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1-12-08
    研究报告
    基于树干液流和土壤-叶片水势梯度分析荷木干湿季整树水分利用特征
    周翠鸣,赵平,倪广艳,朱丽薇,王权,梅婷婷,张军彦,蔡锡安
    2011, 30(12):  2659-2666. 
    摘要 ( 1954 )   PDF (783KB) ( 855 )  
    运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连续监测荷木的树干液流,于2009年的湿季(8月)和干季(11月)选择天气晴朗的3 d测定叶片水势,同步连续监测林冠上方光合有效辐射、土壤含水量、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干湿季下荷木树干液流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土壤水势和液流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干季时的相关性更好;荷木的叶面积/边材面积比值平均为(0.416±0.033) m2·cm-2,并与树高呈指数函数下降关系;随着11月土壤水势下降,荷木的整树水力导度和午间叶片水势也有所下降,但不明显;对叶片水势和整树蒸腾进行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P<0.01),叶片水势并非无限制下降;结果还表明,大气水汽压亏缺(D)和叶片水势呈负相关,这是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或共同作用影响叶片水势,需要进一步研究。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红哺鸡竹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郭子武,虞敏之,郑连喜,杨清平,李迎春,陈双林
    2011, 30(12):  2667-2671. 
    摘要 ( 1987 )   PDF (480KB) ( 589 )  
    为了给笋用竹林土壤合理补充养分提供科学依据,以红哺鸡竹(Phyllostachys iridescens)为对象,开展了长期施用不同肥料(生物有机肥、复合肥、菜籽饼肥和不施肥(对照))竹林2年生立竹叶片C、N、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C、N、P含量分别为514.26~582.77、18.25~30.20、1.20~1.75 mg·g-1,施肥竹林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竹林,以施菜籽饼肥竹林叶片C含量最高,施生物有机肥竹林叶片N、P含量最高;叶片C∶N、C∶P分别为18.71~35.02、304.41~458.52,总体上施肥竹林较对照竹林极显著降低,施肥竹林N、P养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叶片N∶P为15.28~17.12,相对稳定,施肥竹林与对照竹林无显著差异;叶片N、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N含量与N∶P相关性不显著,而P含量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
    降雨量变化对樟子松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褚建民,邓东周,王琼,孙学凯,胡守明,杜光和
    2011, 30(12):  2672-2678. 
    摘要 ( 2376 )   PDF (639KB) ( 642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环流及水文循环的改变,可导致区域降雨格局变化,作用于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群落对降水量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人工林为对象,设置野外降雨变化实验样地(天然降雨(CK)、降雨量减少30%(-30%)、降雨量增加30%(+30%)3种处理)、选择2个不同的生长季降雨格局(DRY-236 mm、WET-357 mm),研究生长季樟子松针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SOD活性以及生长变化,分析降雨变化对樟子松人工林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针叶光合、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降雨量变化对樟子松生理生态特征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生长季水分胁迫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樟子松针叶N含量的变化可反映不同水分变化与土壤养分有效性共同作用模式。
    可获得种子量和种子出苗对草地裸沙斑植被恢复的相对制约
    邓徐,刘志民
    2011, 30(12):  2679-2684. 
    摘要 ( 1941 )   PDF (480KB) ( 472 )  
    以科尔沁沙化草地的裸斑为研究对象,布设种子捕捉器监测生长季传播到裸斑的种子数量、物种组成,并人工播种监测裸斑中出苗情况,研究可获得种子数量和出苗对裸斑植被恢复的制约。结果表明:沙生植物3种,种子数为71~623粒·m-2,非沙生植物9种,种子数为73~410粒·m-2;裸斑中沙生植物的出苗数(9.3~22.3株·m-2)高于非沙生植物(0~3.4株·m-2);沙生植物在裸斑的出苗率最高为沙蓬(12.2%~34.1%),其次是乌丹蒿(4.5%~10.3%),小叶锦鸡儿(0~0.5%),非沙生植物狗尾草出苗率为0~6%,蒲公英为0~0.4%,其余植物种出苗率为0;沙生植物裸斑出苗数(9.3~22.3株·m-2)高于植被区(7.7株·m-2),而非沙生植物在裸斑的出苗数(0~3.4株·m-2)低于植被区(4.5株·m-2)。可见,裸斑植被恢复中,沙生植物的可获得种子量制约高于出苗制约;非沙生植物的可获得种子量制约与出苗制约相当。
    森林与空旷地空气温湿度及土壤温度的长期对比研究
    孙金伟,吴家兵,关德新,王安志,袁凤辉,张新建
    2011, 30(12):  2685-2691. 
