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2, Vol. 41 ›› Issue (11): 2128-2136.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8.003
钱前1,章润阳1,刘坤平2,梁月明3,张伟2,潘复静1*
QIAN Qian1, ZHANG Run-yang1, LIU Kun-ping2, LIANG Yue-ming3, ZHANG Wei2, PAN Fu-jing1*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恢复模式对喀斯特地区土壤磷素循环特征的影响,选择长期控制试验样地的3种土地利用方式(果树林(枇杷)、牧草地、退化干扰地)和4种生态恢复模式(常绿林、落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自然恢复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磷素(全磷(TP)、有效磷(AP))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变化及其与pH和有机碳(SOC)、全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交换性钙(Ca)、镁(Mg)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的关系。结果显示:持续开发利用的土地土壤TP含量均高于生态恢复模式的土地,而MBP正好相反。在3种持续开发利用的土地中,牧草地土壤TP和AP含量显著高于果树林和退化干扰地,而MBP最低;果树林的土壤MBP最高,退化干扰地的土壤TP和AP含量最低。在4种生态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林和落叶乔木林土壤AP含量和MBP显著高于常绿落叶混交林和常绿乔木林,TP含量则变化不大。土壤TP与SOC、TN和交换性Ca呈显著正相关,AP与pH、MBC、MBN、MBP和交换性Mg呈显著正相关,MBP与交换性Ca和Mg、MBC和AP呈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发现,土壤MBC、MBN是影响3种土地利用方式和4种生态恢复模式土壤磷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子,说明在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和恢复方式中,土壤微生物活动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另外,在3种持续利用的土地中,果树林的土壤下TP、AP和MBP含量较高,更接近于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状况,意味着这是较好的土地利用方式;4种生态恢复模式中,落叶乔木林的土壤TP、AP、MBP均高于常绿落叶混交林和常绿乔木林,更接近于自然恢复林。为了使生态系统更快恢复,可以在植被恢复区人为配植更多的落叶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