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7): 2218-2228.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7.016
杨洪炳1,3,曾立雄1,2,3,雷蕾1,2,3,杨鑫1,3,张佳佳1,3,黄志霖1,2,3,肖文发1,2,3*
YANG Hongbing1,3, ZENG Lixiong1,2,3, LEI Lei1,2,3, YANG Xin1,3, ZHANG Jiajia1,3, HUANG Zhilin1,2,3, XIAO Wenfa1,2,3*
摘要: 研究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及其对管理措施变化的响应,对长江三峡库区估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潜力、改善面源污染问题和柑橘园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长江三峡库区管理措施对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N2O排放通量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及N2O排放的调控机制,选取施肥+光叶苕子覆盖(V)、施肥+清草(T)和不施肥+光叶苕子覆盖(NF)3种管理措施下0~10 c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施肥提高了整体土壤酶活性5.12%,且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的水稳定性14.84%,光叶苕子覆盖则降低了整体土壤酶活性10.31%,而对团聚体稳定性无显著影响。施肥增加了土壤N2O排放通量,而光叶苕子覆盖则相反。土壤N2O与其他气体排放通量之间关联性不强。土壤温室气体和氨气的排放通量,在T和NF处理下易受土壤碳氮比和硝态氮含量影响,而V处理下易受土壤pH和含水量影响。N2O排放通量受土壤总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和碳磷阈值比的显著影响。同时,土壤微生物生长与代谢受氮限制,而施肥和光叶苕子覆盖能降低其氮限制程度,且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温度直接作用于粉粒含量、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来调控N2O的排放通量,且共同解释其变化98.7%。可持续农业管理策略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进而直接调控土壤N2O排放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