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邹雨函, 朱涛, 王雪宏, 于君宝, 凌越, 李雪, 张馨. 贮存时间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及生长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345-2350. |
| [2] |
孙丹丹, 刘学, 杨继松, 于君宝, 王志康, 周迪, 栗云召, 于洋, 宁凯. 黄河三角洲农田退耕年限对土壤不同形态氧化铁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359-2367. |
| [3] |
李雪, 管博, 王艺霖, 于君宝, 杨继松, 栗云召, 张馨, 马元庆. 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总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376-2383. |
| [4] |
凌越, 于君宝, 杨继松, 于洋, 王志康, 栗云召, 王雪宏, 周迪, 邹雨函, 管博, 马元庆, 吕梦雪. 1991—2021年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0): 2384-2393. |
| [5] |
邵鹏帅, 韩红艳, 孙景宽. 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和恢复对柽柳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红外碳组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7): 1258-1265. |
| [6] |
王晶东, 陶宝先, 陈庆海, 马澍, 张保华, 陈永金, 王浩, 袁海燕.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凋落物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质量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7): 1276-1282. |
| [7] |
宋慧佳, 郭霄, 董乾, 刘海明, 郭卫华. 黄河三角洲不同单倍型芦苇对稳定及波动水位的表型可塑性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7): 1283-1289. |
| [8] |
郝春岩, 张海波, 王安东, 石一鸣, 李可心, 王光美, 韩广轩. 冬季刈割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群落多样性和功能性状可塑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7): 1290-1296. |
| [9] |
陈默, 牟乃夏, 王有霄, 王赛, 刘高焕, 赵忠贺. 近30年黄河三角洲吸附态氮污染量化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7): 1324-1333. |
| [10] |
梁玉刚, 胡文彬, 刘烨, 李咏谊, 方宝华. 中国垄作栽培模式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7): 1414-1422. |
| [11] |
曲芷程, 栗云召, 于君宝, 杨继松, 马元庆, 张健柏, 周迪, 王雪宏. 黄河口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水、盐入渗过程模拟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5): 903-911. |
| [12] |
俞霞, 肖世豪, 李淑娟, 杨文亭, 黄国勤. 禾本科-豆科间作模式中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8): 2601-2609. |
| [13] |
姚佳璇, 俄胜哲, 袁金华, 车宗贤, 王钰轩, 赵天鑫. 城市污泥农用对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 2120-2132. |
| [14] |
曹培,徐莹,朱杰,田玉聪,冯香诏,刘章勇.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短期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788-2798. |
| [15] |
吕金莹,闫超,贾天宇,王芳媛,孙洪超,董守坤,龚振平.
松嫩平原活动积温变化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349-3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