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安崇霄,张永杰,杜孝敬,符小文,徐文修,厍润祥,房彦飞.
不同耕作措施对伊犁河谷夏大豆农田土壤碳排放、碳平衡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812-821. |
[2] |
田志杰, 刘晓莹, 陈春兰, 胡砚秋, 郑庆荣, 高永平. 五台山臭冷杉林土壤呼吸时空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3952-3960. |
[3] |
程寅瑞, 查勇, 陈丽娟, 韦耿. 盐城滨海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90-4097. |
[4] |
韩尚君, 韩海荣, 程小琴, 董玲玲, 蔡锰柯, 商添雄. 改变凋落物输入对不同林龄油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576-3587. |
[5] |
丁艳,张晓雅,蒋丽华,李谦维,乐艺,高俊琴.
测定时间对干湿循环条件下高寒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564-2569. |
[6] |
徐丽,杨雁茹,张军辉,冯月.
模拟氮沉降增加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Q10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560-1569. |
[7] |
聂立凯,于政达,孔范龙,李悦,郗敏.
土壤动物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882-890. |
[8] |
李新鸽,韩广轩,朱连奇,陈超男.
降雨引起的干湿交替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展与展望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567-575. |
[9] |
富利,张勇勇,赵文智.
荒漠-绿洲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对温湿度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690-2697. |
[10] |
王先鹤,王秀君,韩广轩,王钧漪,宋维民,尤再进.
黄河三角洲湿地非生长季土壤CO2浓度及地表CO2通量的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698-2706. |
[11] |
唐雪娟,徐丽君,逄焕成,杨云卉,王笛,李达,白可喻.
施氮及豆-禾混播对草地群落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831-839. |
[12] |
付玉聪,郎赟超,王忠军,李思亮,丁虎.
夏季石灰土CO2昼夜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315-3322. |
[13] |
牛亚毅1,2,李玉强1*,龚相文1,2,王旭洋1,2,罗永清1,张建鹏1,2.
沙质草地生长季生态系统碳净交换量特征及土壤呼吸贡献率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9): 2423-2430. |
[14] |
庞蕊1,2,刘敏1,2,李美玲1,徐兴良1*.
土壤碳排放组分区分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8): 2327-2335. |
[15] |
郑磊1,2,宋世凯1,2,袁秀亮1,2,董嘉琪1,2,李龙辉1*.
基于Biome-BGC模型和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水碳通量模拟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6): 1752-1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