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明阳,王丽学,姜展博,姜熙,孟维忠.
调亏灌溉和生物炭对大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1966-1973. |
[2] |
张鲜鲜, 周胜, 孙会峰, 张继宁, 王从. 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873-3880. |
[3] |
刘辉,范东芳,黄引娣,伍永钢,胡林娜.
农村混合污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426-2432. |
[4] |
何靖,白丹.
竖管灌水器技术参数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243-2248. |
[5] |
高璇,角媛梅,刘澄静,查智琴,李绒.
巴厘岛梯田景观苏巴克灌溉系统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873-881. |
[6] |
刘丽娟,李小玉.
干旱区土壤盐分积累过程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891-898. |
[7] |
孙光照,刘小刚,余小弟,彭有亮,冷险险,黄一峰,杨启良.
微润管布设方式和施肥水平对蓝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604-611. |
[8] |
邵玉飞,马建,陈欣,靳文凯,于海波,袁磊.
水土盐度与有机污染物对稻苗生长的交互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309-2316. |
[9] |
董林林,张海东,于东升,杨飞霞,史学正.
引黄灌溉影响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356-1363. |
[10] |
谭娟.
不同灌溉模式蔗田土壤呼吸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2): 3493-3500. |
[11] |
张作为1,史海滨1*,李仙岳1,李祯1,闫建文1,李介钧2.
限量灌溉对河套灌区间作小麦干物质转移与灌浆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2): 415-422. |
[12] |
郭金路1,2,尹光华1*,谷健1,2,刘作新1.
基于CROPWAT模型的阜新地区春玉米灌溉制度的确定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2): 3428-3434. |
[13] |
杨洋1,张玉龙1*,祁金虎2,范庆锋1,王展1.
灌溉方法对日光温室土壤呼吸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1): 2890-2895. |
[14] |
冯威,赵成章*,韩玲,徐婷,郑慧玲,段贝贝.
张掖湿地宽苞水柏枝和多枝柽柳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0): 2583-2591. |
[15] |
齐昌民,杨启良*,赵馀,刘小刚,王卫华.
盐胁迫下水、氮对小桐子形态特征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 4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