    摘要 ( 2825 )   PDF (1262KB) ( 667 )  
    森林对温湿度的影响是其生态功能的基础,为了探讨森林的这种小气候效应,本文采用小气候对比观测的方法,根据2005—2007年观测资料,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与附近空旷地温度、湿度等小气候要素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林内近地表层空气温度白天低于林外空旷地,晚间高于林外空旷地,因而具有较低的日较差。非生长季二者的月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但生长季差异明显,月平均气温最高差值出现季节与森林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出现时间一致。气温年较差的平均值林内小于空旷地,差值可达6.3 ℃。年均森林与空旷地土壤温度全年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以0 ℃为界,0 ℃以上,林内土壤温度低于空旷地,0 ℃以下高于空旷地,其中2005年1月5 cm深处土壤温度差值达到了5.3 ℃。空气相对湿度生长季差异较大,其中以7、8月份差异最为明显,2006年7月差值最大,达7.0%。
    不同放牧强度下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的根系特征
    雒文涛,乌云娜,张凤杰,霍光伟,吕建洲
    2011, 30(12):  2692-2699. 
    摘要 ( 2235 )   PDF (918KB) ( 464 )  
    以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演替群落为对象,开展群落及其群落建群种的地下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轻度放牧到重度放牧,群落种类组成和根系功能群类型趋于简单化;群落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形态呈“T”型;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原群落的建群种出现了明显替代现象,轻度放牧样地群落建群种为密丛型根系的克氏针茅,中度放牧为疏丛型根系的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重度放牧为鳞茎型根系的碱韭(Allium polyrhizum);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群落建群种根冠比逐渐增加,分别为0.47、1.0、4.1,并且群落建群种根系数量、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比根长及根长密度等各指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另外,3种放牧强度样地群落建群种根冠比、根长密度均与土壤速效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
    扩展点格局分析方法在灌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的应用
    陈丽,王炜,王东波,王永利
    2011, 30(12):  2700-2705. 
    摘要 ( 2010 )   PDF (618KB) ( 939 )  
    当研究对象个体差异很大或者研究尺度与植物大小属于一个数量级时,传统的以种群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的点格局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本文引入一种在传统点格局分析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栅格数据为分析对象的新方法——扩展点格局分析方法,用以分析具有一定面积和形状对象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该方法适用于灌木研究对象。以狭域特有种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为例,采用摄影定位法,用图像处理软件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样地信息数字化后,利用扩展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群落中四合木单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群落中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种群的关系,四合木种群在69~99 c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分布,四合木与霸王在350~570 cm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负关联关系。结果揭示了灌木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
    内蒙古鄂尔多斯黄土丘陵沟壑区茭蒿群落种间关系
    刘芳, 杨劼,王鑫厅,常英,李强
    2011, 30(12):  2706-2712. 
    摘要 ( 2268 )   PDF (649KB) ( 485 )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群落中茭蒿种群格局及茭蒿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茭蒿种群在梁顶生境中随着撂荒恢复演替的进行,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转向小尺度聚集分布再转变为较大尺度聚集分布,与此同时种群空斑面积显著增加,种群领地减小;在沟谷生境中茭蒿种群则呈现典型的随机分布,种群空斑面积显著低于梁顶各群落,种群领地显著高于梁顶各群落。梁顶-沟谷生境梯度上,茭蒿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广泛分布在梁顶和沟谷各种生境中;生态位重叠分析表明,茭蒿属于一个演替前期物种。
    新疆艾比湖湿地主要植物的种间关联分析
    王合玲,吕光辉,杨晓东
    2011, 30(12):  2713-2718. 
    摘要 ( 1936 )   PDF (914KB) ( 675 )  
    根据新疆艾比湖湿地植物群落样方调查的存在-缺失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湿地内多物种关联性以及生态种组分类。与传统的成对物种关联分析方法相比较,基于多元分析框架的多物种关联分析和种组分类结果更为可靠、有效;艾比湖湿地的主要植物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各生态种组内的植物种之间具有相似的生境和生态位。结合统计分析结果与实地调查发现,艾比湖湿地植物种间的正、负关联性以及生态种组的划分主要由植物对水分和盐分生境因素的适应性决定。从多物种关联性和生态种组角度考虑艾比湖湿地生态恢复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更具有实践价值。
    宁夏盐池荒漠草原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方楷,宋乃平,安慧,魏乐
    2011, 30(12):  2719-2725. 
    摘要 ( 2042 )   PDF (585KB) ( 501 )  
    为检验荒漠草原封育恢复的效果,对宁夏盐池围封9年的退化草场进行了植被调查,共记录34个物种,分属于12个科、27个属,其中豆科(9种)、禾本科(7种)、菊科(6种)所含物种数较多。与封育前相比,物种组成基本相同,常见种和建群种发生了明显变化。采用PCA排序和分层聚类将80个样方分为长芒草、白草、赖草3个群系,依据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将其生境划分为旱生生境、中生生境和轻度盐渍化生境。3个群系的演替速率不同,其中长芒草群系演替进入反应阶段,赖草群系的演替等级相对较高。群系间存在激烈的资源竞争关系,风蚀能够促进赖草群系的进一步扩大。建议通过划区轮牧的方式合理调控长芒草群系和赖草群系的放牧时期,以提高草场的放牧利用价值,降低赖草群系的扩张危险。
    三种沉积物改良措施比较及其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董百丽,秦伯强,龚志军,王永平
    2011, 30(12):  2726-2731. 
