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5): 1581-1591.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5.016
苏娅,王海娟,王宏镔*
SU Ya, WANG Haijuan, WANG Hongbin*
摘要: 为筛选新的镉(Cd)富集植物,将8种菊科植物在含10 mg·L-1 Cd的营养液中培养,发现墨旱莲(Eclipta prostrata)Cd富集最多,进一步设计0、5、15、35和50 mg·kg-1不同Cd含量土壤的盆栽实验,探究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墨旱莲对Cd的富集、耐性和光合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50 mg·kg-1 Cd处理下,墨旱莲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分别为64.01和45.84 mg·k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超过1;Cd在墨旱莲叶片亚细胞中的分布呈细胞壁>可溶性组分>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5 mg·kg-1 Cd处理下墨旱莲株高、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但35、50 mg·kg-1 Cd处理下其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土壤Cd含量在5~35 mg·kg-1时,墨旱莲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50 mg·kg-1 Cd处理显著提高了植物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净光合速率在50 mg·kg-1 Cd处理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墨旱莲地上部Cd含量与叶片CAT活性呈正相关,与MDA含量呈负相关。综上,墨旱莲虽然不是Cd超富集植物,但其富集和转运Cd的能力较强,可用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