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宁亚洲, 张福平, 冯起, 魏永芬, 丁家宝, 张元. 秦岭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080-3091. |
[2] |
刘彬,许鹏,薛丹丹,安玉亭,鲁长虎.
盐城滨海海堤林中黑尾蜡嘴雀和黑卷尾的巢址选择与生态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186-193. |
[3] |
周煜杰,赵永华,李宛莹.
秦岭北麓生态问题及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218-2227. |
[4] |
董冬,许小天,周志翔,何云核,王存志,石方可,高陆陆.
安徽九华山风景区古树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292-1304. |
[5] |
张东梅,赵文智,罗维成.
荒漠草原带盐碱地优势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307-1315. |
[6] |
苏凯,白红英,张扬,黄晓月,秦进.
基于树轮-气候资料的160多年来秦岭太白山降水变化特征重建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467-1475. |
[7] |
付梦娣,罗建武,田瑜,赵志平,李俊生.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构建与优化——以秦岭地区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4): 1135-1143. |
[8] |
郑晓阳,赵冲,刘青青,冯玉超,朱晨曦,王正宁,刘博.
成熟杉木人工林林下草本层生态位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332-338. |
[9] |
简尊吉,马凡强,郭泉水*,秦爱丽,肖文发.
三峡水库峡谷地貌区消落带优势植物种群生态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2): 328-334. |
[10] |
俞筱押,余瑞,黄娟,陈菊,袁子勇,杨芳.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四药门花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2): 3470-3478. |
[11] |
高娜,李书恒*,白红英,王俊.
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分离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8): 2056-2065. |
[12] |
边坤1,王开锋1*,刘楚光1,司开创2,朱代博2,王志军2.
秦岭周至自然保护区斑羚夏冬季生境选择利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6): 1553-1560. |
[13] |
罗旭1*,吴太平1,2,黄安琪1.
云南高黎贡山两种同域分布雉类冬季的食物分析及取食策略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4): 1003-1008. |
[14] |
孙国俊1,2**,张海艳1,李粉华1,朱叶芹3,季敏1,韩敏1,袁方1,储寅芳4,张桥5.
江苏茶区秋季杂草区系及多样性区域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7): 1860-1870. |
[15] |
侯沁文1,白海艳1,2**,铁军1,2.
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群落生态位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4): 1038-1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