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换换, 叶志鸿. 湿地植物根形态结构和泌氧与盐和重金属吸收、积累、耐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864-875. |
[2] |
寸竹,张金燕,陈军文.
氮添加对二年生三七生长、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01-1111. |
[3] |
管东旭,冯春慧,田昆,王志保,张依南,孙梅.
纳帕海湖滨带优势植物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茎解剖结构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6): 1620-1628. |
[4] |
王春雪,何光熊,宋子波,樊博,张梦寅,方海东,王艳丹,史亮涛.
元江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氮磷水平对酸角叶片氮磷含量及光合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710-718. |
[5] |
张敏,王贺新,徐国辉,娄鑫,赵丽娜,闫东玲.
朝鲜越桔的解剖结构及其环境适应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581-2588. |
[6] |
孟娜,魏胜华.
喷施烯效唑调控大豆根部解剖结构缓解盐逆境伤害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2): 3605-3609. |
[7] |
刘梦颖,刘光立,康永祥,张硕,吴云,王玉.
高山植物全缘叶绿绒蒿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对海拔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35-42. |
[8] |
隋利,王康才*,梁永富,薛启.
紫苏叶片解剖结构、花色苷含量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6): 1590-1596. |
[9] |
金艳强1,3,李敬1,3,刘运通1,张一平1*,费学海1,3,李培广2,张树斌2.
围封对元江稀树灌草丛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2): 343-348. |
[10] |
汪攀1,2,陈奶莲1,2,邹显花1,2,马祥庆1,2,吴鹏飞1,2**.
植物根系解剖结构对逆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2): 550-556. |
[11] |
彭松1,2,马淼3,郑勇奇1,张川红1**.
不同种源花楸树幼苗越夏能力的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2): 321-327. |
[12] |
包龙丽1,何永美1,祖艳群1,李元1**,高国兴2,何玉忠2.
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元阳梯田2个地方水稻品种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4): 882-889. |
[13] |
王小菲1,2,孙永玉1**,李昆1,张春华1,李彬1.
山合欢树干液流的季节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3): 597-603. |
[14] |
张艳馥,沙 伟,薛 红,倪红.
三江平原不同生境条件下毛苔草叶解剖结构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8): 1538-1541. |
[15] |
李昆;崔凯;张春华.
余甘子种子的抗逆生理特性及其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02): 243-2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