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晓雪, 刘志军, 高东丽, 徐成立, 张可欣, 刘宪钊. 雄安新区土壤氮空间分布预测方法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8): 2354-2364. |
[2] |
李文韬, 胡尊英, 张昆, 李丽萍, 仇玉萍, 郭雪莲. 土地利用方式对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6): 1720-1727. |
[3] |
包涛涛, 李丝雨, 王一, 蒋文婷, 蔡延江, 孙连鹏, 栾军伟. 根系-菌根-土壤微生物对毛竹林土壤氮矿化过程的贡献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5): 1234-1242. |
[4] |
胡同欣, 丁海磊, 孙龙. 火干扰对森林土壤氮素循环与转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372-382. |
[5] |
王广昊, 孔星杰, 孙彩丽, 吴攀. 铅锌废渣场周边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6): 1166-1172. |
[6] |
李博, 赵琼, 毛兵, 孙庆业. 我国东部主要类型土壤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2): 3901-3910. |
[7] |
修玉娜, 陈松泽, 李雪英, 姜亚洲, 唐保军, 平仙隐, 范瑞良, 李楠楠, 全为民. 象山港典型生境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结构多样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84-92. |
[8] |
高蝶, 陈赛男, 李思亮, 刘小龙, 李军, 白莉, 杨静, 王中良.
峡谷型水库温度分层期关键界面N2O的产生和释放机理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737-2747. |
[9] |
董鑫媛,郭庆军,魏荣菲,陶正华,田丽艳.
大气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及应用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1022-1032. |
[10] |
张会慧,王世标,王均睿,吴绪叶,马松良,伍一宁,李金博,许楠.
三江平原湿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6): 1679-1687. |
[11] |
赵苗苗,邵蕊,杨吉林,赵芬,徐明.
基于DNDC模型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模拟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1057-1066. |
[12] |
汤文广,周璋,林明献,李意德,骆土寿,陈德祥.
热带森林土壤气态氮损失及其对水分添加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231-3236. |
[13] |
王琼1,卢聪1,2,韩青1,2,范志平1,3*,刘杰4,李法云1,涂志华1,王善祥1,2,赵悦1,2.
太子河流域生境质量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0): 2917-2925. |
[14] |
王邵军1,2*,王红1,李霁航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 118-123. |
[15] |
车荣晓1, 2,邓永翠3,吴伊波4,张静1,王芳1,唐立1,2,李林峰1,马双1,刘瀚科1,赵星1,王艳芬1,郝彦宾1,崔骁勇1*.
生物固氮与有效氮的关系:从分子到群落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 224-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