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凌全, 吴倩, 常曼琪, 任玉峰, 汤正阳, 姜伟, 李翀, 戴会超.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东洞庭湖典型沉水植物生境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542-549. |
[2] |
田北辰, 农昀, 黄啸, 谢燕华. 新冠疫情下的鸟类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以香港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5): 1155-1166. |
[3] |
刘玉佳, 彭建, 李刚勇, 韩万强, 刘亮, 关靖云, 巨喜峰, 郑江华. 基于GEE的库鲁斯台草原生态环境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1): 2776-2785. |
[4] |
吴一凡, 艾瑶, 郑忠禄, 庄敏, 丁振华. 厦门四个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成效评估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419-2424. |
[5] |
徐慧, 吕庆, 杨雨荷, 麻坚, 唐雪峰, 徐礼根. 边坡植被重建效果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3): 589-596. |
[6] |
王磊, 胡效卿, 张卓伦, 高雨轩, 张新厚, 王国祥.
不同水深和基质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生理生态适应策略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8): 2421-2430. |
[7] |
杨灿, 魏天兴, 李亦然, 刘晓华, 陈宇轩. 黄土高原典型县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地形分异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6): 1830-1838. |
[8] |
汤姚楠, 周伟奇. 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的资源再利用价值评估——以徐州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430-3441. |
[9] |
蔡露,张鹏,侯轶群,金瑶,姚军,黄应平.
我国过鱼设施建设需求、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292-299. |
[10] |
武海雯,杨秀艳,王计平,刘正祥,朱建峰,张华新.
沙枣改善盐碱土壤养分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527-3534. |
[11] |
刘硕,李品,冯兆忠.
京津冀防风固沙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与对策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 267-274. |
[12] |
张璐1,2,刘碧云2*,葛芳杰2,刘琪1,2,易科浪2,吴振斌1,2.
丝状绿藻生长的环境影响因子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2029-2035. |
[13] |
刘志强1,高吉喜1,2*,田美荣2,栗忠飞2,王亚萍1,童明坤1.
生态修复区植物群落土壤粒径的分维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2): 303-308. |
[14] |
李萍,张修峰*,莫树青.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及其共存对水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6): 1589-1594. |
[15] |
纪海婷1,2,谢冬1,周恒杰1,安树青1**.
沉水植物浸提液组分对三种常见附植藻类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2): 445-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