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4, Vol. 43 ›› Issue (11): 3283-3290.doi: 10.13292/j.1000-4890.202411.013
林静1,2,刘宇2,3*,苏常红1
LIN Jing1,2, LIU Yu2,3*, SU Changhong1
摘要: 造林固碳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有效措施。樟子松是我国北方半干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分布范围覆盖了从内蒙古东部到黄土高原的广大半干旱区。评估和预测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有助于提升对我国半干旱区人工林的增汇效应的认识。选择位于内蒙古半干旱区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收集了研究区所处地带的7个樟子松异速生长方程,结合样地调查获取的单木树高、胸径和树龄数据,估算了樟子松2022年的碳储量,预测了2030年、2040年、2050年和2060年的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树高、胸径随树龄的增加整体呈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过程,分别在树龄为18 a和16 a时接近最大值;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胸径、树高类似;樟子松人工林植被碳储量和增量在20年生左右趋于稳定;2022年樟子松人工林碳密度为0.23~0.87 kg·m-2,预计到2030年为1.2~3.4 kg·m-2,平均增加2.0 kg·m-2;2040年,樟子松人工林碳密度为1.3~3.7 kg·m-2,较2030年,年均增加0.2~0.3 kg·m-2;至2050年,人工林植被碳密度为1.4~3.7 kg·m-2,年均增长率为0.08%~0.4%;2060年,樟子松碳密度稳定在1.4~3.7 kg·m-2。7个异速生长方程估算和预测的碳储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对森林碳储量的估算仍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多方程比较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