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正一, 孙平, 秦松, 李晶晶, 庄龙传, 宋宛霖, 毕远新, 钟志海. 底栖铜藻和漂浮铜藻生长与光合生理的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76-83. |
[2] |
尚三娟, 王义婧, 王楠, 杨吉兰, 徐胜, 何兴元, 陈玮. 光照强度对紫斑牡丹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63-2973. |
[3] |
段启英,田野,鄂晓伟,秦广震,张贾宇.
南方型黑杨生长和生理特性对持续干旱和复水响应的性别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140-2150. |
[4] |
寸竹,张金燕,陈军文.
氮添加对二年生三七生长、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01-1111. |
[5] |
邓磊,温敏,郭微,刘萍,徐玉芬,洪岚,韩瑞宏,王刚,孙延军.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4种鸭跖草科植物叶色生理生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478-486. |
[6] |
熊仕发, 吴立文, 陈益存, 高暝, 江先桂, 李清源, 黄述河, 汪阳东. 不同种源白栎幼苗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3924-3933. |
[7] |
王璐, 张小琴, 李萍, 张东升, 宗毓铮, 郝兴宇. 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甜椒光合生理和虫害发生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22-4030. |
[8] |
郑春芳, 陈威, 刘伟成, 王海东, 万寒, 陈继浓, 仇建标. 低温胁迫后红树植物秋茄幼苗光合特性及蔗糖代谢的恢复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48-4056. |
[9] |
刘旻霞, 夏素娟, 穆若兰, 南笑宁, 李全弟, 蒋晓轩. 黄土高原中部三种典型绿化植物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98-4109. |
[10] |
李春越, 薛英龙, 王益, 党廷辉, 宋怡.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氮素生理菌群和解磷菌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58-3667. |
[11] |
段媛媛, 刘晓洪, 吴佳奇, 周武先, 郭晓亮, 游景茂, 唐涛, 王帆帆. 间作模式对黄连生理生长性状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76-3685. |
[12] |
方雪东, 秦明广, 展茗, 刘志辉, 韩玉玲, 唐岚岚. 双季稻系统周年内早稻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86-3693. |
[13] |
欧芷阳, 庞世龙, 谭长强, 何峰, 陆国导, 申文辉. 干旱胁迫对桂西南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光合与耗水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237-3246. |
[14] |
李维,向芬,周凌云,刘红艳,曾泽萱.
氮素减施对茶树光合作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93-98. |
[15] |
洪文君,罗金环,何书奋,麦志通,刘俊.
极小种群海南假韶子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6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