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10): 3296-3307.doi: 10.13292/j.1000-4890.202510.030
冯虹毓1,2,张天歌1,2,秦歌1,2,赵永强3,夏露1,2*,安树青1,2*
FENG Hongyu1,2, ZHANG Tiange1,2, QIN Ge1,2, ZHAO Yongqiang3, XIA Lu1,2*, AN Shuqing1,2*
摘要: 为探讨海岸侵蚀动态和防治措施,利用1985—2023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数据集,制作盐城自然保护区潮滩范围的时间序列,对不同年份间的海岸淤涨与侵蚀动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23年,盐城自然保护区呈现由淤涨型海岸(1988—2012年)向侵蚀型海岸(2012—2023年)转变的发展趋势。(2)海岸淤涨主要呈逐渐减缓的趋势,1997—2000年以521.8 hm2·a-1的速率达到峰值。海岸侵蚀则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2003—2009年海岸侵蚀最缓慢,速率为0.7 hm2·a-1。(3)研究区内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湿地面积和互花米草湿地面积分别以501.4和150.2 hm2·a-1的年均速率逐渐增加。(4)海岸净淤涨的互花米草群落和人类活动区域分别占淤涨总面积的69.7%和13.0%;海岸净侵蚀的互花米草群落和人类活动区域分别占侵蚀总面积的34.4%和22.7%。互花米草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发挥了显著的促淤保滩的作用,但在防治措施上应积极加强预警机制,探寻应对海岸带侵蚀的最优盐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