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7): 2330-2339.
张海1,2,刘凯明1,2,李霞1,2,白莉1,王明国3*,杨涛3,刘小龙1,李军1*
ZHANG Hai1,2, LIU Kaiming1,2, LI Xia1,2, BAI Li1, WANG Mingguo3*, YANG Tao3, LIU Xiaolong1, LI Jun1*
摘要: 农业排水过程改变了水体氮的空间分布,从而进一步控制了水体N2O的产生。探究农业活动对水体N2O的产生和排放对于完善全球N2O预算和间接排放因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三江平原浓江流域来探究农田排水期水体中碳氮分布、N2O产生机理和源汇效应,采用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N2O浓度,采用边界层模型计算N2O通量,并同步测量水体中物理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浓江流域水体总体表现为大气N2O的源,鸭绿河、浓江和沟渠平均N2O通量为0.72、0.20和0.34 μmol·m-2·h-1。河流和沟渠的平均排放因子(EF5r)为0.85%和0.32%,均高于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EF5r值和世界河流平均EF5r值;无机氮(DIN)与N2O浓度之间的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高水平的无机氮可以促进硝化和反硝化速率的提升,进而刺激N2O的产生;鸭绿河中溶解有机氮(DON)与N2O浓度之间的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高浓度的DON会促进矿化作用的发生,从而影响N2O的产生,城镇与农业混合流域N2O的汇表明较低的反硝化速率可能会造成N2O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