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春燕, 李玉娥, 万运帆, 秦晓波, 张欣禹, 朱波, 胡严炎, 王斌. 节水减氮和品种管理对双季稻CH4的减排效果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3): 724-732. |
[2] |
隋鹏祥, 廉宏利, 王峥宇, 姜英, 齐华, 罗洋, 郑金玉. 旋耕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棕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9): 2049-2060. |
[3] |
熊丽, 邵彩虹, 张文学, Marios Drosos, 周小华, 刘圣孝, 刘增兵, 孙刚, 王少先. 再生稻种植对土壤肥力和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3): 577-583. |
[4] |
吴智泉, 罗忠新, 罗久富, 隋欣, 吴赛男, 罗小林. 石漠化光伏场区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分异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1): 2597-2603. |
[5] |
张义宁, 王俊. 绿肥腐解过程及其对旱作农田土壤碳氮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1): 2613-2621. |
[6] |
席丽, 李思瑶, 夏晓莹, 陈玉雯, 王杰, 马小龙, 米尔扎提·柯尼加里木, 阿丽耶·麦麦提, 王卫霞. 海拔、林龄和郁闭度对天山云杉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477-2485. |
[7] |
雷娇娇, 于存, 田力, 袁伟, 祝静, 姚英. 长枝木霉菌肥优化及其对闽楠幼苗生长、生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3): 473-478. |
[8] |
邱琛, 韩晓增, 陆欣春, 陈旭, 严君, 冯玉钿, 邹文秀. 玉米秸秆还田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2): 287-293. |
[9] |
董姝含, 吕慧捷, 周锋, 张效琛, 何红波, 张旭东, 张威.
玉米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生长季动态变化及其对当季和长期秸秆还田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1): 73-80. |
[10] |
宋佳丽, 王鸿雁, 张淑香, 彭畅, 鲁彩艳, 迟光宇, 陈欣.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黑土农田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1): 108-115. |
[11] |
姚佳璇, 俄胜哲, 袁金华, 车宗贤, 王钰轩, 赵天鑫. 城市污泥农用对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 2120-2132. |
[12] |
卢立华, 李华, 陈琳, 明安刚, 杨予静. 经营模式对马尾松近熟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654-663. |
[13] |
李波, 孙翔龙, 姚名泽, 鲍慧, 王俊皓. 温室秸秆不同还田量条件下DSSAT-CROPGRO-Tomato模型的调参与验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908-918. |
[14] |
林雅超,高广磊,丁国栋,王学林,魏晓帅,王陇.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45-1454. |
[15] |
苏旺,谢蕊蕊,王舰.
秸秆还田对旱作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66-1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