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伏云珍, 马琨, 崔慧珍, 李光文. 间作作物种间相互作用对马铃薯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31-139. |
[2] |
罗扬, 刘书影, 周柳婷, 白莹, 陈军, 林文雄, 吴则焰. 连栽杉木根际土壤镰刀菌属真菌群落变化规律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21-2929. |
[3] |
池鑫晨,宋超,朱向涛,王楠,王晓雨,白尚斌.
毛竹入侵常绿阔叶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动态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63-2272. |
[4] |
曹培培,杨凯,吕春华,黄耀,于凌飞,胡正华,孙文娟.
不同CO2浓度和N肥水平对粳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积累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74-1483. |
[5] |
王璐, 张小琴, 李萍, 张东升, 宗毓铮, 郝兴宇. 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甜椒光合生理和虫害发生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22-4030. |
[6] |
习盼, 董倩, 张亚楠, 李想, 夏雯雯, 徐驰, 刘茂松. 盐城滩涂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23-3632. |
[7] |
魏志文,李韵雅,江威,廖祥儒.
无锡地区常见树木根际土壤酸杆菌多样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649-2656. |
[8] |
郑亚强,杜广祖,李亦菲,陈斌,李正跃,肖关丽.
间作甘蔗对玉米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2013-2019. |
[9] |
刘晓萌,于凌飞,黄耀,孙文娟,刘超,陈健,胡正华.
CO2浓度升高下粳稻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强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4): 1051-1057. |
[10] |
张可可1,2,蒋德明1*,余海滨1,周全来1,韦云3.
接种菌根菌剂对科尔沁沙地4种造林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1791-1800. |
[11] |
刘顺1,2,盛可银2,刘喜帅2,吴珍花2,郭晓敏2,3,肖复明4,张文元2,3*.
陈山红心杉根际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根际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1957-1964. |
[12] |
朱锦惠1,董坤2,杨智仙3,董艳1*.
间套作控制作物病害的机理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4): 1117-1126. |
[13] |
陈智裕1,2,3,马静1,2,3,赖华燕1,2,马祥庆1,2,吴鹏飞1,2*.
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环境扰动机制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2): 524-529. |
[14] |
袁蕊,聂磊云,郝兴宇,孙胜,宗毓铮,李萍.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辣椒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2): 3510-3516. |
[15] |
蒋宇航1,2,林生1,2*,林伟伟1,2,陈婷1,2,Yasir Arafat1,2,位小丫1,2,林文雄1,2*.
不同肥料对退化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0): 2894-2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