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3-09-10
    目录
    目录
    2013, 32(9):  0. 
    摘要 ( 946 )   PDF (485KB) ( 225 )  
    研究报告
    苏打盐渍土草原植被群落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相互关系
    迟春明1,王志春2**
    2013, 32(9):  2245-2249. 
    摘要 ( 1648 )   PDF (370KB) ( 471 )  
    对羊草、星星草、虎尾草和碱蓬4中植被类型及碱斑裸地下苏打盐渍土0~30 cm剖面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苏打盐渍土草原植被群落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按羊草、星星草、虎尾草、碱蓬和碱斑的排列顺序,苏打盐渍土理化性质不断恶化; 0~10 cm剖面的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ECe),碱化度(ESP)、pH和土壤容重是影响群落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植被群落分布情况可以定性反映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和物理性质; 植被生长可以影响盐渍土的理化性质; 植被生长改变了土壤剖面ECe和ESP的分布规律,在有植被群落分布的土壤上,ECe和ESP均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在无植被生长的碱斑地,二者均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植物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结构系数和饱和导水率。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东部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生物量
    吴娱1,张相锋1,董世魁1**,刘世梁1,张翔2,苏旭坤1,王学霞1,李媛媛1
    2013, 32(9):  2250-2256. 
    摘要 ( 1878 )   PDF (736KB) ( 453 )  
    以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主要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由卡尔丘喀风蚀草原、阿坝堤坝沼泽草甸、喀尔墩草原、伊协克帕提中心站草原、伊协克帕提荒漠依次减小,且不同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坡度、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对各植物群落不同功能群生物量分析发现,莎草科植物主要集中于阿坝堤坝沼泽草甸,禾本科在伊协克帕提中心站附近大量分布,豆科则只出现在喀尔墩草场和伊协克帕提草场;由于植物资源的分布限制了食草动物对食物的选择,因而伊协克帕提中心站附近草场、阿坝堤坝草场等作为野生动物主要食物源和栖息生境,需要重点保护。
    长白山黄檗种群结构
    易雪梅1,2,张悦1,2,姬兰柱1**
    2013, 32(9):  2257-2262. 
    摘要 ( 1574 )   PDF (548KB) ( 301 )  
    通过对长白山黄檗种群的调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对黄檗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种群时间动态预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中黄檗种群主要依靠中老龄植株维持,幼龄个体严重缺乏;白桦次生林中黄檗植株龄级较阔叶红松林幼龄,但仍然存在幼树缺乏现象;长白山黄檗种群的存活曲线基本属于偏正态Deevey Ⅲ型,总体呈现衰退趋势;种群时间动态预测显示,随着黄檗老龄个体短暂增多后的逐渐减少,黄檗种群逐渐衰退。因此建议,立足现有种群的维持保护上,研究黄檗濒危机制,采取适当人工抚育措施,保证种群持续稳定发展。
     
    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沿线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
    邓永利1,张峰1,2**,刘莹2,刘海强2
    2013, 32(9):  2263-2267. 
    摘要 ( 1988 )   PDF (966KB) ( 288 )  
    应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重叠指数,结合DCA二维排序,对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沿线植被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CA排序图较好地反映了优势种群对水分的利用条件从中生过渡到旱生;狗尾草和猪毛菜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们对旱生和干扰严重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无芒雀麦的生态位宽度最小,表明它对干扰严重的生境适应性较差,可见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植被在自然恢复群落上的分布特性;33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指数与其频数呈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995,P<0.01),说明物种分布频数越大,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就越高;无翅猪毛菜与沙蓬之间的Pianka重叠指数最大,且生态位宽度相近,这是由于它们对资源环境的利用比较相似,百里香与狗尾草、箭叶旋花的重叠值较低,这是由于它们的生态学差异性较大。
    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植物物种数与取样面积的关系
    张蕊1,3,陈军强1,3,侯尧宸1,3,马丽娜1,3,丁路明2,3,龙瑞军1,3,尚占环1,3**
    2013, 32(9):  2268-2274. 
    摘要 ( 1527 )   PDF (489KB) ( 318 )  
    采用巢式样方法统计出随样方面积增大物种数量的累积数,分析东祁连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植物物种数与取样面积的关系,并选择10条曲线模型对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种面积曲线进行拟合,采用相关指数(CRI)作为模型拟合优劣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取样面积>16 m2时,4个样方植物群落物种数目的增加幅度明显减小并基本保持同一水平,而且每个样方中植物群落物种数目都超过了本样方总物种数的75%;取样面积达到32 m2左右时,高产样方Ⅰ、Ⅱ和低产样方Ⅰ、Ⅱ的物种数基本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分别占本样方总物种数的88%、89%、84%和92%;除模型S=aln(A-1)和S=a(1-e-bA)外,其他8个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比较好,CRI值均≥0.9,其中S=(b+alnA)cS=c/(a+A-b)最好,其次是S=aln(bA+1)、S=b+alnA、S=aAbS=c-ae-bA
    上海崇明岛园林绿化树种的春季物候特征与物候相分类
    赵小雷**,施朝阳,何斌,冉雯瑞,蔡永立
    2013, 32(9):  2275-2280. 
