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孔涛, 刘紫薇, 沈海鸥, 王振宇, 王东丽, 孙溥璠, 王翼翔. 辽西北沙地苹果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2): 340-351. |
[2] |
罗扬, 刘书影, 周柳婷, 白莹, 陈军, 林文雄, 吴则焰. 连栽杉木根际土壤镰刀菌属真菌群落变化规律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21-2929. |
[3] |
徐婉芸, 刘琰冉, 梦梦, 于晶晶, 宗诚. 利用红外相机数据分析藏东南地区物种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164-3173. |
[4] |
仵慧宁, 张彩霞, 赵海阔, 张垒垒, 赵莉.
陇中黄土高原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植被演替及其气候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488-2500. |
[5] |
张广帅,闫吉顺,赵全民,于永海,于秀波,张全军,蔡悦荫,宫玮.
辽东湾小凌河口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微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83-2291. |
[6] |
俞伟,金雪梅,江振扬,袁在翔,关庆伟.
土层厚度对种植屋面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2004-2013. |
[7] |
林雅超,高广磊,丁国栋,王学林,魏晓帅,王陇.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45-1454. |
[8] |
邵鹏帅,解宏图,鲍雪莲,梁超.
森林次生演替和土壤层次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55-1463. |
[9] |
范倩倩,赵安周,王金杰,张安兵,裴韬.
1982—2015年黄土高原NDVI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季节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664-1675. |
[10] |
汪沐阳,吉晟男,陈晨,徐文轩,韩雷,杨维康.
道路交通对鹅喉羚昼间集群特征和警戒行为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937-943. |
[11] |
周煜杰,赵永华,李宛莹.
秦岭北麓生态问题及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218-2227. |
[12] |
张志龙,陈效民,曲成闯,陈粲,张俊,黄春燕,刘云梅.
生物质炭对黄瓜连作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384-1391. |
[13] |
任康,郭坤,郑景明,周金星,王进昌.
青藏铁路西格段沿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效益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627-636. |
[14] |
南笑宁,刘旻霞,朱恭,夏素娟,李全弟,蒋晓轩.
黄土高原中部红砂与荒漠锦鸡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354-360. |
[15] |
路花,张美俊,冯美臣,王超,王晓雪,杨武德.
氮肥减半配施有机肥对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660-3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