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1,王桔红2*,马瑞君2,齐威3,刘坤3,张丽娜4,陈学林4
CHEN Wen1, WANG Ju-Hong2*, MA Rui-Jun2, QI Wei3, LIU Kun3, ZHANG Li-Na4, CHEN Xue-Lin4#br#
摘要: 叶功能性状体现了植物为获得最大化碳收获所采取的生存适应策略。本文研究了粤东89种常见植物叶功能性状包括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的变异特征及其与科类群、生活史属性和生境的关系。89种植物的LA、SLA、LDMC、LNC平均值分别为20.59 cm2、300.149 cm2·g-1、0.2213 g·g-1、2.55%;变异幅度依次是:LA(145.06%)>SLA(97.21%)>LDMC(36.40%)>LNC(27%)。LMDC与SLA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不同科类群间SLA、LDMC差异显著(P<0.05),禾本科植物LDMC最大(0.359 g·g-1)、SLA最小(163.749 cm2·g-1),伞形科植物LDMC最小(0.136 g·g-1)、SLA最大(1091.42 cm2·g-1);藤本和灌木LA显著大于草本植物(P<0.01);科类群能解释LA、SLA、LDMC和LNC变异的26.3%、30.2%、40.9%和13.8%,其次是植物高度和生活型;科类群、植物高度和生活型三者交互作用能解释LA、SLA、LDMC、LNC变异的82.5%、80.9%、79.4%和56.7%;植物分布区、原产地及生境对叶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粤东89种植物叶性状的种间变异主要受物种系统发育史和生活史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