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8): 2557-2566.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8.021
陈子亮1,许勤勤1,杨雲雲2,晏斌2,胡亚林2*
CHEN Ziliang1, XU Qinqin1, YANG Yunyun2, YAN Bin2, HU Yalin2*
摘要: 昆虫取食叶是森林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树木生长、生态系统结构与过程。然而,针对昆虫食叶对亚热带不同树种乔木光合作用、生物量累积及分配的影响依然不清楚。本研究以亚热带森林2种乔木(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幼树为对象,比较昆虫食叶和人为剪叶对幼树的生长、叶光合作用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短期(2个月)内昆虫食叶提高2种幼树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Gs)和初始荧光(F0),而降低胞间CO2浓度、叶绿素a和b含量。在长期(6个月)内,昆虫食叶降低幼树生长与总生物量,但提高根冠比。人为剪叶处理对2种幼树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与昆虫食叶处理相比较小,且对幼树各器官生物量及分配的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发现,香樟幼树各器官生物量与F0值呈显著负相关,柳杉幼树茎生物量与Gs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昆虫食叶引起亚热带2种乔木幼树短期光合补偿效应,提高叶光合速率,但长期而言限制幼树生长和生物量,且人为剪叶模拟昆虫食叶低估昆虫取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