1,而8—12月基本呈逐渐降低趋势;1月渔场重心位于16° S、168° E附近海域,2—3月向西北偏移,而在3—7月逐渐向东南方向转移,8月以后开始逐渐回撤至西北方向,在9—12月渔场重心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主要位于15° S—16° S、168° E—169° E海域;总体来说,长鳍金枪鱼中心渔场最适SST为27.0~30.5 ℃,次适SST为20~24 ℃;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02~0.08 mg·m-3,最适海面高度距平为3~23 cm。
    单一与复合砷锑处理对波士顿蕨富集与转化砷和锑的作用
    王晓丽1,2,杨芬1,3,韦朝阳1**,涂书新2,刘金鑫1,3
    2015, 34(11):  3198-3204. 
    摘要 ( 687 )   PDF (733KB) ( 433 )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单一和复合砷锑处理对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tata L.)植株各部位及其亚细胞砷锑富集和形态转化的影响,以期查明植物体内砷与锑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一和复合处理条件下,波士顿蕨各部位砷锑含量均有显著的增加,砷含量表现为根>叶柄>羽叶,锑含量表现为根>羽叶>叶柄。与20 mg·L-1单一Sb(III)处理相比,复合处理条件下,随着砷的同时加入(10 mg·L-1 As)植株各部位锑含量出现下降,同时根部细胞器中的锑出现向细胞壁与胞液转移、而羽叶与叶柄出现由细胞壁向其他两个亚细胞组分转化的现象;与10 mg·L-1单一As(III)处理相比,复合处理条件下,锑的加入(20 mg·L-1 Sb)显著降低了波士顿蕨各部位砷的含量,同时促进了根部细胞壁中的砷向胞液与细胞器转移,以及羽叶与叶柄胞液处砷向细胞壁与细胞器的转移。因此,波士顿蕨体内,砷锑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单一As(III)处理下,波士顿蕨根部以As(V)为主、羽叶主要以DMA为主,而Sb(III)的同时加入则能够促进As(III)更多地向As(V)和DMA转化;单一Sb(III)处理下,波士顿蕨体内以Sb(III)为主导形态,随着As(III)的同时加入,在波士顿蕨根与叶柄处,As(III)强烈地抑制Sb(III)向Sb(V)转化,相反在羽叶处却会促进Sb(III)向Sb(V)转化。
    白银市不同区域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李有文1,曹春1,2**,巨天珍1,赵旭涛1,3,牟瑞强1,刘思琪1,杜名倬1
    2015, 34(11):  3205-3213. 
    摘要 ( 630 )   PDF (614KB) ( 536 )  
    选取白银市城郊东大沟、西大沟蔬菜地土壤样品共128个,调查了Cu、Ni、Zn、Cr、As、Cd、Hg、Pb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人为影响倍数、主成分分析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法研究评价了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白银市蔬菜地土壤Cu、Zn、As、Cd、Hg、Pb等6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甘肃土壤背景值,其中东大沟Zn、As、Cd和西大沟As、Cd超过了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变异程度和人为影响倍数表明:东大沟Cd、Hg,西大沟Hg、As空间分布非常不均匀,受人为影响最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东大沟Cu、Cd、Pb和西大沟Zn、Cd含量由多种因素控制。地质累积指数(Igeo)表明:白银市蔬菜地Cd、As、Hg、Zn污染程度比较严重,达到了中度污染到强污染,尤其东大沟Cd污染部分甚至达到极强污染,Ni、Cr为无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分析表明:单个潜在生态风险参数(Ei)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为东大沟>西大沟,其中Cd、Hg和As的单个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较高。虽然东大沟蔬菜地重金属污染严重于西大沟,但研究区整体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在逐年减轻。
    枸杞岛瓦氏马尾藻养殖及其对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刘媛媛,张建伟,韩军军,韦章良,吴海龙,霍元子,于克锋,何培民**
    2015, 34(11):  3214-3220. 