    摘要 ( 2036 )   PDF (590KB) ( 735 )  
    在沉水植物的生活史中,沉积物提供植物固着基质和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对沉水植物的兴衰有长期且深远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北里湖沉积物经过3种处理(覆盖砂、锁磷剂、粘土)后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的影响,初步获得该湖生态恢复中适宜沉水植物生长的沉积物的最佳改良措施。结果表明:3种沉积物处理对沉积物的化学性状改变相对不大,而对物理性状改变效果较明显;生长于砂、锁磷剂和粘土处理的沉积物上的苦草株高、生物量和根冠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0.001);生长在砂处理上的苦草的生物量和株高最高,根系指标(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及长度)也证明砂处理对苦草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锁磷剂和粘土处理对苦草生长效果不明显,甚至抑制其生长。因此,北里湖沉积物的改良采用砂处理方法较为适宜。
    水生花卉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田如男, 孙欣欣,魏勇, 王守攻
    2011, 30(12):  2732-2738. 
    摘要 ( 2065 )   PDF (1059KB) ( 802 )  
    选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溪荪(I. sanguine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白花水龙(Jussiaea repens)、水罂粟(Hydrocleys nymphoides)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6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水生花卉,通过将植物种植水与藻类共同培养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时间的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水生花卉种植水对3种藻类的化感作用具有选择性。通过6 d的处理,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率为31.22%~96.53%,除白花水龙外,其余5种花卉的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率均超过70%,表现出很好的抑藻效果;种植水对斜生栅藻生长的抑制率为23.15%~77.25%;而种植水对小球藻有抑制也有促进,抑制率为-26.07%~75.70%,大薸、梭鱼草和溪荪抑制小球藻的生长,黄菖蒲、白花水龙表现为低促高抑,水罂粟表现为促进作用。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种植水对3种藻类的抑制作用增强。6种水生花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水罂粟>黄菖蒲>梭鱼草>大薸>溪荪>白花水龙;对斜生栅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梭鱼草>溪荪>黄菖蒲>水罂粟>白花水龙>大薸;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大薸>梭鱼草>溪荪>黄菖蒲、白花水龙>水罂粟。试验表明,6种水生花卉在控制城市景观水体中的藻类水华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围栏放牧下土壤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格局
    刘晓琴,张法伟,孙建文,李英年,宋成刚,钟海民
    2011, 30(12):  2739-2744. 
    摘要 ( 1936 )   PDF (588KB) ( 684 )  
    对围封13年且放牧的冷季高寒矮嵩草草甸,进行了从围栏入口到内部不同距离植被和土壤碳密度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1)入口到50 m植被现存碳密度平均为1298.0 g C·m-2,60~180 m有所下降(平均为997.3 g C·m-2),200~300 m反而升高(平均为1285.5 g C·m-2)。当年净初级生产碳密度分布趋势与其相同,0~50 m、60~180 m和200~300 m平均分别为742.5、571.0和745.7 g C·m-2。这种分布趋势与放牧过程中绵羊觅食频度和强度有关。一般在中央地带放牧强度大,绵羊觅食时间长,边缘地带受围栏效应或围栏外环境因素影响,放牧强度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对植被生长发育起到了保护作用,使边缘地带植被碳密度得到提高。2)从围栏入口到草场内部土壤碳密度变化趋势表现复杂,入口到100 m增加,100~170 m减小,然后略有升高。土壤碳密度最高值出现在95 m处(15.42 g C·m-2),最低值出现在170 m处(14.12 g C·m-2)。目前尚不清楚为何出现这种格局,但至少认为,土壤有机质的动态转化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植被碳密度相比具有一定的迟滞效应。具体如何影响有机质的动态转化及其迟滞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冬季不同刈割水芹浮床连续净化过程及效果
    辛在军,李秀珍,闫中正,周元清,贾悦,唐莹莹,郭文永,孙永光
    2011, 30(12):  2745-2752. 
