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8): 2696-2705.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8.010
白云逸1,于君宝2*,栗云召1,周迪1,李雪1,管博1,王雪宏1,杨继松1,曲晨宇1,闫畅1
BAI Yunyi1, YU Junbao2*, LI Yunzhao1, ZHOU Di1, LI Xue1, GUAN Bo1, WANG Xuehong1, YANG Jisong1, QU Chenyu1, YAN Chang1
摘要: 本文借助遥感影像解译,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水文连通指数法评价了近40年来(1986—2023年)黄河口湿地景观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对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本沼泽、河流湿地、灌丛湿地和耕地趋于破碎,景观格局分散;沿海滩涂、水库池塘、养殖池、盐田、建设用地斑块连通性升高,景观格局更聚集和紧凑;湿地水文连通性先下降后上升,水文连通性较差。草本沼泽景观类型的比例指数(PLAND)、平均斑块面积(MPS)与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可能连通性指数(PC)呈显著正相关,斑块破碎化指数(SPLIT)与PC呈显著负相关;沿海滩涂的形状指数(LSI)和SPLIT指数与IIC、PC呈显著正相关;河流湿地的LSI与PC呈显著负相关;养殖池的MPS与IIC呈显著负相关,LSI与IIC、PC呈显著负相关;耕地的景观格局分布与水文连通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会对湿地水文连通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为黄河口湿地的水文连通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黄河口湿地的保护以及水文连通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