    摘要 ( 1783 )   PDF (552KB) ( 469 )  
    研究园林绿化树种在盐土地上的物候特征,不仅可以为盐土地的绿化确定最佳的造林时间,还可以为植物群落的景观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45种园林绿化树种为对象,对其萌芽和展叶物候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萌芽期从3月中旬持续到4月下旬,其中22种集中在3月下旬,建议造林在4月底之前完成; 展叶期从3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高峰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可以根据树种展叶时间的早晚进行景观配置; 根据45种树种萌芽和展叶物候特征的差异,划分为4种类型,同一类型内树种具有相似的物候匹配关系,因此,在进行景观配置时,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功能。最后给出了在植树造林和树种配置上的建议。
     
    新疆野核桃种子的表型变异及生长特征
    张维1,2,罗新泽1,张娜1,杨允菲2**
    2013, 32(9):  2281-2288. 
    摘要 ( 1751 )   PDF (1023KB) ( 257 )  
    大样本采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野核桃种子全部14个类型和迁地移栽野核桃2个类型,分析了种子的表型变异性及其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大多数种子纵径、横径和重量在不同野核桃类型间差异显著,各数量指标存在较大的可塑性;种子纵径以尖嘴型、铁壳型、矩圆型、心形型、歪嘴型、三棱型、纺锤型、薄壳型、卵圆型、小矩圆型、典型野核桃、长薄壳型、尖果型、小圆型顺序减小;横径以铁壳型、尖嘴型、矩圆型、心形型、典型野核桃、卵圆型、歪嘴型、三棱型、薄壳型、尖果型、小矩圆型、小圆型、纺锤型、长薄壳型顺序减小;壳厚度以小矩圆型最大,以歪嘴型最小;单果重量以铁壳型、矩圆型、尖嘴型、心形型、典型野核桃、卵圆型、歪嘴型、三棱型、尖果型、小圆型、纺锤型、薄壳型、小矩圆型、长薄壳型顺序减小;种子纵径与重量、横径与重量的生长关系可用乘幂、指数和对数方程刻画,均为异速生长型,种子各指标在不同生长期的生长快慢可通过各方程的性质反映。统计分析表明,新疆野核桃在迁地移栽后有更大的种子。
     
    苏南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种间生态关系及群落分类
    张海艳1,孙国俊1,2**,季敏1,李粉华1,韩敏1,许映莲3,万玉成1
    2013, 32(9):  2289-2297. 
    摘要 ( 1927 )   PDF (626KB) ( 298 )  
    分别于2011年、2012年的10月对苏南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种类、数量和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在此基础上计测了苏南丘陵茶园25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用DCA排序法作出反映杂草生态学相似程度的DCA排序图,并对不同样地杂草类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苏南丘陵茶园秋季杂草共发现100种,分属40科90属,其中,发生频率>15%的杂草有25种;25种主要杂草中,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小旱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 austrojaponens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等5种杂草实际生态位较宽,为茶园秋季最主要的杂草(恶性杂草);马唐、小旱稗、铁苋菜、牛筋草和一年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其构成的杂草群落对茶树产生较大的危害。通过样地杂草相似性聚类分析,可将样地聚成5个明显类群:石灰岩土质茶园;翻耕除草,管理良好茶园;未翻耕除草,管理次之茶园;疏于管理,近乎荒弃茶园;林下茶园。苏南丘陵茶园每个聚类群的秋季杂草优势种明显,群落结构不同,这些可为茶园秋季杂草综合控除提供理论依据。
     
    两类沉水植物浸提液对乡土种叶附植藻类生长与群落组成的影响
    纪海婷,谢冬,周恒杰,安树青**
    2013, 32(9):  2298-2306. 
    摘要 ( 1723 )   PDF (780KB) ( 299 )  
    将外来种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聚叶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分别与其同科(或同属)的乡土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乡土沉水植物叶表面附植藻类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采用植物浸提液法研究不同浓度(0.5和2 mg·mL-1)的叶片浸提液对乡土种叶附植藻类生长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外来沉水植物较乡土种具有更强的抑藻效应,且在高浓度下更显著;4种沉水植物浸提液均降低乡土种叶附植藻类的细胞总数,对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总体呈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且外来种的抑制更显著,其浸提液使得附植藻类群落组成结构趋于简单化;植物鲜样制备的浸提液较植物干样制备的浸提液具有更强的化感抑藻作用。
    从松属相关物种筛选红松微卫星标记及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悦1,2,易雪梅1,2,姬兰柱1**
    2013, 32(9):  2307-2313. 
    摘要 ( 1593 )   PDF (535KB) ( 360 )  
    近缘物种筛选法是获取微卫星引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松属植物EST-SSRs的种间通用性,从马尾松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红松EST-SSR标记,并与已有的红松基因组SSR标记进行对比分析。采集长白山露水河红松母树林4个种群的248个样本,分析种群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马尾松与红松的种间通用率为27.27%,松属内不同亚属物种间的种间通用性偏低;与红松基因组SSRs相比,EST-SSRs的单位点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较低;用2组引物分析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发现有效等位基因均能反映出不同种群遗传变异的趋势,基因多样性均能反映出遗传同一性的差异,说明两组引物都能准确地反映红松种群的遗传多态性水平,新筛选的EST-SSRs可以用于红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UV-B辐射对杜英凋落叶化学组成及其分解的影响
    郭宝华1,卜涛2,王志坤2,宋新章2,刘广路1,范少辉1**
    2013, 32(9):  2314-2319. 