    摘要 ( 2107 )   PDF (667KB) ( 806 )  
    在冬季利用不同刈割处理的水芹浮床做连续两个周期的水质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床系统能够维持水体为偏弱酸性环境;总磷的去除率在58%以上,前4天去除量占总磷去除量的80%以上,到第8天时,总磷浓度基本达到稳定,到2个周期试验结束,总磷浓度分别为0.366和0.215 mg·L-1;铵态氮的去除率在90%以上,前4天的去除量占总去除量的70%以上,2个周期试验结束时,铵态氮浓度分别为0.455和0.522 mg·L-1;硝态氮由于初始浓度不同,去除率差异比较大,2个周期试验结束时,硝态氮浓度分别为0.262和0.289 mg·L-1;与空白对照相比,浮床系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去除富营养化物质,但到试验结束时浮床与空白对照在营养元素去除方面几乎没有差异;不同刈割处理的水芹浮床在水体净化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考虑刈割处理的影响。
    南方冰雪灾害后受害木荷萌枝光合生理特性
    李晓靖,周本智,曹永慧,王刚,洪奕丰
    2011, 30(12):  2753-2760. 
    摘要 ( 1881 )   PDF (773KB) ( 622 )  
    木荷(Schima superba)作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在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中受到严重损害。本研究在浙江江郎山随机设置5个400 m2样地,并将受害木荷分为断木和倒木2种类型,研究不同部位萌枝光响应、气体交换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特征,有助于人们对群落更新机理的认识,为研究亚热带地区萌枝生态学特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叶龄之间,2年生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的潜在活性(Fv/F0)、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比叶重(LMA)、叶片全氮含量大于1年生叶片,其总叶绿素含量(Chl(a+b))显著高于1年生叶片(P<0.05),而叶绿素a/b(Chl(a/b))低于1年生叶片;不同部位之间,Fv/FmFv/F0Fv′/Fm′、Chl(a+b)、Chla/b、类胡萝卜素(Car)表现为断木的中部和倒木的根部最高;LMA、全氮含量表现为断木顶部>中部>根部,倒木根部>中部>顶部;不同受害类型木荷之间,倒木萌枝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高于断木(P<0.05),而断木萌枝对光有更宽的生态辐,其光补偿点(LCP)低于倒木,光饱和点(LSP)却高于倒木。
    单生卵囊藻(Oocystis solitaria)和月牙藻(Selenastrum sp.)的培养条件及其细胞组成
    严佳琦,黄旭雄,马珅俊,黄征征,吕为群
    2011, 30(12):  2761-2766. 
    摘要 ( 3992 )   PDF (566KB) ( 624 )  
    从海滨的淡水池沼中分离得到单生卵囊藻(Oocystis solitaria)和月牙藻(Selenastrum sp.),分别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盐度对2种微藻生长繁殖的影响,分析了2种微藻的细胞组成、脂肪酸组成及盐度对2种微藻脂肪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生卵囊藻和月牙藻的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35.9 ℃~40.5 ℃和29.7 ℃~32.8 ℃;单生卵囊藻和月牙藻的适宜光照强度分别为46~70 μmol·m-2·s-1和17~54 μmol·m-2·s-1;单生卵囊藻在淡水培养液中生长最好,月牙藻在盐度为2的半咸水培养液中生长最好;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单生卵囊藻细胞蛋白、总糖和总脂肪分别为27.61%、22.00%和3.84%;月牙藻细胞的蛋白、总糖和总脂肪分别为28.06%、21.99%和12.53%;单生卵囊藻的脂肪酸组成中含有丰富的18:3n3;月牙藻的脂肪酸组成中含有DHA;盐度影响2种微藻的总脂肪含量;单生卵囊藻和月牙藻分别在盐度4和10的半咸水培养液中细胞总脂含量最高。
    连续性干出对孔石莼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郭赣林,阎斌伦,徐静,赵艳景,石艳,徐婷
    2011, 30(12):  2767-2769. 
    摘要 ( 1747 )   PDF (454KB) ( 650 )  
    以孔石莼(Ulva pertus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连续性干出对其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 h)相比,短时间的连续性干出促进孔石莼生长,表现在特定生长率(SGR)升高、叶绿素a含量上升;随着连续性干出时间延长,孔石莼SGR、叶绿素a、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绿素b、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叶绿素a/b比值变化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有利于抵抗干出胁迫。
    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迁地保护种群的数量动态
    刘强,殷寿华,兰芹英
    2011, 30(12):  2770-2775. 
    摘要 ( 2028 )   PDF (588KB) ( 825 )  
    运用静态生命表、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研究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兰科植物迁地保护区中的濒危物种流苏石斛种群数量动态过程,评价了流苏石斛的迁地保护效果。结果表明:迁地保护种群的年龄锥体为壶型锥体,种群的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低,种群正处于下降态势;Leslie矩阵模型分析表明,在未来50年内,该种群各龄级的个体数及种群总数均表现出持续下降趋势。模型分析发现:1)迁地保护区模拟生境尽管适宜流苏石斛的生长,但由于附着在树上,中龄级个体先端产生的无性繁殖芽不能及时附着在附主上掉落死亡。因此,需要改善迁地保护区的生境条件,如增加岩石生境(流苏石斛野生种群几乎都是岩生的)使幼龄级个体脱落后能够顺利进入种群;2)种群下降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中龄级个体繁殖力太低。因此,建议加强对中龄级个体的管理提高繁殖能力以及深入研究实现种子的就地共生萌发,从根本上实现流苏石斛资源的保护。
    基于MOD17A3的陕西省植被NPP变化特征
    李登科,范建忠,王娟
    2011, 30(12):  2776-2782. 