    摘要 ( 697 )   PDF (1295KB) ( 405 )  
    研究了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 海区规模化养殖及其对水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瓦氏马尾藻生长适宜水深为1.5~2.5 m,最适水深为2 m;藻体春秋季节生长相对较快,夏季开始衰败,2014年5月养殖和野生藻体均达到最高日特定生长率,分别达6.8%·d-1和5.9%·d-1,且养殖藻体生长及成熟均快于野生藻体;与2013年相比,2014年除1、7号站位外其他站位无机氮(IN)、无机磷(IP)、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整体呈两侧站位高、中部站位低的趋势;溶解氧(DO)质量浓度和透明度(SD)显著升高(P<0.05),其中COD和Chl-a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8.75%和43.51%,且后者最高值仅为1.55 μg·L-1;DO质量浓度和透明度(SD)分别升高了4.52%和8.09%;瓦氏马尾藻养殖后该海域水质明显改善。该研究结果为瓦氏马尾藻栽培及利用大型海藻进行海洋水质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五大连池鲢的生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王继隆1,刘伟1,唐富江1,战培荣1,李培伦1,2,王臣1,2
    2015, 34(11):  3221-3227. 
    摘要 ( 611 )   PDF (769KB) ( 382 )  
    于2013年8—10月和2014年8—10月在五大连池的三池和二池随机采集248尾鲢样本,采用鳞片鉴定其年龄,退算了鲢各年龄段的体长、体质量。采用Keys公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析了鲢体长、体质量的生长规律。根据生长特征指数对比分析了五大连池鲢不同年份之间以及其与长江流域、东北地区水域鲢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五大连池鲢体长、体质量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t=52.992[1-e-0.301(ti-0.064)];Wt=2621.649[1-e-0.301(ti-0.064)]2.901。鲢体长生长速度曲线无拐点,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降低;体质量的生长速度曲线具有拐点,拐点年龄为3.602龄,对应的体长、体质量分别为34.72 cm和769.08 g;对比分析表明,五大连池鲢的生长最为缓慢,鲢在2013—2014年的生长速度要快于2012—2013年的生长。鲢的生长除受到地理种群差异影响外,栖息环境的水温、饵料生物密度以及种内、种间竞争压力也是影响鲢生长的重要因素。
    综述与专论
    干旱导致树木死亡机制研究进展
    代永欣1,王林2,万贤崇1**
    2015, 34(11):  3228-3236. 
    摘要 ( 1579 )   PDF (632KB) ( 775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温上升,干旱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干旱导致树木死亡现象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但干旱导致树木死亡确切的生理学机制还未完全解决,目前仍是研究的热点。近来提出的干旱导致树木死亡的假说主要有:水力学失败假说,认为干旱导致的低水势阻碍植物体内水分的长距离运输,使植物因组织脱水干燥而死亡;碳饥饿假说,认为干旱过程中发生的气孔关闭会限制碳摄取,导致植物体内可利用碳的耗竭;生物攻击假说,认为干旱中的植物易受生物因子(昆虫和病原体)的攻击而死亡。3种假说各自都能解释一定的现象,但又都存在缺陷,主要问题是不能解释所有干旱导致树木死亡的现象。近来的研究越来越关注这些机制之间的共同作用或相互作用,水力学失败、碳饥饿和生物因子之间会相互影响而加重干旱对植物的作用,尤其是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相耦合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本文主要综述这几种致死机制的试验证据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综述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植物物候变化研究进展
    翟佳1,2,袁凤辉1,吴家兵1**
    2015, 34(11):  3237-3243. 
    摘要 ( 974 )   PDF (504KB) ( 897 )  
    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植物物候对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因子的响应做了总结,并对国内外物候研究方法进行概述,特别是综合了近年来国内物候变化研究的文献,对我国植物春季物候变化情况作了统计:全球变化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植被的影响主要是生长季提前,但新疆干旱区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在区域尺度上没有显著提前或者延迟趋势。由于物候研究方法的差异以及研究尺度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建议我国应基于目前的中国通量观测网以及各级生态监测网络,建立统一的物候监测平台,同时完善通量数据提取植物物候信息的方法,特别是阈值判定标准,为分析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乌梁素海湿地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郭嘉,韦玮,于一雷,宋香静,张曼胤,李胜男**
    2015, 34(11):  3244-3252. 