    摘要 ( 1643 )   PDF (516KB) ( 303 )  
    采用模拟UV-B辐射增强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中国亚热带常见树种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叶片化学组成及其凋落后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的UV-B辐射显著增加了杜英凋落叶中的N含量,显著降低了凋落叶中的C、P、K、木质素含量和C∶N、木质素∶N;在分解过程中,对照和UV-B辐射增强处理凋落叶的分解差异不显著,在前10个月的分解过程中均发生了N的富集,且对照凋落叶的N富集程度显著强于UV-B辐射增强处理;2组处理下凋落叶均发生了P和K的释放,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湿地土壤埋深对芦苇、香蒲种子萌发的影响
    孟焕1,2,王雪宏1,佟守正1**,吕宪国1,张文广1,霍莉莉1,2,娄晓楠1,孟宪坤3
    2013, 32(9):  2320-2325. 
    摘要 ( 2100 )   PDF (609KB) ( 372 )  
    土壤埋藏深度是影响湿地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重要因子。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松花江下游沿江湿地7种土壤埋深(0、5、10、15、20、25和30 mm)对芦苇和香蒲2种典型湿地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芽长和根长的影响,旨在利用芦苇、香蒲等湿地植物以有性繁殖的方式为松花江下游沿江湿地恢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土壤埋深对芦苇、香蒲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有显著影响,2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随土壤埋深增加波动变化;0和25 mm土壤埋深时芦苇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速度较快; 0和>20 mm土壤埋深时香蒲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速度较快;从芽长和根长来看,<10 mm的土壤埋深更利于2种植物存活和生长;相同土壤埋深情况下,芦苇种子较香蒲种子具有更强的萌发能力。
    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刘红江,郑建初**,陈留根,周炜
    2013, 32(9):  2326-2331. 
    摘要 ( 1778 )   PDF (469KB) ( 279 )  
    以粳稻品种武运粳24为材料,设置直播稻Ⅰ(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6月17日播种)、手栽秧和机插秧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影响显著,手栽秧生育期最长,机插秧其次,直播稻最短;机插秧水稻产量最高,直播稻产量最低;生物量上,水稻生育前期手栽秧较大,机插秧相对较小,到水稻成熟期直播稻Ⅱ的生物量最小,机插秧和手栽秧大致相当;叶面积指数上,水稻生育前期,手栽秧最大,抽穗时,不同播栽方式水稻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水稻生育后期,直播稻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手栽秧和机插秧水稻叶面积指数较直播稻显著提高;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播栽方式水稻光合势均是直播稻较小,手栽秧和机插秧较大;群体生长率上,水稻生育前期直播稻Ⅰ和手栽秧较大,水稻生育后期直播稻Ⅱ显著提高;水稻抽穗期单位干重根系的α萘胺氧化量,机插秧要显著大于手栽秧和直播稻;水稻分蘖中期和拔节期手栽秧和直播稻Ⅰ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抽穗期到成熟期均是机插秧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机插秧水稻生育期天数相对较长,生育前期生长良好,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高、光合势强、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根系活力强,有利于水稻种植的高产稳产。
    根际低氧胁迫对网纹甜瓜果期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刘义玲,孙周平,李天来**
    2013, 32(9):  2332-2338. 
    摘要 ( 1368 )   PDF (584KB) ( 249 )  
    采用气雾法栽培系统,研究了根际低氧(10%和5% O2)胁迫对网纹甜瓜(Cucumis melo)果实发育期间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d试验期内,与对照(21% O2)相比,低氧胁迫网纹甜瓜根系硝态氮(NO3--N)含量、铵态氮(NH4+-N)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氨合成酶(GS)活性先增后降;在低氧处理20 d时,网纹甜瓜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低氧处理30 d时,显著低于对照,且5% O2处理变化的幅度大于10% O2处理;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在低氧处理10 d时显著低于对照,处理20 d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在低氧处理20 d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30 d时,显著低于对照;在5% O2处理期间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10% O2处理20 d时显著低于对照;在低氧处理期间,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伤流液中氨基酸的总量和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均随着根际O2浓度的降低而减少;网纹甜瓜果实发育期间根际O2浓度长期处于10% O2以下时,根系对氮的吸收、代谢能力下降,植株氮循环水平降低。
    酸雨背景下缙云山典型林分凋落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及其释放特征
    郭平,王云琦**,王玉杰,张会兰,王冉,刘春霞
    2013, 32(9):  2339-2346. 