    摘要 ( 2343 )   PDF (4859KB) ( 746 )  
    利用2000—2006年MOD17A3数据集的年均NPP数据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陕西省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年NPP变化范围为340~434 g C·m-2·a-1,平均值为383g C·m-2·a-1;年均NPP分布全省呈现北低南高,关中、陕南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长城沿线风沙区年平均NPP在0~200 g C·m-2·a-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平均NPP在200~300 g C·m-2·a-1,中部林区年平均NPP在400~500 g C·m-2·a-1,渭北旱作农业区年平均NPP在300~400 g C·m-2·a-1,关中灌溉农作区年平均NPP大部在400~500 g C·m-2·a-1,秦巴山地林区年平均NPP >400 g C·m-2·a-1。与2000年相比,2006年陕西省年NPP大部分地区是增加的,年NPP增加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5%。陕西省NPP线性变化趋势以增加为主,NPP变化百分率增加10%以上的面积所占陕西省国土面积的比例为50.6%;植被NPP的变化百分率>10%的植被主要分布在延安市以北地区,说明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这些地区植被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
    洞庭湖湿地8种优势植物对镉的富集特征
    董萌,赵运林,库文珍,庹瑞锐,戴枚斌,易合成
    2011, 30(12):  2783-2789. 
    摘要 ( 1875 )   PDF (525KB) ( 816 )  
    针对洞庭湖湿地土壤Cd污染严重的现状,对湖区滨岸带8种优势植物的Cd富集特征及其修复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对Cd表现出显著的富集特征,对Cd污染的修复效果好,是洞庭湖土壤Cd污染的理想修复材料;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对Cd污染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可作为湿地土壤Cd污染修复的备选材料;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植株的根部对Cd的积累量较高,具有良好的稳定修复效果,且由于二者地上部生物量大、能被连续刈割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Cd污染治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宁夏灵武地区农田排水沟植物物种多样性
    吴攀,陈永乐,赵洋,胡宜刚,黄磊,张志山
    2011, 30(12):  2790-2796. 
    摘要 ( 2000 )   PDF (555KB) ( 777 )  
    为探索宁夏灵武地区农田排水沟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选择24条农田排水沟,分别于2009和2010年8月对植物物种和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对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排水沟植物由17科36属43种组成,分为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主要建群种的6种群落类型和1个沉水植物群落,其中水烛+芦苇(Typha angustifolia+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生物量(平均鲜重达2326.2 g·m-2)显著高于其他群落,2010年排水沟植物群落生物量较2009年小;边坡较沟底的物种多样性高,其中Shannon指数、丰富度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2009年沟底物种多样性高于2010年。排水沟水文条件、水质和人为干扰可能是影响农田排水沟植物分布、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的主要因素。
    河套灌区九排域农田排水沟植物物种多样性
    赵洋,吴攀,胡宜刚,张志山
    2011, 30(12):  2797-2802. 
    摘要 ( 1972 )   PDF (510KB) ( 725 )  
    2010年8—9月对河套灌区九排域农田排水沟植物进行了综合调查。分别在干沟、支沟、斗沟/农沟的上、中、下游布设断面,断面上设置0.5 m ×0.5 m和5 m ×5 m样方对草本和灌木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河套灌区九排域农田排水沟植物由17个科、38个属、39个种组成,禾本科(n=10)、菊科(n=7)和藜科(n=4)植物种类最多,芦苇、羊草和盐地碱蓬是分布面积最广的物种。干沟、支沟和斗/农沟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值分别为0.57、1.93、0.37和0.81,0.77、3.46、0.65和050,0.90、3.88、0.64和0.53。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边坡的高于沟底,但排沟等级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水的存留时间及农业管理(清沟)是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主要的因素。
    花生根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化感作用
    王小兵,骆永明,刘五星,李振高
    2011, 30(12):  2803-2808. 
    摘要 ( 5487 )   PDF (1196KB) ( 931 )  
    采用改进的根系分泌物循环收集系统收集花生根系分泌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其结构,并研究了花生根系分泌物对花生青枯病原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花生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含有丙三醇、苯甲酸、3,5-二甲基苯甲醛、苯乙酮、硬脂酸、棕榈酸和乳酸等7种物质。7种根系分泌物中只有苯乙酮在浓度低于0.1 g·L-1时,对花生青枯病原菌生长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苯乙酮浓度超过0.1 g L-1后对花生青枯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为利用苯乙酮调控花生青枯病害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栾城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负效应综合评价
    元媛,刘金铜,靳占忠
    2011, 30(12):  2809-2814. 
