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1, Vol. 40 ›› Issue (5): 1356-1365.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5.030
杨磊,孙敏*,林文,任爱霞,丁鹏程,余少波,高志强
YANG Lei, SUN Min*, LIN Wen, REN Ai-xia, DING Peng-cheng, YU Shao-bo, GAO Zhi-qiang
摘要: 试验设置早播(9月20日,ES)、晚播(10月10日,LS)两个播期,低播量(67.5 kg·hm-2,LD)、中播量(90 kg·hm-2,MD)、高播量(112.5 kg·hm-2,HD)3个播量,根据拔节期茎蘖数将小麦群体分成一类(>1200×104ind·hm-2,G1)、二类(900×104~1200×104ind·hm-2,G2)和三类(<900×104 ind·hm-2,G3)3个水平,研究不同群体水平下麦田水分消耗、小麦干物质量积累与运转、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一类群体较二类和三类,花后土壤耗水量分别增加3~11和16~32 mm,成熟期干物质量分别增加664~1122和2072~2300 kg·hm-2,且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分别增加42~60、17~179 kg·hm-2,提高花后植株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增加产量306~403、681~926 kg·hm-2,增幅达7.45%~8.40%、18.97%~20.8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93%~10.94%、14.69%~18.94%。此外,一类群体下的土壤耗水与成熟期干物质量和产量之间显著相关,尤其是花后土壤耗水。本试验条件下,旱地小麦早播低量(ES+LD)是形成一类群体的主要措施;当拔节期群体密度达一类水平时,花后土壤耗水量、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综上,在晋南地区旱地小麦9月20日配套播量67.5 kg·hm-2形成的一类群体结构,可增加花后籽粒灌浆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促进干物质量的积累,有利于其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使旱地小麦增产的同时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