    摘要 ( 1881 )   PDF (710KB) ( 284 )  
    选取缙云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作为研究对象,对4种林分的凋落物储量和营养元素释放量等进行观测,并应用室内模拟酸雨实验对4种林分凋落物进行淋溶模拟。结果表明:缙云山各林分现存凋落物厚度为1.4~4.5 cm,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林分未分解U层、半分解S层和分解D层现存凋落物量分别为1.97~8.59、2.84~10.18和3.58~17.43 t·hm-2,林分年凋落物量为2.17~9.86 t·hm-2·a-1,凋落物总储量为14.21~32.42 t·hm-2,凋落物分解常数为0.15~0.31,林下凋落物分解95%时所需时间针阔混交林和楠竹林均在10年以上,凋落物分解速率比较缓慢;林下凋落物层营养元素含量以Ca、N为主,Fe、K、Mg次之;凋落物总的营养元素释放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0.80)>灌木林(0.72)>针阔混交林(0.50)>楠竹林(-0.17);与叶片相比,凋落物中N、K、Mn 3种营养元素含量明显降低;为探明酸雨影响营养元素循环的作用机理,对模拟酸雨的离子含量与凋落物淋滤液盐基离子含量进行了分析,其相关性大小表现为楠竹林(相关系数0.895)>针阔混交林(0.826)>灌木(0.700)>常绿阔叶林(0.699),楠竹林凋落物营养元素的淋滤受酸雨影响最大,常绿阔叶林受其影响最弱;推测在这一过程中以凋落物的吸附作用为主。
    热解温度和时间对三种作物残体生物炭pH值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张千丰1, 2,孟军3,刘居东1,王光华1**
    2013, 32(9):  2347-2353. 
    摘要 ( 2528 )   PDF (495KB) ( 533 )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主要由基质材料和热解条件决定。本试验以玉米棒芯、大豆秸秆和水稻颖壳为生物质材料,以马弗炉为热解设备,研究热解温度(300、350、400、450、500和550 ℃)和热解时间(3、6和9 h)对生物炭产率、pH和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和热解时间的增长,生物炭的产率随之降低,pH随之升高;玉米棒芯生物炭和大豆秸秆生物炭碳含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和热解时间的延长增加,但水稻颖壳生物炭碳含量变化不大;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和热解时间的延长,玉米棒芯生物炭和水稻颖壳生物炭氮含量变化无规律,但大豆秸秆生物炭氮含量呈降低趋势。
     
    苹果园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调控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
    索改弟1,谢永生2**,揣峻峰1,刘楠1,景民晓1,陈磊2
    2013, 32(9):  2354-2361. 
    摘要 ( 1828 )   PDF (959KB) ( 204 )  
    以渭北苹果园盛果期果树为研究对象,对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调控下不同位置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位置的土壤储水量在年周期内呈现双峰曲线变化,分别在9月和2月达到高峰,其中垄间部分储水量高于对照9.8%;年平均含水量垄间(25.8%)>对照(23.3%)>垄上(23.0%);该技术改变了水分的空间分布,在同等的位置上,垄间部分含水量高于对照,垄上部分含水量略低于对照;在0~600 cm土壤剖面上,0~200 cm土层各位置含水量高,变异系数大; 200~600 cm垄上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但整体高于对照; 垄间含水量整体较高,能有效缓解深层干燥化趋势,有利于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研究表明,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能有效利用膜垄的集水和沟覆盖的蓄水保墒功能,改变了水分的时空分布,将降雨集中在垄间部分,改善了果树的水分状况。

     
    贵州普定喀斯特坡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及其同位素组成
    田丽艳1,2,郎赟超1**,刘丛强1,丁虎1,赵志琦1,刘涛泽1
    2013, 32(9):  2362-2367. 
    摘要 ( 1782 )   PDF (742KB) ( 337 )  
    选取贵州省中西部普定县城周边具有不同岩性(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2个坡地的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不同坡地位置的砂岩黄壤剖面和黄色石灰土剖面,分析了土壤pH值、C/N值、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以及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探讨了黄壤与石灰土δ13CSOC值组成差异和SOC含量沿剖面以及在不同坡地位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砂岩黄壤和黄色石灰土的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1~79.7和8.2~73.3 g·kg-1;沿坡面顶端到底端,2种土壤类型SOC含量均呈现出坡脚>坡顶>坡腰;除砂岩黄壤坡顶剖面的个别层位外,2类土壤剖面SOC含量均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砂岩黄壤和石灰土剖面δ13CSOC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4‰~-20.7‰和-23.2‰~-18.8‰;除黄色石灰土坡腰剖面外,其余土壤剖面的δ13CSOC值均表现为随剖面表层至20~40 cm升高,然后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特征;2类坡地土壤SOC含量以及δ13CSOC值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类型植被残体的输入以及在土壤中的降解累积特征,有助于了解坡地堆积侵蚀以及成土过程对SOC循环的影响。
     
    低丘红壤坡面土壤水分变化的气象因素冗余分析
    韩湘云1,2,景元书1,2**,李根1,2
    2013, 32(9):  2368-2374. 
    摘要 ( 2005 )   PDF (966KB) ( 272 )  
    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对提高红壤地区农业生产和土地合理利用有重要意义。利用植被生态数量学中的冗余分析方法RDA,结合江西鹰潭红壤坡面土壤水分数据,研究了风速、降水、水汽压、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与土壤(剖面0~15、15~30、30~60和60~100 cm)水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受降水的强烈影响,表层受降水影响最大,土层越深受降水的影响越小;观测时间段内表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异系数(CV)最大,土层越深CV越小;RDA排序图可以很好地表示土壤水分季节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水汽压是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的主控因子,且不同月份的主控因子不同,5、6月为降水与相对湿度,7、8月为气温与日照时数。鉴于土壤水分变异不仅受海拔、土层深度、土地利用方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还受降水、气温等气象因子的作用,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综合分析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评价
    牛丽君1,梁宇2**,王绍先1,许嘉巍3,张睿1,武影1,国微1
    2013, 32(9):  2375-2381. 
