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蔺兴武, 朱建国, 谢祖彬.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温带针阔混交林土壤质量演变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433-444. | 
											
																																																																																											
												| [2] | 
												冯蒙蒙, 林永新, 贺子洋, 樊剑波, 贺纪正. 土壤含水量和氮添加对旱地红壤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480-486. | 
											
																																																																																											
												| [3] | 
												范峰华, 王雪, 张昆, 郑荣波, 郭雪莲. 牦牛排泄物输入对滇西北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3): 584-590. | 
											
																																																																																											
												| [4] | 
												吉春阳,冯竞仙,何云华,孙小飞,李守中,尹云锋. 												
												退化设施蔬菜地修复过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无机氮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75-1582. | 
											
																																																																																											
												| [5] | 
												温馨,陈效民,郭碧林,景峰,胡世民,李恋卿. 												
												生物质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重金属有效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83-1190. | 
											
																																																																																											
												| [6] | 
												王培欣,杨亚东,王占海,曾昭海. 												
												施肥制度对水稻土壤nosZ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72-2079. | 
											
																																																																																											
												| [7] | 
												张志龙,陈效民,曲成闯,陈粲,张俊,黄春燕,刘云梅. 												
												生物质炭对黄瓜连作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384-1391. | 
											
																																																																																											
												| [8] | 
												任康,郭坤,郑景明,周金星,王进昌. 												
												青藏铁路西格段沿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效益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627-636. | 
											
																																																																																											
												| [9] | 
												杨威,张婷婷,孙雨琛,刘琪,葛茜,邓道贵. 												
												淮北采煤塌陷区两个小型湖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 188-196. | 
											
																																																																																											
												| [10] | 
												傅致远,姜宏,王国强,阿膺兰,薛宝林,王红旗. 												
												半干旱草原区土壤性质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823-830. | 
											
																																																																																											
												| [11] | 
												丘清燕,胡亚林. 												
												森林土壤NO产生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554-568. | 
											
																																																																																											
												| [12] | 
												杨宁1,2,邹冬生2*,付美云1,杨满元1,林仲桂1. 												
												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中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9): 2361-2368. | 
											
																																																																																											
												| [13] | 
												张文锋1,周际海1,2*,袁颖红1,3*,黄静1,4,李丛蕾1,黄欠如3,成艳红3. 												
												低剂量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增肥增产效果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3): 647-654. | 
											
																																																																																											
												| [14] | 
												马广玉1,李嘉薇1,方青青1,姜宏2**. 												
												模拟降雨条件下典型土壤的可蚀性与养分流失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8): 2267-2273. | 
											
																																																																																											
												| [15] | 
												宋延静1,2,张晓黎1,龚骏1**. 												
												添加生物质炭对滨海盐碱土固氮菌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8): 2168-2175. |