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亚茹, 林鑫宇, 惠昊, 孙晓丹, 陈斌, 潘昱阳, 陈建伟, 关庆伟. 杨树人工林类型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6): 1549-1556. |
[2] |
李梦娇, 陈甜, 洪小敏, 余坦蔚, 胡亚林. 不同化学结构外源碳添加对红壤和沙土有机碳矿化动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6): 1609-1617. |
[3] |
潘复静, 陈英倩, 梁月明, 马姜明, 杨章旗, 颜培栋, 零天旺, 李明金. 种植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5): 1233-1243. |
[4] |
郭旋, 胡中民, 李胜功, 郭群. 氮磷添加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929-939. |
[5] |
李君, 赵曦冉, 王鑫龙, 吴晓亮, 郭嘉鑫, 胡钟月, 褚贵新, 陶瑞. 氯甲基吡啶对不同施肥下红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1081-1090. |
[6] |
郭雯, 黄宏亮, 王锐, 杨畅, 雷刚, 漆良华. 毛竹及其变种细根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692-700. |
[7] |
吴双, 袁联国, 李利君, 金铭, 闫泳材, 邓泓. 农田杂草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84-2995. |
[8] |
刘玥, 杨继松, 于洋, 李晓, 赵心怡, 于君宝, 吕振波. 辽河口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011-3020. |
[9] |
王亦尧, 丁士元, 杨梦迪, 吕红, 崔高仰, 李晓东. 砷与天然溶解性有机质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127-3137. |
[10] |
黄桥明, 黄俊, 吕茂奎, 熊小玲, 张世良, 谢锦升.
恢复年限、林下植被及季节对马尾松林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56-2564. |
[11] |
刘敏, 孙经国, 徐兴良.
土壤元素失衡是导致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诱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74-2580. |
[12] |
邵鹏帅,解宏图,鲍雪莲,梁超.
森林次生演替和土壤层次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55-1463. |
[13] |
田怀凤,马军,叶迎,赵考诚,高威,黄丽芬,庄恒扬.
猪场废水施用对直播稻磷素吸收利用与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58-1565. |
[14] |
张瑛瑛,徐博,张衡,程田飞,杨胜龙.
南极磷虾渔场(48渔区)CPUE的年、月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685-1694. |
[15] |
温馨,陈效民,郭碧林,景峰,胡世民,李恋卿.
生物质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重金属有效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83-1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