    摘要 ( 2602 )   PDF (464KB) ( 717 )  
    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半自然半人工化特性,其既接受相邻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也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正、负双面性影响。本文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建立了高产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负效应评价指标与方法体系,并利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对2008年栾城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负效应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栾城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负效应价值分别为46.20×108元和4.05×108元;2)农产品生产功能价值为17.61×108元,是栾城县农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服务功能;3)不合理的农业活动造成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效益的下降,扣除环境成本后的净效益值与农产品价值之比由扣除前的2.62∶1降低为2.39∶1;4)地下水资源紧缺是栾城县农田生态系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其造成的环境成本占总环境成本的76.0%。
    南京市高温热浪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许遐祯,郑有飞,尹继福,吴荣军
    2011, 30(12):  2815-2820. 
    摘要 ( 2718 )   PDF (747KB) ( 657 )  
    利用1951—2009年(6—9月)气象资料、2005—2008年(6—9月)南京市逐日死亡人数、2005—2007年(6—9月)中暑相关的逐时急诊人数,采用描述性研究、回归分析等流行病学统计方法,研究南京市高温热浪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是各种级别高温和热浪频发的城市,近60年来,南京市每年平均高温日数14.5 d,危害高温日数1.1 d,高温热浪1.9次,强高温热浪0.8次;高温热浪过程造成的人群超额死亡率在20%以上,其中女性超额死亡率稍大于男性,对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患者的伤害较大,而且不存在滞后性;由于人体的适应性,发生在夏季早期的高温热浪比发生在季节中、末阶段的高温热浪危害大,但热浪持续的时间对超额死亡率的影响较小;另外,由于城市居民工作需要和出行时间的选择,导致夏季逐时高温对人体危害呈双峰型分布,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9:00—11:00和19:00—21:00;高温热浪对人体的危害与年龄约呈三次函数关系,对0~5岁的婴幼儿和60~80岁的高龄人群危害较大。这些结果可为人体健康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热带气旋对浙江省农业影响的风险区划
    杨忠恩,金志凤,胡波,霍治国,姚益平,叶建刚
    2011, 30(12):  2821-2826. 
    摘要 ( 2049 )   PDF (2349KB) ( 577 )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系统分析理论、热带气旋和农业经济资料,综合灾害风险指数法,在分析热带气旋对浙江省农业影响的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暴露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上,应用加权综合法得到不同网格的综合风险度指数。基于GIS技术,开展了热带气旋对浙江省农业影响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致灾因子危险性的最大值分布在浙江东南沿海,孕灾环境暴露性的最大值分布在丽水山区,承灾体脆弱性的最高值分布在杭州、绍兴市区以及兰溪市,防灾减灾能力的最高值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市区及其周边地区。综合考虑各因子的综合风险度,热带气旋对浙江省农业影响的风险可分为高风险、次高风险、中等风险、次低风险和低风险5个等级。该研究可为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浙江省作物多熟种植制度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格局
    何月,张小伟,李仁忠,樊高峰,蔡菊珍
    2011, 30(12):  2827-2835. 
    摘要 ( 1959 )   PDF (4396KB) ( 796 )  
    结合作物物候特征,利用2001—2010年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在基于改进的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重构高质量序列的基础上,对浙江省作物熟制进行遥感反演,并分析了浙江省作物熟制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16 d合成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能够准确定量地反演出作物熟制的时空格局;NDVI峰值集中出现于每年的2—3月、5—6月和8—9月;浙江省作物种植以一年二熟制为主,从2001—2010年的种植情况来看,一年二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年际变化幅度较小,一年一熟和一年三熟作物种植面积相当,年际变幅相对较大;2001年以来浙江耕地复种指数整体呈缓慢增加趋势,2010年复种最大为205.5,但距其潜力理论值288仍有一定距离,表明浙江复种潜力仍较大,耕地利用程度有待提高。
    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毛志刚,谷孝鸿,曾庆飞,周露洪,王小林,吴林坤,曹萍,孙明波
    2011, 30(12):  2836-2842. 
    摘要 ( 3312 )   PDF (683KB) ( 785 )  
    为了解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分布特征,于2009—2010年利用拖网等网具对该水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获鱼类50种,隶属10目15科40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数的68%;鱼类生态类型以湖泊定居性种类为主,群落优势种为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间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和陈氏短吻银鱼(Salangichthys jordani)等小型鱼类;与历史资料相比,太湖鱼类的物种数量下降,优势种组成发生较大变化,鱼类群落中体质量<30 g的小型鱼类占绝对优势,渔业资源小型化趋势明显。由于过度捕捞和湖泊环境恶化,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偏低,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1.54,多样性指数HNHW分别为0.21和0.46,均匀度指数JNJW分别为0.07和0.14;太湖各湖区间鱼类种群和多样性的差别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鱼类群落结构与湖泊营养盐、透明度等环境特征相适应的特点。
    复合肥对花背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
    王懿,李丕鹏,陆宇燕,代辰飞,王勇,杨皓月,马媛媛
    2011, 30(12):  2843-2848. 
