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旖旎1,2,蔡泽宇1,李晓刚1,张建锋1,陈光才1*
CAO Yi-ni1,2, CAI Ze-yu1, LI Xiao-gang1, ZHANG Jian-feng1, CHEN Guang-cai1*
摘要: 柳树是重金属污染湿地土壤植物修复的潜力树种之一。本研究以杞柳一支笔(Salix integra Yizhibi)幼苗为对象,分析其在淹水30、60和90 d时的形态及生理生化响应。采用土壤培养模拟淹水试验,设置淹水(F, 高于土壤表面10 cm)和不淹水(NF, 正常土壤水分)处理及4个Cu浓度(0、50、150和450 mg·kg-1)。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后,柳树茎基部产生了有利于吸收氧的白色皮孔和不定根来适应淹水环境,但高浓度(450 mg·kg-1) Cu胁迫下只有极少量的不定根产生。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叶片光合色素和光合能力较不淹水处理明显下降,且随着Cu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减少了9.19%~44.48%。叶片SOD活性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SOD活性也随着Cu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OD和CAT受淹水胁迫略有下降,但仍可保持一定活性,使杞柳适应水淹环境正常生长。随着淹水时间和Cu浓度的增加,大部分叶片MDA含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淹水60 d时,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了8.52%~70.44%。淹水胁迫下,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变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均降低。杞柳经较长时间的淹水后(除高浓度Cu处理)仍表现出较强的光合能力和生理适应性,表明其对土壤淹水和Cu污染的双重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在重金属污染湿地修复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