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梦, 邢稳, 罗美玲, 王玉峰, 谷学佳, 宋吉青, 娄翼来. 东北稻田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措施下土壤酶群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23-130. |
[2] |
张胜男, 闫德仁, 黄海广, 胡小龙. 短期封育对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60-2867. |
[3] |
李可心, 吴英海, 宛立, 杨静, 荣馨宇, 慕欣廷, 刘峰, 韩蕊. 纳米二氧化钛驱动的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群落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68-4077. |
[4] |
何如, 张双羽, 杨彩红, 王立. 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890-3902. |
[5] |
刘辉,范东芳,黄引娣,伍永钢,胡林娜.
农村混合污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426-2432. |
[6] |
张志龙,陈效民,曲成闯,陈粲,张俊,黄春燕,刘云梅.
生物质炭对黄瓜连作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384-1391. |
[7] |
李瑞瑞,卢艺,王益明,万福绪.
氮添加对墨西哥柏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384-393. |
[8] |
杜雄峰,于皓,王尚,邓晔.
宏基因组方法揭示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响应全球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516-3526. |
[9] |
张贵宗,蔡倩,白伟,梁文举.
玉米种植模式对褐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663-2671. |
[10] |
王涛,马宇丹,许亚东,郭书娟,王维钰,韩新辉,杨改河,王晓娇.
退耕刺槐林土壤养分与酶活性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2083-2091. |
[11] |
李茜倩,张元明.
荒漠藓类结皮斑块中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分布的边缘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2114-2121. |
[12] |
周东兴,李磊,李晶,宁玉翠,曹旭,邬欣慧,荣国华.
玉米/大豆轮作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6): 1856-1864. |
[13] |
郑学昊,孙丽娜,刘克斌,孙家君,王晓旭,郑佳玉,马欣雨,张鸿龄,王辉.
根际促生菌及木质素对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调控和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6): 1807-1814. |
[14] |
张博文,杨彦明,李金龙,陈新宇,张兴隆,徐忠山,刘景辉.
连续深松对黑土水热酶特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323-3332. |
[15] |
唐佐芯,赵静,孙筱璐,尤业明.
氮添加和凋落物处理对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土壤氮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7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