    摘要 ( 1898 )   PDF (643KB) ( 673 )  
    以花背蟾蜍蝌蚪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作为毒理监测指标,对Gosner 31、42和46期蝌蚪进行观察,研究了复合肥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用复合肥溶液浓度为1、1.5、2、2.5和3 g·L-1进行染毒时,红细胞出现了大、小2种类型的微核,在核异常类型中出现了严重的核分叶和双核类型;在3个被观察的蝌蚪发育期中,42期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细胞率数值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发育期;在5个浓度的染毒中,2.5 g·L-1 浓度组在微核、双核和核分叶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花背蟾蜍不同发育时期的蝌蚪,对生境中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且微核和核异常与复合肥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的聚类与排序
    章家恩,秦钟,李庆芳
    2011, 30(12):  2849-2856. 
    摘要 ( 2144 )   PDF (686KB) ( 669 )  
    对广州天河城市化地区林地、草地和农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6个代表性的样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1623个,共26个类群,其中线虫纲(Nematoda)、蜱螨目(Acarina)和弹尾目(Collembola)为优势类群,共占总捕获量的79.1%。不同样地生境中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以及个体数不同。总体来看,林地、农田、草地土壤动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复杂性指数均依次降低,Pielou均匀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以林地为最高。对土壤动物的聚类和排序结果表明,研究区中小型土壤动物可划分为4大类,其中第1类由3种优势类群组成;第一、二排序轴分别反映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类型(以人类干扰程度不同为主要特征)对土壤动物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象山港海域硫酸盐还原菌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王海丽,杨季芳
    2011, 30(12):  2857-2862. 
    摘要 ( 1977 )   PDF (2027KB) ( 800 )  
    分别于2007年7月(夏季)、11月(秋季)与2008年1月(冬季)、4月(春季),调查了象山港海域的水样(表层海水和上覆水)及沉积物中的硫酸盐还原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样及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实测值的变化范围为30~2300 cells·ml-1,沉积物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高于上覆水及表层海水;硫酸盐还原菌丰度的平面分布均呈现不均匀状态,人类开发活动较多的地区明显高于其他站点。根据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对底质进行腐蚀性评价结果表明,象山港大部分范围底质具有中等强度腐蚀性。有机质污染、水温、pH是表层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上覆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含量与上覆水的营养盐(NO2--N、NH4+-N)呈显著正相关;沉积物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含量与沉积物中的石油类呈显著正相关(P<0.05)。
    西双版纳橡胶盔蚧与蚂蚁的相互关系
    张祖兵,段波,周明,李国华
    2011, 30(12):  2863-2867. 
    摘要 ( 1952 )   PDF (524KB) ( 632 )  
    在云南省植胶区采用2种不同方法对橡胶盔蚧共生蚂蚁种类进行调查。共采集到蚂蚁22种,隶属4个亚科15个属。优势种为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大田普查发现,有蚂蚁存在的橡胶树,受橡胶盔蚧危害的几率较高。为了解橡胶盔蚧与蚂蚁的相互关系,选择2棵有黄猄蚁和橡胶盔蚧的橡胶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橡胶盔蚧数量与蚂蚁数量呈正相关,蚂蚁数量越大,橡胶盔蚧危害越严重;同时,离蚁巢的距离也影响着橡胶盔蚧的数量,离蚁巢越近,橡胶盔蚧数量越大。蚂蚁隔离后,橡胶盔蚧第2代死亡率和寄生蜂的寄生率降低,从而增加了橡胶盔蚧的种群数量。结果验证,蚂蚁的存在确能保护橡胶盔蚧,它们之间为共生关系。
    城市土壤活性碳、氮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陶晓,徐小牛,石雷
    2011, 30(12):  2868-2874. 
    摘要 ( 2056 )   PDF (538KB) ( 773 )  
    为揭示城市绿地土壤活性碳氮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选取合肥市不同类型绿地(蜀山森林公园、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学校绿地、居住区绿地、工厂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0~3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 (MBN)、溶解性有机碳 (DOC)、溶解性有机氮 (DON) 等活性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地类型对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各活性碳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城区内各人工绿地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均低于郊区蜀山森林公园绿地:MBC下降了46.81%~64.39%,MBN下降了49.90%~80.13%,DOC下降了28.95%~45.52%,DON下降了5.67%~48.90%,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绿地土壤活性碳氮变化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MBC与MBN、DON正相关(P<0.01),MBN与DOC正相关(P<0.01),DOC与DON正相关(P<0.01)。研究还发现,土壤pH与活性碳、氮间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适当降低城市土壤碱性污染物的侵入有利于土壤活性碳氮的积累。
    基于能值理论的成都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曾旭,姚建,孙辉
    2011, 30(12):  2875-2880. 