    摘要 ( 1749 )   PDF (3372KB) ( 396 )  
    风灾区的植被恢复对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野外调查风灾区目前植被恢复情况的基础上,以空间明晰的方式确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稳定性等级采用不同的恢复措施,最后应用森林景观模型评价恢复措施在短期和长期的植被恢复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造林可以有效地改善植被恢复,长期效果尤为明显;因此,控制生态系统中不稳定的因素,降低不稳定因素的扩散能力,使不稳定生态系统、亚不稳定生态系统逐步向稳定生态系统转变,需要以人工造林为主,自然恢复为辅,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一个群落发展成为由当地物种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以实现当地的天然植被覆盖为最终目标。
    晋西北防护林30年来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要素
    李秀芬1,苏蕾2,张金鑫3,张泽秀1,刘利民1**,刘雪峰1
    2013, 32(9):  2382-2389. 
    摘要 ( 1905 )   PDF (1610KB) ( 319 )  
    为了了解晋西北地区防护林建设30年来的变化情况,采用ERDAS和GIS分析工具对该地区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4期遥感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地区防护林近30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引起这种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30年防护林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以灌木分布最多(约占整个林地面积的50%),针阔混交林最少(不到林地面积的10%);近30年防护林的总面积呈减少趋势,3个时段(1980—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07年)的年变化率分别为-2.04%、0.62%和-0.029%;近30年的林地变化主要以林地与耕地和草地间的相互转化为主,各类型林地间相互转变次之;政策因素是影响林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地表水文及人为干扰对林地时空变化也产生了影响。
     
    1961—2012年安徽省24节气气候变化及冬小麦和一季稻物候期的响应
    王胜**,徐敏,宋阿伟,戴娟
    2013, 32(9):  2390-2397. 
    摘要 ( 2340 )   PDF (7118KB) ( 515 )  
    全球变暖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可避免地对农业产生影响。利用安徽省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及作物物候期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4节气气候变化及冬小麦和一季稻物候期的响应。结果表明:安徽省24节气平均气温呈准正态分布,一年中大暑最热(28.5±0.9 ℃)而大寒最冷(2.5±1.4 ℃),各节气升温趋势明显,整个节气循环趋于整体抬升;谷雨处暑节气降水集中,夏至降水最多(151.4 mm)而冬至最少(13.5 mm),24节气降水年际变化大,线性增减趋势总体不明显;近52年农业气候资源发生显著变化,冬小麦和一季稻全生育期≥10 ℃的活动积温增多,尤其是冬小麦生育期热量明显改善,降水量冬小麦全生育期无明显变化,而一季稻全生育期有增加趋势(17.5 mm·10 a-1),日照时数均显著减少;在24节气气候变化响应方面,沿淮淮北冬小麦物候期普遍提前,全生育期缩短,江淮一季稻播种-返青阶段呈提前趋势,而分蘖-成熟阶段有推后趋势,全生育期变长;活动积温及平均气温是引起物候期变化最主要的因子,气温日较差很大程度决定着生殖生长期的长短,降水与物候期呈正相关,降水减少、气温升高,加速了生育进程,日照总体有利于营养生长期缩短而生殖生长期延长。
    基于MODIS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地表温度格局
    冯茹1,2,孟翔飞1,2,魏虹1,2**,彭月1,2
    2013, 32(9):  2398-2406. 
    摘要 ( 1865 )   PDF (2329KB) ( 328 )  
    选取2003—2009年的MOD11C3地表温度遥感数据,运用GIS技术,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大坝建成蓄水前后的地表温度空间分布格局及时间变化规律。同时,为了验证地表温度的变化规律,选取了位于库区内的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同期年均气温数据与地表温度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受海拔、纬度和地被覆盖物的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地表温度整体上表现为西南高,东北低;库区有两个热源中心和两个冷源中心,热源中心以库区西南部的主城区和江津区为主,冷源中心主要以库区东北部的巫溪、巫山北部和库区东南部为主;库区多年的平均地表温度由大坝建成蓄水之前的18.2 ℃,上升到大坝建成蓄水后的18.6 ℃,略有上升;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重庆段库区的地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春季、秋季、冬季有明显的增温趋势,夏季有明显的降温趋势;与同期4个国家气象站点的年均气温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地表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气温的变化规律有较好的相关性。
    嘉陵江流域四川段主要旅游景区生态位
    冯国杰1,严贤春1**,冯明义2,李文路2
    2013, 32(9):  2407-2411. 
    摘要 ( 1818 )   PDF (427KB) ( 324 )  
    选择嘉陵江流域四川段10个主要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elphi法将旅游景区生态位分为“态”和“势”两部分,运用AHP法获取旅游景区生态位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了旅游景区的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生态位理论测定嘉陵江流域10个主要旅游景区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九寨沟在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市场状况、旅游服务、生态环境质量及综合生态位等的分值均居于首位,分别为0.1470、0.1855、0.1480、0.1477和0.1570,诺水河景区生态位宽度最小为0.0676; 九寨沟与唐家河保护区的重叠值最高为0.6856,最低重叠值则为九寨沟与大英死海0.3514; 通过进一步计算得知,重叠度>0.5的占所有值的48%,嘉陵江流域主要旅游景区综合重叠度呈现局部较高、总体不高的状况。
    近20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和西支物质平衡变化
    张国飞1**,李忠勤1,2,王卫东1,王文彬2
    2013, 32(9):  2412-2417. 
