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安婷, 张翔, 王博. 哀牢山亚热带森林内木本植物幼苗叶片数量对虫食强度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6): 1299-1306. |
[2] |
吴鹏, 王腾, 刘永, 李纯厚, 凌娟, 肖雅元, 林琳. 高通量测序分析西沙晋卿岛两种草食性鱼类对大型海藻的摄食差异#br#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6): 1509-1516. |
[3] |
申立泉, 吴佳忆, 周鑫, 吕青昕, 王燕群, 袁乃秀, 孟秀祥. 基于MaxEnt模型的北京周边山区野生狍(Capreolus pygargus)的生境适宜性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555-2560. |
[4] |
贾海燕, 刘晓青, 田农夫, 张芮, 王蓉蓉, 刘灵霞, 史红全. 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春夏季食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2): 470-479. |
[5] |
向荣伟, 达珍, 吴佳忆, 卜向丽, 王静, 鲁庆斌, 郝映红, 盛岩, 孟秀祥. 北京周边山区狍(Capreolus pygargus)的夏季偏好生境特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0): 3252-3258. |
[6] |
邓益娟, 王静, 曾凡刚, 蔡永华, 程建国, 付文龙, 黎勇, 周密, 盛岩, 孟秀祥. 圈养林麝社会等级与粪样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80-186. |
[7] |
冯丹, 高小迪, 李云凯. 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255-265. |
[8] |
刘文爱,薛云红,甄文全,孙仁杰,范航清.
植食性昆虫的组成和波动对红树林群落演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1795-1805. |
[9] |
银利强, 孔业富, 吴忠鑫, 颜云榕, 田涛, 高东奎, 杨军, 吴英超. 南海中西部海域春季三种金枪鱼类的营养生态位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121-4130. |
[10] |
杨志浩,孟玲,李保平.
虫龄对蠋蝽捕食斜纹夜蛾幼虫行为参数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376-3381. |
[11] |
谷先坤,张彤晴,李大命,刘小维,刘燕山,沈冬冬,许飞,王华.
江苏典型水域湖鲚食性对比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3115-3122. |
[12] |
岳文波,郅军锐,张涛,叶茂,侯晓琳.
3种不同类型口器的昆虫取食对菜豆叶片PPO和PAL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342-3350. |
[13] |
赵玉娇,蔡永华,程建国,付文龙,韩红金,乔佳伦,孟秀祥.
圈养雄性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维持社会等级的冲突行为模式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0): 2989-2994. |
[14] |
徐嘉,暴旭,刘振生,高惠,赵唱,孙玉姣,王继飞,滕丽微.
贺兰山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111-118. |
[15] |
何苗1,2,来琦芳1,么宗利1,隋延鸣1,陆建学1,高鹏程1,周凯1*.
pH、温度对缢蛏碳收支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4): 1014-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