    摘要 ( 663 )   PDF (619KB) ( 422 )  
    本文回顾了乌梁素海湿地近20年来富营养化的研究成果。乌梁素海湿地富营养化主要状况表现为:(1)水体氮、磷平均含量已超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要求;空间分布上,总体特征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局部特征则与植物分布有关;时间分布上,总体受河套地区退水和气温变化影响,局部受植物生长影响。(2)沉积物氮、磷显著富集,氮含量在水平方向上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垂直方向上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磷含量则无一致规律。(3)藻类时空分布与氮、磷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规律。近年来,藻类的过量繁殖常导致“黄苔”暴发。(4)水体有机质显著富集,与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一致。(5)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和水生生物,与氮具有显著的同源性且空间分布特征一致;沉积物有机质显著富集,成为重要内源污染源。今后应加强乌梁素海湿地富营养化机理研究,为乌梁素海湿地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基于环境保护正外部性视角的我国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王娜娜1,武永峰1,胡博1,陈崇娟1,2,刘宏斌3,罗良国1**
    2015, 34(11):  3253-3260. 
    摘要 ( 1017 )   PDF (527KB) ( 413 )  
    通过政策手段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从而调动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并逐步形成为正面激励环保行动与实践的制度安排,这是国际上对于生态补偿的普遍理解。本文立足于生态补偿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额外支付了成本或丧失了发展机会需要给予补偿、以维护环保者持续保护生态环境原动力的特质,阐述了我国生态补偿研究在其定义、理论基础、补偿机制内涵与类型、补偿标准与方式、补偿效果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特别针对当下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需要强化的生态补偿的立法化、补偿标准确立方法的规范化、补偿方式的灵活多元化以及补偿效果持续追踪评价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重金属污染土壤超积累植物修复关键技术的发展
    安婧,宫晓双,魏树和**
    2015, 34(11):  3261-3270. 
    摘要 ( 855 )   PDF (605KB) ( 608 )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同时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众多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中,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以廉价高效、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修复技术之一。本文回顾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并对超积累植物的筛选鉴定、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机制、强化修复措施及植物安全处置与利用等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对该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进行了展望。
     
    方法与技术
    南岭山地抗冰雪灾害常绿树种选择
    王旭**,胡文强,周光益,杨锦昌
    2015, 34(11):  3271-3277. 
    摘要 ( 719 )   PDF (499KB) ( 345 )  
    2008年1—2月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为抗冰雪灾害树种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了选择适宜冰雪灾害受损南岭森林恢复树种,结合广东省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灾后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合理-满意度结合多维价值理论的评价方法,建立树种筛选评价模型,以树种的受损指数、重要值、萌条率和林下更新种丰度等可量化因子为指标,计算各树种的单因素满意度,通过加权法计算其合成合理-满意度,以此筛选出乔木树种甜槠(Castanopsis eyrei)、雷公青冈(Cyclobalanopsis hui)、小红栲(C. carlesii)和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灌木树种广东杜鹃(Rhododendron kwangtungense)、鹿角杜鹃(R. latoucheae)、溪畔杜鹃(R. rivulare)为适宜在南岭山地冰雪灾害后恢复的优良树种。研究结果可为南岭冰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参考,也可为亚热带地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技术储备。
    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姚慧1,钟金城1,姬秋梅2,张成福2,信金伟2,陈智华1**,柴志欣1
    2015, 34(11):  3278-3282. 
    摘要 ( 667 )   PDF (900KB) ( 358 )  
    选用10对ISSR引物对西藏地区17个牦牛类群(或品种)共850头牦牛进行了PCR扩增,利用Popgen 3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3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2条,多态性比率为95%,扩增片段的大小范围在200~2000 bp。17个牦牛类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98,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294,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49,各位点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别,说明17个西藏牦牛类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表明,西藏牦牛大致分为3类:错那牦牛、江达牦牛、工布江达牦牛、康布牦牛、巴青牦牛、类乌齐牦牛、桑桑牦牛、嘉离牦牛、斯布牦牛和隆子牦牛聚为1类;丁青牦牛、聂荣牦牛、帕里牦牛、日多牦牛、桑日牦牛和申扎牦牛聚为1类;仲巴牦牛单独聚为1类。聚类分析结果与牦牛的地理分布大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