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1): 21-31.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1.021
吴巧云1,林晗1,陈灿1,2*,范海兰2,张斌3,何俊3,方晨2,袁锋1,王英姿4,吴承祯5
WU Qiaoyun1, LIN Han1, CHEN Can1,2*, FAN Hailan2, ZHANG Bin3, HE Jun3, FANG Chen2, YUAN Feng1, WANG Yingzi4, WU Chengzhen5
摘要: 生态位可揭示物种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反映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而个体空间分布格局则表征了种群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明确杉木低产低效林皆伐改植后闽粤栲林下木本植物群落更新状态,本研究以南平市建阳国有林场原杉木林皆伐改植闽粤栲林下恢复23年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等2个指数分析物种生态位特征,以丰富度等7个聚集度指数对重要值大于1的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林下闽粤栲幼苗属于该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最大,分别为115.30%和1.00,且均与其他物种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与上层乔木树种保持着相同优势地位。(2)林下主要木本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彼此间均无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1\]中均有分布,大多数种对为明显重叠(0.5≤Oik<1);(3)林下木本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多数呈集群分布,少部分呈均匀分布。小尺度范围内不同尺度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主要体现于集群程度的变化。总体上,林下木本植物自然恢复状态良好,种间关系稳定,林下仍处于演替恢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