    摘要 ( 1328 )   PDF (723KB) ( 281 )  
    利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和西支1990/1991—2009/2010年的物质平衡资料,对比分析了东、西支的物质平衡变化。结果表明:东支的物质亏损量大于西支,平衡线高度(ELA)总体上低于西支,积累区比率(AAR)下降幅度大于西支;东支平均物质平衡-582 mm·a-1,累积物质平衡为-11638 mm,西支平均物质平衡-485 mm·a-1,累积物质平衡-9692 mm;东、西支平衡线高度均呈现升高趋势,分别升高了143、131 m;东、西支AAR下降了29.8%、19.6%。分析表明,物质平衡与ELA呈显著负相关,与AAR呈显著正相关,东、西支物质平衡减小100 mm,ELA分别升高19、23 m,AAR减小4.5%。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当降水量不变时,夏季气温升高1 ℃,东支物质平衡减小487 mm,西支减小398 mm;当夏季气温不变时,降水量增加100 mm,东支物质平衡增大164 mm,西支增大185 mm。在未来全球持续升温背景下,东、西支物质平衡将会继续减小。
    刈割弯囊苔草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影响
    杨文斌,章翔**
    2013, 32(9):  2418-2423. 
    摘要 ( 1523 )   PDF (1037KB) ( 321 )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弯囊苔草(Carex dispalata)不同刈割深度(C1留茬10 cm,C2留茬20 cm,C3留茬30 cm,C4留茬50 cm,C5不刈割)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及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促进弯囊苔草的再生能力,C2实验组在刈割后1~7 d,植株生长速率达到3.67 cm·d-1,远远高于C5组。实验期间各实验组累积生物量变化存在差异,各组累积生物量表现为C2>C3>C1>C4>C5。刈割提高了弯囊苔草对生活污水中N、P等去除效果,C2组对TN、NH3-N、TP、CODcr的去除率均最高;弯囊苔草最佳刈割深度为留茬20~30 cm。
     
    红枫湖多环芳烃的高分辨沉积记录
    李秋华1,2,郭建阳1**,朱元荣3,张瑞卿3,李笑路4
    2013, 32(9):  2424-2432. 
    摘要 ( 1434 )   PDF (1185KB) ( 286 )  
    用GC/MS方法分析了红枫湖沉积柱中16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垂直分布状况,并对其组成特征、来源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枫湖沉积柱中PAHs含量为848~3725 ng·g-1,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这明显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同类研究,也与我国沿海地区和其他湖泊有所不同;红枫湖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家庭燃煤、木材和生物秸秆等的中低温燃烧过程,但工业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等高温燃烧过程释放的PAHs的相对含量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红枫湖沉积物中的低环数PAHs,如NAP、FLU和PHEN可能导致潜在的生态风险,但从毒性当量的角度看,沉积物的生态风险主要来自高环数的BbF、BaP和DBA。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雒晓芳1,陈丽华1**,王冬梅1,李瑛娟2,马莉2
    2013, 32(9):  2433-2438. 
    摘要 ( 1500 )   PDF (718KB) ( 234 )  
    利用分离的5株石油降解菌及其复合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实验室模拟与现场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8 d的修复,复合菌剂组的降解率可达84%以上,显著高于单一株菌; 各菌剂降解能力表现为H>A6>F2>A5>D4>F1; 降油率在10 d左右增长幅度最大,20 d之后逐渐减缓; 复合菌剂组的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单一株菌组; 土壤微生物数量、脱氢酶活性和降油率三者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变化,石油类化合物、饱和烃和芳香烃都有明显的降解,其中饱和烃的降解速度最快,非烃和沥青质最慢。
     
    白头硬尾鸭行为时间分配及日活动节律
    赵序茅1,2,马鸣1**,张同1,张建波3
    2013, 32(9):  2439-2443. 
    摘要 ( 1865 )   PDF (621KB) ( 336 )  
    2012年7—11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乌鲁木齐近郊水域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进行实地观察。制成白头硬尾鸭行为谱,将行为分为休息、警戒、驱赶、修饰、取食、游泳、飞行、炫耀、护幼、自慰、其他等并将部分行为画成模式图。在行为时间分配上,白头硬尾鸭主要时间用于取食(48.90%),其后是休息(23.32%)、修饰(12.85%)、运动(9.48%)、其他(4.32%)、警戒(2.13%)。取食行为在7:00—9:00和18:00—19:00时有明显的峰值,14:00—16:00时出现低谷,其他时段取食频次无显著性差异(P>0.05);休息的峰值出现在11:00—14:00时,修饰行为在9:00—11:00和15:00—16:00时达到峰值,其他行为无明显的节律性变化。在取食过程中,成鸟潜水时长、间隔与雏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行为相关分析表明,休息行为、取食行为与运动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709,P<0.01;R=-0.725,P<0.01);取食行为与运动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1),其他行为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桂林地区稻飞虱发生等级气象预报模型
    卢小凤1,2,霍治国1**
    2013, 32(9):  2444-2450. 
