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9): 2864-2872.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9.019
曾婷婷1,2,张少纯1,何至杭1,吴妙兰1,王艺颖1,莫其锋1,3*
ZENG Tingting1,2, ZHANG Shaochun1, HE Zhihang1, WU Miaolan1, WANG Yiying1, MO Qifeng1,3*
摘要: 氮沉降的加速可能加剧亚热带树种的磷限制。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对磷添加的响应,以苗龄为1年生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不加磷)、低磷(LP,50 kg P·hm-2·a-1)、高磷(HP,100 kg P·hm-2·a-1)3种处理,分析不同磷添加水平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和根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添加促进了马尾松幼苗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高磷处理下,叶、茎、粗根、细根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531%、210%、355%、187%、321%;且马尾松幼苗倾向于提高叶生物量的占比来适应土壤磷浓度的变化。(2)磷添加显著增加了马尾松幼苗各器官的NSC含量,随着磷添加水平的提高,叶片NSC的占比逐渐增加,而茎NSC的占比逐渐降低;根系NSC占比整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均低于对照处理。(3)磷添加显著增加了粗根和细根的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根直径则对磷添加不敏感;在磷添加的条件下,细根采取资源利用型策略。研究表明,马尾松幼苗通过增加各器官生物量、NSC含量,并增加叶片在生物量、NSC含量上的占比来响应外源磷的增加,同时在NSC的分配中存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权衡;磷添加促进了幼苗根系的生长,粗根在响应外界变化时存在一定的内稳性。因此,磷添加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整体呈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