    摘要 ( 1854 )   PDF (534KB) ( 608 )  
    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建立了以能值产出率、能值密度、能值-货币比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2009年成都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进行了定量描述。结果表明:近几年系统能值产出率持续降低,环境负荷率由17.49上升到37.77,可持续发展指数从0.26下降到0.06;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由此造成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阻碍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市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应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入手,提高资源能值利用效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创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高科技的应用力度和范围。
    1961—2009年淮河流域昼夜降水变化特征
    王胜,谢五三,唐为安,陶寅,丁霞
    2011, 30(12):  2881-2887. 
    摘要 ( 1920 )   PDF (1854KB) ( 602 )  
    利用淮河流域162个台站1961—2009年逐时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REOF分析、功率谱、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淮河流域昼夜降水基本特征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昼夜降水空间差异明显,总体呈北少南多分布,年夜雨量和夜雨日略多于昼雨量和昼雨日,且不同季节和不同强度等级降水昼夜差异显著;气候变化导致淮河流域昼夜降水量格局发生改变,年夜雨量大部地区有增多趋势,年昼雨量呈东部减少而西部增多的趋势。REOF分析表明,年昼夜降水量空间模态基本划分为流域东北部、中北部、西北部、东部、西部和南部等6个高载场区;流域年昼夜降水量均存在7~9 a显著主周期振荡,此外年昼雨量还存在2 a左右次周期变化。Mann-Kendall分析表明,年昼夜降水量均分别经历了一次减少和一次增多的突变,但未通过0.05的信度检验。
    爬行动物多父性生殖策略研究进展
    卜兴江, 聂刘旺
    2011, 30(12):  2888-2897. 
    摘要 ( 2020 )   PDF (562KB) ( 764 )  
    动物生殖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对一个种群交配体系的调查有助于了解生殖模式的进化情况,并为一些濒危物种的保护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经济养殖动物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支持。多父性(multiple paternity)现象是一种重要的生殖策略,在爬行类动物中普遍存在,并且在主要类群中多父性的水平也比较高,特别是多数有鳞类动物存在多父性现象的窝数可占到总检测窝数的50%以上,这种现象强烈地支持雌性存在混交的进化过程。本文对多父性产生的组织结构、可能机制和多父性的检测手段等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综述与专论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宋理洪, 武海涛,吴东辉
    2011, 30(12):  2898-2906. 
    摘要 ( 2324 )   PDF (760KB) ( 934 )  
    综述了我国近30年来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了我国农田土壤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总结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对不同耕作方式、施肥和喷洒农药等农业措施、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工业污染的响应,并就土壤动物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示作用等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了讨论。通过与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比较,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田生态系统未来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及展望。
    农业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李振炜,于兴修,姚孝友,井光花
    2011, 30(12):  2907-2914. 
    摘要 ( 1974 )   PDF (508KB) ( 849 )  
    在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识别污染发生的关键源区非常重要。在介绍输出系数法、污染指数法和非点源污染模型法等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输出系数取值、污染指数因子权重分级以及非点源模型法参数获取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野外观测、现有不同识别方法的结合、多角度识别方法的研究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与集成等方面对未来关键源区识别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提供借鉴。
    稀土矿露天开采过程的污染及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志强,周启星
    2011, 30(12):  2915-2922. 
    摘要 ( 2497 )   PDF (649KB) ( 1151 )  
    随着我国矿山开采活动的增加,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典型稀土矿露天开采的主要方法和工艺流程,概述了稀土矿露天开采过程所产生的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氟、氨氮和硫酸根污染问题,并且阐明了稀土矿开采对资源回收利用、周边大气、植物、水生态系统、土壤环境的影响与潜在的危害,为稀土矿区的污染综合整治和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蔬菜作物积累硝酸盐的基因型差异及环境意义
    胡学玉,殷俊,杨斯
    2011, 30(12):  2923-2926. 
    摘要 ( 1830 )   PDF (411KB) ( 655 )  
    城郊土壤富营养化已成为目前城郊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环境问题之一,氮、磷养分富集是城郊土壤富营养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土壤氮素积累而引起的蔬菜可食部位硝酸盐超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综述了不同蔬菜种及品种间吸收积累硝酸盐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差异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指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蔬菜种质资源,以植物吸收积累硝酸盐的基因型差异为理论基础,筛选弱吸收低积累蔬菜作物品种,是削减、控制蔬菜可食部位硝酸盐含量的关键性技术,有可能缓解城郊区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集约化生产对硝酸盐农艺阻控措施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