    摘要 ( 1496 )   PDF (535KB) ( 258 )  
    利用广西桂林地区稻飞虱历史虫情以及相应站点同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因子膨化技术对气象因子进行逐候膨化组合,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与虫害发生相关性最为显著的关键因子及其组合时段,利用SPSS软件建立稻飞虱发生程度等级逐候气象预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建立稻飞虱发生程度等级逐候气象预报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因子膨化技术的两种模型达到“一致”和“基本一致”的预报准确率在88%以上;其中人工神经网络在历史回代检验中对稻飞虱发生程度等级达到“一致”和“基本一致”的预报准确率比线性回归模型提高4%,在外推预报中对稻飞虱发生程度等级达到“一致”的预报准确率比线性回归模型提高14%;可见,利用因子膨化技术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短期预报预警模型,不仅可实现稻飞虱发生程度等级的逐候动态预报,而且预报准确率和稳定性明显提高。
    急性铜暴露对中华倒刺鲃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
    张怡1,2,夏继刚2,曹振东2,付成2,付世建2**
    2013, 32(9):  2451-2456. 
    摘要 ( 1762 )   PDF (591KB) ( 257 )  
    为了探讨水体铜污染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游泳能力的生态毒理效应,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急性铜暴露(0、0.05、0.1、0.2、0.3和0.4 mg·L-1)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相对临界游泳速度(rUcrit)、相对爆发游泳速度(rUburst)、最大耗氧率(MO2)以及组织(肝、鳃、肌肉)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相对临界游泳速度、相对爆发游泳速度、最大代谢率受铜暴露影响显著(P<0.05),铜暴露导致以上各参数值下降,其中,rUcrit在铜浓度0.3 mg·L-1时显著降低,为对照组的85%,而rUburstMO2在铜浓度0.1 mg·L-1时即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79%和57%;铜暴露对组织(肝、鳃、肌肉)铜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提示水体急性铜暴露将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有氧与无氧运动能力以及最大代谢率产生重要影响,其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为0.1 mg·L-1
     
    盐度对不同规格泥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吴文广1,2,张继红2**,方建光2,房景辉2,魏龑伟1,2
    2013, 32(9):  2457-2461. 
    摘要 ( 1419 )   PDF (474KB) ( 274 )  
    于2012年7月采用静水法测定了盐度(18、23、28、33、38)对莱州湾3种规格泥螺(Bullacta exara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规格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泥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在18~28时,耗氧率及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大,盐度为28时达峰值,之后,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泥螺的软体部干重与单位体重耗氧率及排氨率之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泥螺的氧氮比值范围为8.38~29.16,在盐度为33时,各实验组均有最大的氧氮比值;根据泥螺的密度计算得出,泥螺分布区氨氮的产生量达66.53 mg N·hm-2·d-1,可能会对同一生态位的生物及莱州湾氮循环产生影响。

     
    象山港熊本牡蛎设施养殖与邻近自然牡蛎礁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全为民**,王云龙
    2013, 32(9):  2462-2468. 
    摘要 ( 2117 )   PDF (929KB) ( 347 )  
    通过比较象山港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养殖设施(养殖设施,AG)及邻近的自然潮间带牡蛎礁(自然牡蛎礁,NR)中定居性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度、密度、生物量及群落结构,评估了牡蛎养殖设施的相对生境价值。结果表明:养殖设施中鲜活牡蛎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自然牡蛎礁(P<0.001),养殖群体平均壳高(34 mm)显著大于自然野生群体(平均壳高29 mm,P<0.001);在两种生境中共采集到28种定居性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养殖设施中分布有22种,自然潮间带中15种;两种生境类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密度,P>0.05;生物量,P>0.05),养殖设施中甲壳动物和多毛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自然牡蛎礁(P<0.05),软体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却为NR>AG(P<0.05);两种生境类型间物种丰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Pielou均匀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为AG<NR(P<0.05);两种生境类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0.001)。总之,牡蛎养殖设施维持着较高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邻近自然牡蛎礁具有相似的生境价值。
    洞头无居民海岛岩相潮间带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
    彭茂潇1,钱培力1,张永普2**,王铁杆3,周化斌2
    2013, 32(9):  2469-2479. 
    摘要 ( 2050 )   PDF (919KB) ( 375 )  
    2011年7—8月,对洞头县无居民海岛进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在大竹屿岛、虎洞岛、北爿山屿、乱头屿、内圆屿、小瞿岛和中瞿岛等7个岛屿各设1条采样断面,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02种,其中软体动物58种(多板类5种、腹足类33种和双壳类20种),甲壳类22种,多毛类7种和其他动物15种。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64±126)ind·m-2和(1814.85±347.03)g·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岛屿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双壳类、多毛类和其他动物的密度无显著差异,多板类、腹足类和甲壳类的密度差异显著;腹足类、双壳类和多毛类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多板类、甲壳类和其他动物的生物量差异显著;中潮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显著大于低潮区和高潮区;各潮区多板类、腹足类、双壳类、甲壳类、多毛类和其他动物的密度差异显著,双壳类、甲壳类和其他动物的生物量差异显著,多板类、腹足类和多毛类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Shannon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79、0.62和2.41。群落聚类分析与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结果吻合,群落结构主要与底质特性和浪击度有关。
    综述与专论
    豆科-禾本科间作系统中作物和土壤氮素相关研究进展
    杨文亭1,2,王晓维1,王建武2**
    2013, 32(9):  2480-2484. 
