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1, Vol. 40 ›› Issue (12): 3860-3869.doi: 10.13292/j.1000-4890.202112.015
顾荣1,张彩彩1*,和正华2,杨荣2,陈瑶2,冯萍2,斯那取宗2
GU Rong1, ZHANG Cai-cai1*, HE Zheng-hua2, YANG Rong2, CHEN Yao2, FENG Ping2, SINA Qu-zong2, ZHAO Dong-lian2, YIXI Yang-chu2, WU Jun-hua2, LIN Lu-xiang3
摘要: 植物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能够反映植物种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揭示其背后潜在的生态过程。本研究以云南省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1 hm2永久固定监测样地内的优势种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为对象,分析其种群径级结构,并采用Ripley L函数探究其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及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1)长苞冷杉的径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分布,幼树(1 cm≤DBH<5 cm)、中树(5 cm≤DBH<15 cm)和成树(DBH≥15 cm)个体数量分别占整个种群数量的47.42%、31.55%和21.03%,种群结构为增长型,更新状态良好;(2)不同发育阶段长苞冷杉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以完全空间随机为零模型,幼树和中树分别在0~45、0~35 m的尺度上呈显著的聚集分布;成树在所有尺度上呈随机分布;以异质泊松点过程为零模型去除生境异质性的效应后,幼树、中树和成树基本在所有尺度上呈随机分布,说明生境异质性是导致长苞冷杉种群不同径级空间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3)幼树与中树在邻体尺度上呈显著正相关空间关联,幼树与成树、中树与成树均在邻体尺度上呈显著的负相关空间关联,并随着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最后呈不相关空间关联。潜在的负密度制约机制驱动长苞冷杉从幼树和中树的聚集分布转为成树的随机分布;长苞冷杉幼树和中树可能受同样的生境过滤影响而呈聚集分布,并导致二者呈现正相关空间关联,而潜在的成树对中树的不对称竞争以及潜在的专一性病原菌和害虫对幼树的攻击可能导致成树与中树、成树与幼树的负相关空间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