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4, Vol. 43 ›› Issue (10): 3086-3094.doi: 10.13292/j.1000-4890.202410.001
张亚峰1*,王颖维1,钱信禹1,杨运军1,游军1,何元方1,2
ZHANG Yafeng1*, WANG Yingwei1, QIAN Xinyu1, YANG Yunjun1, YOU Jun1, HE Yuanfang1,2
摘要: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源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GIS等方法技术,揭示了不同地质建造单元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45.51、42.39、1.26、3.34和0.39 mg·kg-1,其中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锌含量达丰富及以上水平,有效铜含量适中,有效硼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不同地质建造上土壤有效锌含量具有强的空间变异性(CV=130.4%),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明显,土壤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铁和有效铜具有中等强度变异(CV=52.8%~94.2%),变异程度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均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有效锰、有效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硼、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相关性不明显。总体来看,地质建造对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作用具有强的解释性,为区内基于地质建造分区开展土地利用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