    摘要 ( 1766 )   PDF (406KB) ( 410 )  
    豆科-禾本科间作作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保证粮食产量和维持氮素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分析了豆科-禾本科间作对豆科生物固氮、作物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的影响;指出,合理的豆科-禾本科作物间作能够促进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提高禾本科作物的氮素利用效率,减少农田氮素的损失,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豆科-禾本科间作系统应加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与作物和土壤相互作用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利用和改进豆科-禾本科间作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灭多威在环境中的残留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孟顺龙1,2,徐跑1,2,瞿建宏1,宋超1,范立民1,裘丽萍1,陈家长1,2**
    2013, 32(9):  2485-2493. 
    摘要 ( 1722 )   PDF (628KB) ( 483 )  
    灭多威是中国及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并于1997年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可疑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因灭多威的使用量大、土壤中迁移性强、水中溶解度高、土壤内部和水中半衰期长,目前在某些地区的土壤、湖泊、海洋和地下水中检测到灭多威残留,已经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引用水源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重点综述了灭多威的应用概况、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对生物的急性毒性、环境荷尔蒙效应、氧化损伤效应、组织器官损伤效应和遗传毒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尚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以期深入了解灭多威污染现状及其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为积极采取灭多威危害防治措施、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生态恢复评价的研究进展
    杨兆平1,高吉喜1**,周可新1,郑好2,王燕2,李慧敏3
    2013, 32(9):  2494-2501. 
    摘要 ( 2691 )   PDF (507KB) ( 459 )  
    生态恢复的快速发展迫使我们思考怎样的恢复才是成功的恢复,如何评价生态恢复是生态恢复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生态恢复主要通过测量植被结构、生态过程和多样性指标进行评价,然而这些指标的变化未必能够明确指示包含在恢复过程中的内在关系。为了增强指标在指示恢复进程方面的逻辑性,应根据主导功能选择过程和结构性指标,基于此构建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促进生态恢复评价研究,应加强生态恢复监测,建立生态恢复成功的标准,加强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开展生态恢复项目的动态评价和强化评价结果对于理论及实践的指导。

     
    方法与技术
    基于地统计学的广东省和广西省森林生物量和NPP空间格局分析
    刘双,阮宏华**
    2013, 32(9):  2502-2509. 
    摘要 ( 2992 )   PDF (4082KB) ( 810 )  
    区域尺度森林生物量和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测是目前生态学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使用不同的方法获得的区域尺度森林生物量和NPP估算值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广东和广西为例,通过搜集文献中两广地区的167个样地实测数据,运用林龄与生物量及NPP之间的关系方程,计算2010年的样地生物量和NPP;应用ArcGIS地统计分析和插值方法,研究区域森林生物量和NPP分布格局,并探讨两者及森林各组成部分生物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NPP水平有较大差异,森林生物量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NPP分布是中部较低,最高值在热带雨林分布的西部和南部。本研究为区域尺度森林生物量和NPP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海拉尔河健康
    霍堂斌1,2**,崔晓文2,3,姜作发1,于洪贤2
    2013, 32(9):  2510-2516. 
    摘要 ( 1540 )   PDF (705KB) ( 445 )  
    根据海拉尔河26个采样点(11个参照点, 15个受损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和水化学指标,对21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了海拉尔河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指标体系由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耐污类群和BI指数构成。采用比值法统一各生物参数量纲,将各个生物参数分值加和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参照点B-IBI值的25%分位数值最终确定海拉尔河健康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在26个采样点中,12个为健康,8个为亚健康,5个为一般,1个较差; 总体来看,海拉尔河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 各支流中大雁河、库都尔河、特尼河和莫勒格尔河处于健康状态、免渡河为亚健康状态、伊敏河处于一般状态; 海拉尔河干流上游处于健康状态,下游处于亚健康状态,干流中游处于一般和较差状态。B-IBI值与电导率(R2=0.52,P<0.01)、COD(R2=0.46,P<0.01)和铵氮(R2=0.42,P<0.01)显著相关。
    金银花根围AM真菌与土壤环境的典型相关分析
    马寨璞**,谷中如,井爱芹,贺学礼
    2013, 32(9):  2517-2524. 
    摘要 ( 2465 )   PDF (529KB) ( 335 )  
    根据2010年7月—2011年6月采自河北省安国市金银花根围0~30 cm土壤样品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金银花根围AM真菌、球囊霉素、土壤环境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M真菌与土壤环境之间的典型相关性以土层因素与泡囊定殖率之间最密切(r=0.89),球囊霉素与土壤环境之间的典型相关主要表现在总球囊霉素与有机碳之间(r=0.87),AM真菌与球囊霉素之间的典型相关主要表现在总球囊霉素与孢子密度之间(r=0.85);土层与泡囊定殖率、孢子密度和总球囊霉素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氮与外生菌丝定殖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丛枝菌丝定殖率呈显著负相关;另外,球囊霉素与孢子密度和菌丝定殖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总球囊霉素与泡囊定殖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球囊霉素可能储存于泡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